開創「歷史之最」最多的太監是誰?太監也能封王
歷代太監中,童貫堪稱開創「歷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領樞密院事,掌全國軍權,是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太監;他前後統兵二十年,是史上掌軍權最久的太監;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遼國,是史上第一個代表國家出使外國的太監;他因功被封為廣陽郡王,是史上第一個被冊封王爵的太監。而如果把「罵名」算上,童貫恐怕還是生前死後承受罵名最多的太監。
宋人的野史筆記中,編撰過許多譏諷童貫的段子,讓人捧腹。
一日,童貫去秦州巡視,故意比約定的時間推遲很久才到。錢昂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等到了童大帥親臨,便問道:「大帥為何來得這麼晚呢?」錢昂個頭矮小,童貫一語雙關地回答說:「我今日乘坐的這頭驢,個頭小而脾氣倔,動輒跳躍,很難駕馭,因此來遲。」這幾乎是直接批評錢昂桀驁不馴,目無領導。錢昂揣著明白裝糊塗,又問:「太尉乘的可是公驢?」童貫說:「當然是公驢。」錢昂哈哈一笑,也一語雙關地反唇相譏道:「太尉既然奈它不何,不如把這頭『公驢』給閹了!」錢昂把童貫的「太監」身份大大譏笑了一番,氣得他七竅生煙。
童貫以收復燕京之功,被宋徽宗封為廣陽郡王。太監封王,無異於給以儒家正統思想主導的北宋官場扔下一顆重磅炸彈,朝內外眾口喧騰,議論紛紛,太學生陳東的「伏闕上書」,幾乎罵出了當時士人的共同心聲。陳東把外敵入侵歸罪於「六賊」,給童貫的罪名是:「結怨遼金,創開邊隙」。
《宋史》有定論,野史有酷評,民間有詛咒,輿論一邊倒,遂成就了童貫的千古罵名。後人一提起童貫,眼前便會晃過一張勾粉白臉,如趙高、曹操之類,戲劇臉譜上誤國奸臣的典型。
然而,仔細翻檢史料,斟酌、比較、對照之餘,會發現史實中,童貫的為人做事與蔡京頗為相似,是一個「頗具幹才的弄臣」,有一點才能,有一點奸詐,以投機討好為能事。
從《宋史?童貫傳》中,至少能尋找到童貫為趙宋王朝戎馬一生的兩大功勞:在對外上,童貫取得過與西夏以及吐蕃諸部作戰的勝利,收復大面積失地,包括湟州、鄯州、廓州以及積石軍、洮州等地,這是北宋對外戰爭中僅有的幾次勝仗之一,消解了西北的軍事壓力;在對內上,他曾以宣撫制置使身份,領軍十五萬進軍浙江,一舉鎮壓了方臘的農民起義,生擒方臘,大勝而歸。
他之所以臭名昭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太監弄權。二是臨陣脫逃。宣和七年(1125),金大舉南侵,童貫作為駐紮太原的大軍統帥,卻不思抵抗,逃回京城,致使金兵長驅直入;三是為宋徽宗的罪責「埋單」。
千夫所指而又確實曾經助紂為虐的太監童貫,便成了宋徽宗的「替罪羊」,遭受了千年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