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世界十大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 | 陽光歷史

 

A-A+

[多圖]世界十大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

2015年05月06日 歷史排行榜 暫無評論 閱讀 2,219 次

深海龍魚(Dragonfish)

深海龍魚(Dragonfish) (圖1)

世界十大令人恐怖的深海生物(組圖)



深海龍魚(Dragonfish) (圖1)



  英文名:Deep Sea Dragonfish(深海龍魚)或者Scaleless Dragonfish(無鱗龍魚)


  拉丁名:Grammatostomias flagellibarba


  大小:大約4-6英吋(10.2-15.2厘米)


  棲息範圍:熱帶海洋


  棲息深度:深及5,000英尺(1,524米)


  黑巨口魚屬於巨口魚目。儘管這種魚不大,但它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
 
  和深海鮟鱇一樣,它有一個大頭,並以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武裝,和深海鮟鱇同樣相似的是它也有一個發光器釣餌,區別只是它的發光器不是長在頭背,而是長在下頜。


  和深海鮟鱇一樣,它也是不斷閃爍,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巨口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這些發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黑巨口魚和巨口魚目其它種類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它們眼睛下方還有一對發光器,在幽深的海洋深處搜尋獵物時可以起探照燈的作用。



  來自天空的可見光在中層帶就已經被吸收掉,深層帶形成極暗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黑巨口魚的眼睛特化成筒狀,在大型水晶體下面密佈感光細胞。


  光合作用帶陽光充足,食物最豐富,但專門以浮遊植物為生的一些甲殼動物、撓足類為逃避表層掠食者,會在白天下淺到數百米深的水域,到晚上安全一些的時候才洄遊到表層覓食,快到天亮再重返較深的海域。一些深海魚為了捕食撓足類,也會進行日夜洄遊,而進一步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尾隨而至,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動物洄遊活動。這種行為可以增加表層和深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巨口魚就是參與這種晝夜垂直洄遊的魚類之一。

尖牙(Fangtooth)

尖牙(Fangtooth) (圖2)


  角高體金眼鯛,英文名:Fangtooth(尖牙)或者Ogrefish(食人魔魚)拉丁名:Anoplogaster

  大小:大約6英吋(15.2厘米)


  棲息範圍:熱帶和溫帶海洋


  棲息深度:深及16,000英尺(4,877米)


  這種英文名簡潔易憶的魚類卻有個囉哩囉嗦的中文名字——角高體金眼鯛。


  這種魚屬於金眼鯛目,樣子看起來深具威脅性,它們的大牙也給了它「尖牙」這個名字,而可怕的外表則讓它得到「食人魔魚」這樣恐怖的英文名字。




  尖牙棲息在大洋中特別深的地方,儘管它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處的深淵帶中部都是它們恐怖的家,此處的水壓大得可怕,而溫度又接近冰點。這裡食物缺乏,所以這些魚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它們多數的食品可能是從上面幾層海洋落下。儘管這種魚並不怕冷,但是它們分佈在熱帶和溫帶海洋的深處,因為那裡才有更多的食品從上面落下。鮟尖牙的成年魚和幼魚看起來差別很大,幼魚的頭骨長,而且是淺灰色,而成年魚卻是大頭大嘴,顏色從深棕到黑色。幼魚直到長到8厘米才開始像成年魚的樣子。幼魚吃甲殼動物,而成年魚吃魚。

毒蛇魚(Viper fish)

毒蛇魚(Viper fish) (圖3)


  毒蛇魚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層出沒,是這個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魚類之一。這種魚有一些全身黑色,在身體的某些地方長有發光的器官,包括一個用來作捕食誘餌的長長背鰭。一些毒蛇魚(以及其他許多深海的魚類)並不含有任何的色素成分,所以它們看起來是「透明」的;它們還有大大的眼睛,為了在黑暗的海底收集到更多的光線;而發光器官是通過一些化學過程實現放出光芒的效果。鱇鮟

鱇鮟 (圖4)



  鱇鮟魚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屬硬骨魚類,鱇鮟目、鱇鮟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佈,種類多樣:大者可達1—1.5米。我國只有兩種,—種叫黃鱇鮟,另一種是黑鱇鮟。前者下頜齒多 2行。口內白色,臂鰭條 8~11根;後者下頜齒多 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黃鱇鮟分佈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鱇鮟多見於東海和南海。


  鱇鮟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 6根是黃鱇鮟,5 根是黑鱇鮟)。 
 
  前兩銀位於吻背部。其頂端有皮質穗。第 2背鰭與臂鰭均位於尾部。胸鰭很寬,側位,圓形,基部成臂狀,有利助身體滑行。腹鰭短小,喉位。尾鰭圓截形。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鱇鮟魚為中型底棲魚類,平時潛伏海底,不善遊泳。



  這種鱇鮟全長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盡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


  強生氏鱇鮟的胃能像右圖一樣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密棘鱇鮟 Ceratias holboelli,密棘鱇鮟的雌魚遠大於雄魚,左圖大的為雌魚,全長1-1.2米,小的為雄魚,只有8-16厘米,雄魚寄生在雌魚身上而生活。雄魚遇到雌魚時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為雌魚身體的一部分。左圖雌魚像腹鰭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魚。


  羊齒鱇鮟 Gigantactis vanhoeffeni,全長30厘米,具有體長兩倍以上長的「釣竿」。


  疏棘鱇鱇 Himantolophus groenlandicus,全長60厘米,具有繩結和繩條一樣的「釣竿」。

Gulper Eel(吞噬鰻)

Gulper Eel(吞噬鰻) (圖5)



  寬咽魚


  英文名:Gulper Eel(吞噬鰻)或者Umbrellamouth Gulper(傘嘴吞噬者)


  拉丁名: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大小:一種可以長到6英尺(1.8米),另外一種只能長到30英吋(75厘米)



  棲息範圍:世界性


  棲息深度:最深至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


  這種異形怪魚屬於囊鰓鰻目、寬咽魚科。
 
  這種典型的深海魚是大洋深處樣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大嘴,這種鰻魚沒有可以活動的上頜,而巨大的下頜鬆鬆垮垮地連在頭部,從來不合嘴,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地吞下比它還大的動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傘嘴吞噬者」的名稱,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寬咽魚」。被吞的獵物就如同被鵜鶘吞進的魚一樣被放到下頜的袋子裡,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鵜鶘鰻。這種鰻魚沒有肋骨,它的胃伸縮性非常大,可以撐大放下獵物。不過不要因此誤會它以吃大動物為主,其實它最主要的食品還是緩慢遊動的小魚小蝦等,吃大餐的時候還是少數。


  這些鰻魚在世界各大洋的深海中生存,棲息深度是3,000-6,000英尺(914-1,829米),也有資料說它們棲息在5,000- 9,000英尺(1,500 to 2,750 米)的深度,但可以確信的是深層帶是它們的家園。由於深層帶非常黑暗,視力並不重要,所以它們的眼睛非常小。這種鰻魚還有一個長長的鞭狀的尾巴,那些被拖網撈到海面的寬咽魚經常會被發現尾巴被它們自己打了好幾個結。


  同許多深海魚一樣,它們也在尾巴尖上有個發光器,可以發出紅光,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可能常把尾巴舉在口前來當誘餌引誘獵物。對它們的觀察發現它們喜歡繞圈遊,也許是想追逐那些追它們尾巴的的獵物,或者是用它們的長尾巴把獵物纏住。


  幼年的寬咽魚生活在100米到200米深度的光合作用帶,成年後則遊向海底。成年的雄性寬咽魚身體上會有一些變化,包括嗅覺器官增大,牙齒和下頜退化,雌性的寬咽魚則不發生變化。

巨型魷魚(Giant Squid)

巨型魷魚(Giant Squid) (圖6)

  英文名:Giant Squid(巨型魷魚)


  拉丁文學名:Architeuthis dux


  大小:40-60英尺(12.2-18.3米)



  棲息範圍:全世界


  棲息深度:深及10,000英尺(3048米)


  這種巨型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也是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屬於頭足綱、槍形目、巨型魷魚科,許多中文文章裡也把它稱為「大王烏賊」。其實魷魚與烏賊是有區別的,就普通大小的魷魚和烏賊而言,它們在外貌上很相似,但又有明顯的不同:魷魚身體狹長,有點像標槍的槍頭,所以又叫槍烏賊。
 
  魷魚的觸手沒有烏賊的觸手長,而且不能全部縮到身體內。不過由於大王烏賊這個詞彙用得比較久,所以許多正式的文章上也很常見,大概也算合法名稱了。


  對於這種動物科學家知道得還不多,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從沒見過野生的活體,我們所瞭解到的東西都來自衝到海灘上的巨魷屍體,更多的是來自漁民拖網中的屍體。它們是食肉動物,根據對它們胃中食物的研究,它們應該不是挑剔的食客,幾乎什麼都往肚子裡塞。它們有進化完善的大眼睛,視力相當好,而它們生存的深層帶中有大量生物是發光的,這些巨魷就利用自己的大眼睛循光而去,輕而易舉地捕獵。


  這是科學家見到的第一個活體,它是巨魷的幼體這種巨型動物是許多古代海怪傳說的主角,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有沉船的船員報告說他們的難友在夜晚的黑暗中被這些生物吃掉,也有報道說有巨魷跑到海面,把小船上的人拖進大海。儘管所有的那些報道都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在許多圖畫中它們都被畫成可怕而強大的掠食者。

巨型深海大虱(Giant Isopod)

巨型深海大虱(Giant Isopod) (圖7)

  英文名:Giant Isopod(巨型等足蟲)


  拉丁名:Bathynomus


  大小:大約12-16英吋(30.5-40.6厘米)


  棲息範圍:全世界


  棲息深度:超過2,000英尺(610米)


  巨型深海大虱屬於甲殼綱等足目,是已知等足蟲類動物中最大的成員,而人們最熟悉的應該是它的小個子等足類同胞——潮蟲。


  這種大個頭甲殼動物雖然不是吃素的,但並不是什麼兇猛動物,它們終生只是在洋底打掃動物屍體。
 
  由於海洋深處食物缺乏,所以深海大虱必須適應上邊掉下來什麼就吃什麼的生活。除了依靠天上掉餡餅外,它們還吃和它們居住在同一深度的小型無脊椎動物。


  已知最大的巨型深海大虱個頭在40厘米以上,是甲殼動物家族中最大的物種之一。這種動物的外貌看起來像是史前生物,而受到威脅時,行為則和潮蟲一樣,把身體蜷起來變成一個緊緊的球,讓背部堅硬的裝甲來保護自己。


  相對於人類這樣簡單的嘴來說,它們的嘴部結構非常複雜,包括許多部件,能夠協同一致進行刺入、撕開、掏出內臟等動作。對於它們來說,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9攝氏度。而它們產的卵是已知所有海洋無脊椎動物中最大的。


  圖中是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giant Antarctic isopod,拉丁文學名:Glyptonotus antarcticus)剛孵化的幼體,這種深海大虱生活在北冰洋周邊島嶼和大陸附近,最深棲息深度在790米左右。幼體孵化後會把沒孵化的卵吃掉,而雌性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產卵後一般會死亡,個別能繼續生存下去再次生育。

科芬魚(Coffinfish)

科芬魚(Coffinfish) (圖8)


  科芬魚有一個柔軟的身體和一個長尾巴,週身都被小刺所覆蓋,科芬魚能夠長到10厘米長。這種生物能夠在中到東印度洋1320-1760米伸的海面下捕獲到。吸血鬼烏賊(Vampire squid)

吸血鬼烏賊(Vampire squid) (圖9)

  英文名:Vampire Squid(吸血鬼魷魚,吸血鬼烏賊是普遍叫法)


  拉丁文學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


  大小:大約6英吋(15.2厘米)


  棲息範圍:熱帶和溫帶海洋


  棲息深度:1,800-3,500英尺(548.6-1066.8米)


  這種頭足綱、幽靈蛸目的生物就像是從午夜科幻電影中遊出來的一樣,在它身體上長著兩隻大鰭,看起來和兩隻耳朵一樣;它的形態象膠凍樣,更像一個水母而不像魷魚或者烏賊(本來也不是);而幽靈蛸的眼睛非常大,它是個小動物,只有6英吋長(15.2厘米),球型的眼睛卻有一條大狗的眼睛那麼大。
 
  幽靈蛸是一種發光的生物,身體上覆蓋著發光器官,這使得它們能隨心所欲地把自己點亮和熄滅,當它熄滅發光器時,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環境中就完全不可見。


  和多數的烏賊、魷魚、章魚不同,幽靈蛸沒有墨囊。它們的「手臂」上長著尖牙一樣的釘子,由此使它們在英文中得名「吸血鬼魷魚」。有一對「手臂」變化成可以延展的細狀體,可以拉長到這種動物身體兩倍的長度,它們就是利用這對伸縮自如的觸手同其它短些的觸手合作,一起來捕捉獵物。遇到危險的時候,幽靈蛸就把觸手全部翻起蓋在身上,形成一個帶釘子的保護網。


  就膠凍狀的生物而言,幽靈蛸遊泳的速度是非常地快,最快每秒可以達到兩個身長,而且可以在啟動後5秒內達到這個速度。如果危險就在眼前,它能連續來幾個急轉彎來擺脫敵人。它們的鰭可以幫助遊泳,就像企鵝和海龜所做的那樣來划水。


  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們適宜生活的地方,但到13,000英尺(4000米)深還能找到它。

長吻銀鮫(Lng-nosed Chimaera)

長吻銀鮫(Lng-nosed Chimaera) (圖10)

  銀鮫目(Chimaeriformes)


  軟骨魚綱全頭亞綱的1目,本目有3科6屬約30種。體長60~200厘米,雌魚較大於雄魚。體延長側扁。吻短而圓錐形,或延長尖突,或延長平扁似葉鉤狀,如黑線銀鮫。兩頜齒呈板型的喙狀物。背鰭棘活動,能豎垂,第二背鰭低而延長,或短而三角形。尾歪形,下葉比上葉大,尾椎軸稍上翹;或圓形,尾鰭上、下葉約相等,尾椎軸平行;或線形。   體光滑,有時幼體頭及背上具盾鱗。雄體除鰭腳外,還具腹前鰭腳及額鰭腳。卵大,圓筒形或橢圓形。腸具3~3.5螺旋瓣。心臟的動脈圓錐具3列瓣膜。鰓絲與鰓間隔幾等長。鰓裂4對,外被一膜狀鰓蓋,後具一總鰓孔。上頜與腦顱癒合。無椎體,脊索不分節地縊縮;腰帶的左、右兩半部分分離。無洩殖腔。體內受精。呼吸時水流主流主要經鼻孔的鼻口溝至口內,口一般閉合。遊泳緩慢,依靠身體後部,第二背鰭和尾部波動前進。胸鰭起推進和平衡作用。分佈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棲息於深海2600米或更深處。夜間較活動,出水即死亡。食貝類、甲殼類和小魚。肉可食,肝可制魚肝油。



  葉鉤吻銀鮫科有1屬約4種,分佈於南美、紐西蘭、南澳洲、南非等地的沿海。


  銀鮫科有2屬20餘種,分佈於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中國有2屬4種,分佈於東海和南海。長吻銀鮫科有3屬:新尖吻銀鮫屬約有2種,分佈於西非,加勒比海南部;長吻銀鮫屬有6種,中國有太平洋長吻銀鮫;產南海;尖吻銀鮫屬分佈於大西洋、日本、紐西蘭、美國沿海;中國有1種,產南海和東海。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