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巨炮48年穩座台軍主力 寶刀已老難阻統一 | 陽光歷史

 

A-A+

金門巨炮48年穩座台軍主力 寶刀已老難阻統一

2016年01月14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263 次

  台軍金門M115式重型榴彈炮對大陸的「威懾」作用已經被「雄風」系列飛彈取代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於19日實施了代號為「聯信253」的重炮射擊演習,部署在金門的105毫米口徑以上重炮,包括被台軍稱為金門「8·23」炮戰「功臣」的M115式八寸口徑(203毫米)重型榴彈炮,參加了此次實彈演習。四門巨炮自1958年以來首次在野外齊放,再次將人們帶回到48年前的那場驚天炮戰之中。



金門炮戰一炮而紅



1958年8月23日下午,駐防金門的國民黨守軍正沉浸在週末的輕鬆氣氛之中。金門防衛總司令胡璉召集了大小軍官設宴款待前來視察的「國防部長」俞大維。17時30分,豐盛的飯局剛剛結束,一串串紅色信號彈突然升起,大陸廈門前線萬炮齊發,2600餘發炮彈同時瀉落在金門島北太武山陣地上。頃刻間,整個金門島地動山搖,完全籠罩在一片硝煙和火海之中。聞聲向外衝的國民黨空軍副司令章傑、海軍副司令趙家驤被當場擊斃。


在隨後的短短85分鐘內,大、小金門及大擔、小擔等島被3萬多發炮彈所覆蓋,震驚世界的「8·23」炮戰正式打響。由於事發突然,僅第一波炮擊中,國民黨軍中將以下官兵就傷亡600餘人。炮擊20分鐘後,金門島上的台軍才開始炮火還擊。


面對台灣海峽突如其來的變化,美國政府除調動大批軍艦向台海方向集結外,為了補充金門島上的台軍損失,美軍還向台灣緊急增撥了4門M115式203毫米口徑重型榴彈炮。該型火炮由美國製造,全重45噸,最大射程21千米,可發射普通榴彈、子母彈、火箭增程彈以及化學彈等特種彈炮彈,即便使用普通彈頭的炮彈,也可以有效摧毀射程以內的鋼筋水泥掩體,其標準炮班配備人數達到14人。


據台軍戰後宣傳,「八寸榴」在炮戰後期運抵金門後,在壓制大陸火炮方面發揮出了巨大威力,一顆普通炮彈的殺傷半徑就達到一個壘球場大的面積,「炮彈擊向廈門後,對岸甚至以為我們使用了核武器」。因此,「八寸榴」在炮戰後一舉成名,成為台軍幾十年來一直津津樂道的王牌。



48年穩座台軍主力



「八寸榴」在炮戰後期運抵金門後,更是受到了格外的照顧。除了嚴格按照美軍專家的設計,將整門大炮都配備防彈厚鋼板外,還鋪設了自動轉移裝置,使其在陣地中能夠移動自如。因此,美國人曾誇口:「八英吋炮是無法摧毀的,除非敵方的炮彈打在炮膛裡」。


不幸的是,在「8·23」炮戰中解放軍打過來的一發炮彈,恰恰就落在了一門「巨無霸」的炮膛裡!事發後調查結論竟然是大陸炮彈發射後,呈拋物線狀翻過了高高的太武山頂後,射程極限已到,便垂直落了下來,正好掉進了八寸炮的炮膛裡。


儘管有此尷尬,幾十年來,八寸炮仍然在台軍的前線防禦體系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台軍在金門列島的遠程炮兵陣地,都依據八寸炮的位置進行配置和建設。而「8·23」炮戰後,台軍甚至還曾與美軍共同研究使用金門八寸炮向廈門發射核彈。如果使用分別部署在大小金門的12門八寸巨炮發射戰術核彈,將能夠覆蓋大陸沿海170平方公里的面積,有效控制金廈水道。



寶刀已老,難阻統一潮流



震驚中外的「8·23」炮戰已經過去了48年,這場炮戰有著非常特殊的歷史背景。當時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統一,而台灣也是堅持同樣的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8·23」炮戰對於蔣介石擺脫美國逼迫國民黨從金門和馬祖撤軍、企圖搞「兩個中國」的圖謀,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作為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者,金門的八寸巨炮也已服役近50年,在台軍方面,其「威懾大陸」的重要性早以被「雄風」系列中遠程飛彈所取代,台軍對其的重視也遠不如以往。


同樣,在解放軍現代精確打擊彈藥面前,「打進炮膛裡」的預言也早以實現,目標龐大的八寸巨炮在實戰中未發一彈就會被首先摧毀。傳統的「戰爭之神」早已經形同虛設。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