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江湖夜雨十年燈——記江左梅郎》
---------
投稿網友:水荊槿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琅琊榜》是一部好劇,我摸著我長歪的這麼多年的良心這樣講。國產劇長久以來是兩個極端,一則脂粉氣太盛,過多兒女情長;一則直男癌過重,一心救亡圖存。這也就直接導致我拋下國產,投向美帝與日不落帝國的大坑,而這一部劇,可以說直接將我對國產劇的好感度提升至這輩子目前不能再高的一個度。
誠然,《琅琊榜》也有瑕疵有漏洞,但這並不怎麼影響我對它的極端好評。一部劇要想成功,不能夠太陽春白雪,也不能太下里巴人。過於高大上會曲高和寡,看懂的人少,受眾不多,但凡誰看懂一部深奧的片子,都不免為自己的機智而自得,或多或少就夾雜了對看不懂的小夥伴的優越感,從而引發一場戰爭。而過於直白袒露亦是致命缺陷,那會從根本上注定了它只能博人一時所感,過時即忘,終究難登大雅之堂。而《琅琊》很巧妙的一點是,它立意高、智計多,卻不顯深沉死板或過於考驗觀眾智商,其中的各個計策堪稱絕妙又不令人費解,使得觀劇者能夠懂得其中意味。
智計從解救霓凰郡主一事漸露鋒芒,情急之下,倉促而動,只言三事,件件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堵住越貴妃的種種後路,江左梅郎的謀劃無意中從此而始。而從那以後,一步一步設計翻覆六部,剪除太子與譽王羽翼,倒謝玉,廢太子,除夏江,毀譽王,助原本處於極劣之勢的靖王逐步登上至尊之位。麒麟才子,其才思之敏捷,智計之無雙逐步顯露人前,驚才絕艷,只此一人,可使風雲變幻,可使朝堂顛覆。觀劇者在一場場層出不窮的智斗中目眩神迷應接不暇,上一場還來不及細細思量,下一場又猝不及防。情節之充實使得劇集開始的鋪墊之後,每集都堪稱高潮迭起,使人簡直無法從那個傳奇世界裡分心脫身,重墜於這平淡的現世。
《琅琊榜》構述了一個傳奇。這個傳奇中,有在野有廟堂,有俠士有良將。它不是純粹的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也不是純粹的俠肝義膽鐵骨柔腸。恰如劇中朝廷與江湖兩股勢力的難捨難分,這劇本身就具有兩層傳統意義上的內涵的交融。
以往看來,縱橫朝堂如武帝,灑脫江湖如香帥,這似乎是兩個不甚兼容的屬性。若是想要在朝堂聚攏風雲,便幾乎不提江湖;若要在江湖逍遙,最好無朝廷之事。《琅琊榜》則不然。梅長蘇出身將門,為達目的必須以謀士身份輔佐靖王;但他同時又是江湖上江左盟的宗主,江左盟是他達到目的的工具與憑借。這也就決定他身邊不只有靖王、霓凰、蒙摯等公侯良將,還有飛流、藺晨、宮羽等江湖朋屬。所以看來,整劇有朝堂詭譎智鬥,將門鐵血衷腸,亦有江湖重情重義,世家坦蕩大方。種種元素糅雜,整部劇的世界的構造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豐富了其構成,使得其更具有層次感。
再說小說改編的影視最大的亮點,應是角色塑造性格分明,不同於一般職業影視編劇,小說家的想法更為縱橫捭闔,天馬行空。幾人少時心中不曾做過衛國衛家俠義夢,那夢裡必有明君良將,忠臣丹心,那夢中必有風流俠士,至交知己。
那些人活在傳奇中。蒙摯是性情耿直、所向披靡的武人,重情重義,心地良善,一旦交下朋友,便至死不渝;霓凰是舉世無雙善於作戰的女軍侯,一面剛毅自持,一面又柔軟長情,即使斯人不在,也能其志如一,其心不改;靖王是不善辭令不善計謀的賢明君王,謹遵長兄教誨,時刻約束自己,不敢稍有放鬆,堪稱道德標桿;飛流是懵懂的少年俠士,心思單純,執拗一人,雖言說不便,卻肯毫不猶豫為蘇哥哥做一切事;藺晨是原本逍遙江湖的琅琊閣主,瀟灑風流無所拘束,卻甘願為友為國,上陣廝殺。甄平,衛崢,聶鋒,夏冬,宮羽等,性情各異,角色各有其亮點所在。
且梅長蘇在向豫津講述言侯事跡之時,穿插著一人步步沉穩,柱杖遙望,一時間,不由讓人心生嚮往,竟真如讀史書傳記般動人心魄。紀王,長公主之類角色,乍看平庸,而在其無奇表象之下,依舊掩藏有一片赤誠。
即使反派角色如謝玉,如太子,如夏江,如譽王,如皇帝,皆有陰毒殘忍,又有各自苦楚。謝玉機關算盡,費心保命,卻終不能東山再起,留下妻兒,撒手而去;太子不甚機敏,若無越貴妃、謝玉扶襯,皇帝刻意扶持,幾難成事,故而在大勢欲去之時大肆飲樂,終失聖心;夏江為一己之利,與謝玉謀劃冤死七萬赤焰軍,費盡謀劃,無法換的妻兒回歸;譽王面慈心狠,一生綢繆,也只落個牢中自裁的結局。皇帝、秦般弱等亦如此。
皇帝在滿朝親眷文武盡數逼他重審赤焰案時,其憤怒之情,外現於漲得紫紅的面龐,激烈言辭,他氣極,口不擇言混口胡罵赤焰餘孽,心中仍有一線理智,不肯直說出林殊姓名。他情知敗局已定,王冠墜地,蒼顏白髮,王服散亂,搖搖欲墜,蹣跚出殿,一路瘋念亂臣賊子,恍如囈語。
及最後梅長蘇攤牌,轉身出宮之時,他於一片狼藉中猝然向前面漸行漸遠的那個背影喊,「你要相信朕是被小人蒙蔽。」即使在此形狀,他也想要妄圖得到故人的原諒,寬一寬他慌了這麼多年又壓了這麼多年的心結,執拗不肯認錯。只是梅長蘇沒有回頭,林殊只駐足在殿口,聽他說完,似乎有些失落,又有些釋然,他抬步出了殿,不曾回望一眼他身後頹唐的帝王。
長久以來我對國產電視看法都是過於臉譜化,標配的主角必然有良善心腸,女主或刁蠻或溫婉,終究逃不開這個套路,壞人壞到底,面目可憎,處心積慮要治主角為死地,女二刁鑽狠毒,一心除去女主得到男主。對這樣的情節與人物處理,不知多少人已心生厭倦。
《琅琊榜》中的人物刻畫卻尤為突出。梅長蘇不似別的男主般熱血良善,他擁裘圍爐,臉色一直泛著病氣的蒼白,使詭譎手段,主動制敵於死地,他手段毒辣的同時,內心卻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厭惡,為無辜的人被牽累而感到痛苦。
在扳倒謝玉一案中,他與蕭景睿情誼深厚,我一直在憂慮他會不會遲疑不動,因此而猶疑,輕放謝玉。結果他依舊選擇在最恰當的時機,將真相血淋淋地呈現在那個敦厚的青年面前。最出彩的一點是,他並不感到全然地喜悅,而是說,「景睿這孩子豈止是可惜了。」他面色慘淡,苦笑著對飛流說,「心會是越來越硬的」,說他終有一天會習慣,可我們分明看到,他的赤子心肝,至死可有半分更改?
他一方面用言侯拖住夏江,最終置他於絕境,一面無論如何,也還是讓他見到了他失散多年的妻兒;他將譽王困死牢中,然而仍心存善意,留下了他的妻子骨血;他以雷霆手段處理了四部尚書,仍願留給餘下兩部尚書改過自新的機會。
少年意氣風華正茂,一夕之間,毀於轉瞬,百年功名盡付一炬,獨余殘軀,煢煢孑立,掙扎求生,淪為苟且。面目全非也好,性情大變也罷,一腔熱血一縷英魂執拗堅守不死不滅,蘇哲、梅長蘇亦或林殊終究仍是一人。梅長蘇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洗雪當年冤案,更要從根本上改變乃至拯救這個漸露頹勢逐漸腐爛的王朝。他歷磨難而心智仍堅,逢巨變仍懷悲憫,恰讓我們真真切切見識了何為麒麟之才,何為國士風骨。
淺說劇中為數不多的幾段感情戲。
霓凰線最經典的莫過於長亭相認,已有諸君慧眼識珠。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幾場,便是快要結束之時,梅長蘇與藺晨為上陣打仗一事起了爭執之後,霓凰自掩映的灌植後,一步步踱出長廊,與蒼白陽光之下的林殊哥哥遙遙相望,眼中含淚。出征在即,兩人皆束甲,戎裝,恍惚似又回到當年,四目相對,均知今世已太遲,唯有許下來生,她用盡全身力氣笑著說,兄長來世莫要忘記今日之約。
她跟飛流說,「你在他身邊,要好好照顧他。」但我們都知,她更希望,能照顧他的,會是她自己。她和她的林殊哥哥一起長大,他們一起練劍,一起玩笑,她心懷憧憬地等,等到他們長大了,他就娶她過門,他們會一輩子在一起,再也不分開。她一直等,等到了他的死訊,她又枯等,等來的已不復是當年英姿颯爽的少年將軍。但是沒關係,梅長蘇,蘇哲,不管別人眼中多少巨變,那就是她盼了這麼多年的林殊哥哥。等啊等,到頭來卻猛然發現,今生是等不及,即便如此,也要先許下來生,定下誓約,彷彿這樣,就真能兌現。
而另一條宮羽線,雖是淺淡,依舊動人。無論怎樣被責罰也好,都想見他一面。聽說他要來了,茶要親手分好,喝茶與喝酒的杯也要分開細細篩選,必定要上好的,他身體不好,兩個軟墊多少能舒適些。他注意不到也並沒有什麼,只要他能舒服些,無論怎樣都好。若他離京,若他出獵,哪怕是化妝成小兵,也要站在他營前,離他近一些,多看幾面,他拒絕也好責處也罷,總不願離開他。
沒有膩膩歪歪的風月情愛,劇中的感情一直是克制的,仿如冰層下熊熊燃燒的烈焰,看似冷淡,實則熾烈。不刻意刻畫,不以情話動人,而自知情,一往而深。
劇中另外一大亮點,便是多設伏筆,首尾呼應,明線暗線交錯進行,局破之時,所有線索盡皆串聯,剎那間如石破天驚,豁然明朗。
庭生身世,景睿背景,聶鋒將軍,赤焰冤案,火寒毒,梅長蘇身份。一樁樁一件件,不勝枚舉,皆非一骨碌就把真相和盤托出,而是設線設局,徐徐而進。先細火慢煨,水無聲漸熱,水溫緩升,而至水面細紋,假以時日,終成鼎沸之勢,水至沸騰,洶湧破出。
再說演技。本劇並沒有費高薪請來一線當紅演員造勢,而是著力選取最合適的演員。
說起胡歌,對他的第一印象總是那種飛揚跳脫的少年形象,第一個脫口而出的名字,就是「李逍遙」。
我知道胡歌時,尚還年幼。那時家裡的電視還是那種天線的,在庭院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撐著,用遙控器調整信號收發器的朝向,電視算不上清楚,也沒有幾個台。那時《仙一》正在熱播,而爺爺喜歡看新聞聯播,和中央一台的黃金劇場,與《仙一》的時間是衝突的,我年紀小,自然沒什麼發言權,所以只是斷斷續續地看,但是對於李逍遙對於胡歌,卻一直記在心上。可以說那種瀟灑不羈又有所擔當的性格給我的個性也有所影響。《仙一》到後來的《神話》《仙三》,胡歌的戲路似乎總局限於這樣的少年角色,並無太大拓寬,又或許是我沒有看到其他的罷。
胡歌其人,身為演員,似乎總是不溫不火,沒有什麼所向披靡的盛勢,也不至於淪為默默無名,他總是在記憶裡,停在那玩世不恭跳脫飛揚的劍俠模樣。
後來他出了車禍,幾近毀容,職業生涯幾至斷送,當時想來心中只覺可惜,想著可能再也看不到他的新作了。意料外的,他復出了。
聽朋友說,車禍慘烈,他的助理於車禍中喪生,他右眼面臨失明,連哭都只能低著頭,怕傷口惡化。大概一部分是司機疲勞駕駛的緣故吧,遭此橫禍,他還是原諒了那個司機,只說著,如果我都不原諒他,那這個孩子就毀了。
林殊遭了變故逢了巨變,恰如胡歌於車禍中受傷事業幾至被毀,而如今的胡歌恰是十三年後重回金陵的梅長蘇,容顏易卻,而本心不移。戲中有一句話被反覆提及,說是也是胡歌的心聲:「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
多少年後我看完《琅琊榜》,憶及這許多年他經歷的滄桑風雨,竟幾欲淚下。
劇中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卻是靜妃。清淡沉靜,與世無爭,又並非無相爭之力。以靜妃的智計,要成為後宮舉重若輕的貴妃想來並不為難,她卻甘願獨守清苑,擺弄她的草藥,養大教導她的孩兒。
她這個人淡泊克制,難得有什麼放不下的,見到林殊時竟然當場淚下,泣不成聲,可見其並非淡漠,而是隱忍。
她不喜戴那些鳳冠金翹,素日裡若非迫於禮制,可能會一直帶著她那素淨玉簪,一點翠綠的耳墜。她端坐在那裡,衣擺如一朵花般安靜地綻開。她看著門外鬱鬱蔥蔥的楠木,唇角含笑。侍女好奇問:「娘娘喜歡楠樹麼?」她寧靜答,「是啊,一直都很喜歡。」
觀劇時,對靖王一直頗有怨言,哪怕只當蘇哲是一介謀士,低眉淺笑,攪弄風雲,也不該如此不惜人才,若那不是林殊,哪個才冠天下的才子會甘受此待遇,哪怕知道他會是個賢王。
先是郡主遇難時,他當面言辭尖利,懷疑是他策劃,其心陰毒。他只沉默不語,反倒是霓凰氣極,替他罵了回去。其二,救衛崢時,幾載殫精竭慮盡心謀劃,抵不過一個簡單的離間計。靖王密道之內拔劍斷鈴,梅長蘇拖著病體倉皇之下猝然長跪,他竟也不顧。其三,風雪大盛,他重病方緩,便急忙趕往靖王府,在四面透風的涼亭乾等半個多時辰。蒙摯急切說,「他竟不知心疼你嗎」之時,心酸之情幾不可予以言表。其四,靖王聽任讓他入了可稱龍潭虎穴的懸鏡司,「救了衛崢,折了蘇哲,這值得嗎?」夏江之語與之後高湛說,「憑我對殿下性情的瞭解,如果梅長蘇真是林殊,靖王殿下是絕不會讓他入懸鏡司的。」兩廂對比,怎不讓人感慨。
對他人寬厚仁慈,對身邊人卻不予考慮。故而當室友問我對靖王的想法是,我咬牙切齒,「他丫的就是個錘子!」
而無論如何,演員的全是都是到位的,喜怒哀樂,皆出於心,舉手投足,透出的都是戲中人的情感悲樂。他們的演繹也許不是最美的,哭也好,笑也好,都不以美為要求宗旨,而必須是最自然的演繹,這才是最動人的。
最近看到的微博,《琅琊榜》已上了CCTV1晚間新聞,其禮儀、文化細節備受好評。
就簡單談來,飾演不同角色的演員接受不同角色禮儀的培訓,禮儀服裝皆有明確規定,劇中猶以細節為重。舉例而言,劇中只燈就出現了十餘種樣式,七夕蓮燈,金魚燈,宮燈,商舖的燈,大臣府宅的燈,宮燈等等,不一而足;抓捕何文新是,差役在何府門口吆喝,群眾聚集,有在遠處指指點點,並做談論狀,其反應較為真實;靜妃給皇后請安時,宮女屈身款拜,在背景中一直保持行禮姿勢,直到靜妃給皇后請安時方才起身等等。
《琅琊榜》的精細是毋庸置疑的,它在立意、陳情、角色塑造、選角、演繹、細節等各個方面遠超一般國產劇一大截。但其缺陷也是存在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姑且膚淺地覺得為了凸顯主線劇情,似乎劇中刪去不少支線。比如飛流、宮羽等人的來歷,沒有明確說明;童路與雋娘的感情線轉折過於生硬,時間線一拉二人便情好日蜜,雋娘好像莫名其妙反了秦般弱並犧牲自己救童路;完結時也僅以蒙太奇手法剪輯拼連各人反應,結局過於倉促沒有展開,時間線稍顯混亂等。
為人詬病較多的,是梅長蘇的設定過於逆天,全劇下來,他的智計無雙,幾乎堪稱是智商碾壓。江湖第一的江左盟,清雅淡潔的樣貌,縱橫天下的謀略,始終不渝的友人,解意體貼的紅顏,忠心不二的下屬,除去不得長壽一點,他有些過於完美了。但是他畢竟是傳奇中的人物,要求其務必要切合實際未免有失詩意;更何況,就我比較幼稚的想法是,他完全可以配上這天下至好的一切呀。在他面前,總會下意識忽略表象的一切,只關注他的精神,他的風骨,為他而悲為他而喜。起碼對我說來如此。
另外一點微小瑕疵是,有些詞語應用不太妥帖,如「首鼠兩端」一詞,原為形容人猶豫不決,劇中應用卻有些「比喻牆頭草,見風倒」的意思。
但終究瑕不掩瑜。
我這些年從來不曾對一部劇如此癡醉,約摸三四天時間全部結束,週六一天從起床直至凌晨近五點,週日十點起床繼續進行。之後幾天時有懊悔,我知《琅琊》已有月餘,而這幾日才真正觀看,悔不曾早些瞭解。
自那之後恍惚神往,上課時本尚殘存幾分睡意,偶然想到梅郎是如何在軍中扭轉乾坤運籌帷幄,又是怎樣燈枯油盡溘然長逝,忽的有精神起來,只感覺一股悲涼蕭瑟之氣自心底湧起,莫名感傷。
這兩天常會晃神,想到那江左梅郎總是蒼白的臉,修長乾淨的手指,眼神平靜如古井無波,不急不緩地斟茶;想他在梅樹下,難得神色柔和,揚指輕輕捻去落在霓凰發間的梅花;想他漫天飛雪中擁裘圍爐,隨意地執著書卷,若有所思……
江湖夜雨十年燈。林殊花了十餘年成為表面淡漠了無生機的梅長蘇,我們只用幾天抑或幾十天的時間見證了一場傳奇。十餘年後的我們會在何處,會成為怎樣的人?縹緲未知的前途上,盡頭綿延至光暫時還無力企及的地方。
只是我知,十餘年後的我也必然會清晰地記得,那短短幾天裡的驚心動魄,朝堂江湖上,不盡風流人物,共赴這一場琅琊之約。
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我會一直記得,曾經有一個人,他叫做梅長蘇。他是這天下最最舉世無雙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