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珍寶島中蘇之戰詳解密:我主要領導人疏散全國
毛澤東後來評價說,我們不是不要飛機、坦克、裝甲車,但主要靠勇敢。要被除迷信,這次珍寶島就破除了迷信。
未果的談判
1964年2月25日,中蘇兩國為解決邊界爭端開始舉行談判。當年參加談判的李鳳林回憶說,「中方仍以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願意以那些條約為基礎,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國通過那些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掠取的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蘇方一直迴避稱這次談判為邊界談判,而稱之為蘇中核定某些地段邊界線的磋商」。
赫魯曉夫後來的回憶卻是另外一種說法,從法律上說,「那些島嶼應該歸屬蘇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願意照顧住在邊境地區的中國居民的利益,允許牧民在嚴格說來不屬於中國的領土上放牧和砍柴。」最後階段的談判時,我們發現「中國人不肯接受我們的立場」。他們希望新簽訂的條約中包含這樣一個條款,說明新的邊界使100年前強加給中國的不公正待遇永久化了」。但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怎麼可能簽署這樣的文件呢?假如我們簽署了,我們就等於默認不公正待遇必須加以糾正——換句話說,我們將不得不放棄我們對有關領土的權力。於是,我們的代表團回到了蘇聯」。
談判中,雙方在界河歸屬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根據《中俄北京條約》,中俄東段邊界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但界河中的島嶼歸屬在條約中並未規定。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界河中的島嶼歸屬應以主航道中心線為準。
中方堅持認為,珍寶島從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俄尼布楚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均標明,「珍寶島也無可爭議地是中國的領土」。「在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中,蘇聯方面自己也曾經不得不承認這些島嶼是中國的領土。」
而莫斯科的看法是,當前遠東地區蘇中存在的這條邊界「是許多世代以前就形成的,是沿著自然的界線通過的,這條界線把蘇聯和中國的領土分割開來。」這條邊界是由《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在法律上規定的。蘇聯政府的立場是雙方嚴格地、始終不渝地履行這些條款。
對此,中方認為,1860年以前,「珍寶島所在的烏蘇里江還是中國的內河」。自19世紀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將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北京條約》才規定中俄兩國以烏蘇里江為界」。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珍寶島位於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因此,「無可爭議地屬於中國,並一直在中國管轄之下」。
然而,蘇聯政府搬出了《中俄北京條約》附圖,說這張地圖標明的分界線,在珍寶島地區「直接沿烏蘇里江的中國江岸通過」,企圖「以此證明珍寶島屬於蘇聯」。但是,這張附圖是「1861年勘界前沙皇俄國單方面繪製的」,當時中俄雙方只勘分了興凱湖以南的陸界,而「沒有勘分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水界,只是在這張比例尺小於一百萬分之一的附圖上畫了一條紅線,表示兩國以這兩條江為界」。問題在於,「這張附圖上的紅線既不表明也不可能表明邊界線在江中的確切位置,更不是為了劃分島嶼的歸屬」。因此,「它根本不能證明珍寶島屬於蘇聯」。
事實上,《中俄北京條約》簽訂以後,「雙方一直是按照主航道中心線劃分島嶼歸屬,並進行管轄的。」沙皇俄國邊界官員給中國方面的信件也一再證實了這一點。
有鑒於此,蘇方代表在談判中不得不承認,《中俄北京條約》附圖的「紅線不能表示江中邊界的確切走向,也不可能劃分島嶼歸屬」。並且不得不同意江中的邊界和島嶼歸屬,應該「按照主航道中心線劃分」。
談判一直持續到8月,因無法達成協議,只好告一段落。但是,關於珍寶島等島嶼歸屬問題的爭論為後來中蘇衝突埋下了種子。
「先禮後兵」
在1964年5月下旬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毛澤東說,戰備問題是從我們同赫魯曉夫多年的鬥爭中引出來的。從赫魯曉夫大反華的趨勢來看,我們要考慮到萬一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因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加強抵抗武裝入侵的準備。7月10日,毛澤東在會見日本客人時批評說:「蘇聯占的地方太多了」,大約在一百年以前,貝加爾湖以東的領土變成了俄國的領土,從那時起,海參崴、伯力、堪察加和其他地區,「凡是能夠劃過去的,他都要劃。有人說,他們還要把中國新疆、黑龍江劃過去……我們還沒有算這筆賬」。
9月10日,毛澤東在同法國客人談話時解釋說,他強調舊事重提,其實只不過是「採取攻勢,說些空話」,使赫魯曉夫「緊張一下」,並沒有改變邊界現狀的意思,目的還是想要以目前邊界現狀為基礎達到一個合理的邊界狀態、邊界條約。
赫魯曉夫下台後,中共中央採取一些措施,試圖改善中蘇關係,但未能取得成功。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繼續向中蘇邊界增兵,由赫魯曉夫時期的10個師,增加到54個師,達100多萬人。1960年以前,蘇聯在遠東地區佈置的飛彈大約有70枚,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飛彈數量不斷加強。不僅如此,蘇聯還在遠東地區配備了50多架遠程轟炸機、400多架中型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可以攜帶氫彈進行戰略核攻擊。
1968年,勃列日涅夫曾召集蘇共中央全會,研究中蘇戰爭的可能性。珍寶島事件發生後,克里姆林宮不僅調動坦克、飛機,還調動了飛彈,企圖對中國發動「預防性戰爭」,或者對中國「為數不多的核設施」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蘇聯原駐華外交官葉利扎維金回憶說,1966年至1967年,僅蘇聯駐華使館就不止一次地主張在這個地區「對中國人上島給予回擊」。一方宣稱這些江心島是自己的領土,堅持上島,一方必欲將對方趕走,並想方設法「給予回擊」,衝突的發生自然愈演愈烈。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蘇邊界糾紛主要集中在東段邊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靠中國一側的兩個小島,即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珍寶島和七里沁島的歸屬問題上。其間的大部分衝突都發生在這個地區。從1964年10月15日到1969年3月15日以前,蘇聯方面挑起的邊境事件就達四千一百八十九起之多。
從1967年11月底至1968年1月5日,蘇軍連續出動人員干涉中國邊民在七里沁島進行冰上捕魚等活動。雙方最嚴重的一次衝突發生在1968年1月5日。當天,蘇軍出動裝甲車衝撞正在島上從事生產活動的中國邊民,當場撞死、壓死中國邊民4人,造成中蘇邊界糾紛以來第一次慘重的流血事件。
事件發生後,1月24日,中共中央軍委要求加強中蘇邊界東段的邊防警戒。中央軍委還作了一些克制性的規定:如遭到蘇方毆打,我方可以還手,但不要開槍;如蘇方使用裝甲車等向我衝撞時,我方可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並向蘇方提出強烈抗議;如蘇方用裝甲車等繼續向我衝撞,並軋死軋傷我方人員時,我方可以相應地還擊,如炸毀其車輛,棒擊其人員,但不准開槍射擊;如蘇方向我開槍,我應當場向蘇方提出最強烈抗議,並鳴槍警告。當我方兩次警告無效,對方打死打傷我方人員時,我邊防部隊可以開槍還擊。但是,在採取上述自衛措施時,應做到「先禮後兵」,並且把還擊行動控制在我方境內。
根據中央軍委的建議,瀋陽軍區從值班部隊中抽調了部分精幹人員進入七里沁島附近,進行反擊準備。但蘇方因東歐國家局勢不穩而收斂了越界行為,直到烏蘇里江春季開冰前,雙方未發生武裝衝突。
有準備的戰鬥
1968年春夏以後,蘇軍飛機越過邊境線進行偵察挑釁的事件卻日益增多。對此,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在邊界上未採取射擊行動。8月,蘇聯大規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隨即,蘇聯領導人又想在邊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當時,蘇聯在中蘇邊界東段的軍隊有十多個師。中國正在搞「文化大革命」,軍隊大都忙於地方支左和制止武鬥,邊防線上只有少量守備部隊和警戒部隊,雙方力量相差懸殊。另外,中共中央正在籌備召開九大。在此情況下,蘇聯邊防軍多次挑起了邊界衝突。
1968年年底烏蘇里江封冰後,珍寶島成為雙方衝突的焦點。12月27日,蘇聯邊防軍出動裝甲車、卡車運載攜帶武器的軍人登上珍寶島,攔截上島的中國邊防巡邏隊,並用棍棒毆打中國邊防巡邏人員,中方人員用棍棒進行還擊。在1969年1月23日的毆打中,中國邊防人員有28人負傷,部分武器被搶走。進入2月份後,只要中國邊防人員登上珍寶島,蘇軍就立即進行干涉,而且蘇軍出動的人員往往是中方人員的2至3倍。從2月6日至25日,曾發生5起蘇軍毆打中國邊防人員的事件。2月7日,還發生了蘇軍人員以衝鋒鎗向中國巡邏隊方向發射6個點射的嚴重事件。但中國邊防人員保持克制,並未開槍還擊。
因蘇軍在珍寶島一再挑釁,中方開始考慮採取必要措施進行還擊。1969年1月25日,黑龍江省軍區制定了在珍寶島進行反對蘇軍干涉的方案,打算以3個連的兵力參加戰鬥,以一部兵力上島潛伏,如蘇方以武力強行干涉我巡邏分隊執行任務,潛伏分隊視情況給予支援。2月19日,總參謀部批准了黑龍江省軍區的方案。
3月2日,雙方在珍寶島發生了第一次武裝衝突。當天,虎(林)饒(河)前線指揮部決定派出部隊前往珍寶島巡邏,並向中國一側岸上派出2個步兵連、4個偵察排、1個無後座力炮排和1個重機槍排,秘密掩護巡邏分隊,遇到情況時即可採取行動。上午8時40分,中國邊防部隊兩個小組共30人前往珍寶島巡邏。其中,孫玉國帶領的第一巡邏小組上島後,很快就被對面蘇軍發現。10分鐘後,蘇軍立即從兩個邊防哨所派出70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卡車、l輛指揮車向珍寶島駛來,試圖堵截中國巡邏隊。
這一天,蘇軍手持衝鋒鎗,頭戴鋼盔,隨時準備進入戰鬥狀態。原來,蘇軍遠東指揮部已下令,指示驅趕中國「越境」人員,必要時可以開槍。蘇軍上島後,立即對中國邊防巡邏隊形成包圍之事,企圖迫使中國巡邏隊後退。中國巡邏隊要求蘇軍離開珍寶島,蘇軍不予理睬,繼續向前進逼。此時,未被蘇軍發現的中國邊防第二巡邏小組突然出現在眼前,並從蘇軍側翼穿插過來,擋住蘇軍的一支小分隊。蘇軍發現中國軍隊早有準備,倉促之中向中國邊防巡邏隊開槍。中國巡邏隊沒有來得及展開,當即傷亡6人。中國邊防軍第二巡邏小組聽到槍聲後迅速還擊,當場打死蘇軍7人。這時,正在珍寶島中國一側岸上隱蔽待命的部隊,也奉命投入戰鬥。
當天,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交了抗議照會,指出:這次嚴重流血事件,完全是蘇聯當局一手造成的。這是蘇聯當局長期以來蓄意侵犯中國領土,進行武裝挑釁,不斷製造流血事件中的又一次新的嚴重罪行。中國政府堅決要求蘇聯政府懲辦這次事件的肇事兇手,立即停止侵犯中國領土和武裝挑釁,並保留要求蘇方賠償我方一切損失的權利。」中國政府再次嚴正警告莫斯科:「中國的神聖領土是不容侵犯的,如果你們一意孤行,繼續挑起中蘇邊境武裝衝突,必將遭到中國人民堅決的回擊,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只能由蘇聯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3月4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發表了經周恩來修改的社論,指出:長期以來,珍寶島地區一直在中國管轄之下,我國邊防部隊人員一直在這個地區進行巡邏。「怎麼能夠說珍寶島地區突然跑到『蘇聯國境線』那邊去了呢?怎麼能夠說這塊中國領土成了蘇修邊防軍『警衛』的地方呢?明明是蘇修軍隊侵犯中國領土珍寶島,向中國邊防部隊人員猖狂進攻,你們卻反誣是中國邊防部隊人員發動『挑釁』。」
儘管這次衝突引起了中國人的極大憤慨,但中國還是採取了較為克制的態度,而且在對外宣傳方面也很注意分寸。當時,全國有1.5億多人參加了遊行活動。3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軍民在遊行中做到不沖、不砸、不燒、不抓、不打蘇聯駐華使館、機構和蘇聯在華人員。3月6日,周恩來將宣傳部門送審的稿件中有關「蘇修」的字眼改為「蘇聯」。他還多次指示邊防部隊,要嚴格按照「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行事。
珍寶島衝突發生後,蘇軍在遠東地區進入了臨戰戒備狀態。此後,蘇軍多次派出配備有裝甲車的武裝部隊越過烏蘇里江,登上珍寶島。同時,中國邊防軍繼續上島巡邏,但雙方沒有發生衝突。
當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陳錫聯回憶說,當時正準備開九大,大軍區首長均已來到北京,因此,中央軍委專門在京西賓館開設了一個房間,架設了專線,由他負責直接與前線聯繫,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負責掌握國際方面的情報,隨時向周恩來匯報,並由周恩來下最後決心。3月2日戰鬥結束後,「我們知道他們要來,就在江汊口大量埋了地雷。他們首先從西邊來了輛坦克,我們給炸了,他們不敢走了。從正面來了30多人,炮火掩護。我們當時在島上也沒有什麼人,但炮火都準備好了。在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島上,蘇方出動了幾十輛車、幾十輛坦克、裝甲車,我請示總理:現在是開炮的時候了,得到總理的同意,我就讓開炮。打了半個小時,珍寶島變成一片火海,把他們的車輛都打了。」
鑒於蘇軍裝甲車輛頻繁進入珍寶島活動,3月14日夜,中國邊防軍派出1個步兵班進入珍寶島警戒,掩護工兵在烏蘇里江的江汊上埋設反坦克地雷。3月15日凌晨4時,蘇軍6輛裝甲車乘著黑夜掩護30多名步兵登上珍寶島,潛伏在叢林裡,準備偷襲上島的中國巡邏隊。但是,蘇軍的舉動被中國邊防部隊發覺,雙方隨即發生一場更為激烈的衝突。
上午7時40分,中國邊防軍兩支巡邏隊登上珍寶島。8時零2分,中國邊防巡邏隊與島上的蘇軍開始交火。激戰一個多小時後,中國邊防軍擊毀蘇軍兩輛裝甲車,蘇軍撤回到蘇聯一側,第一次戰鬥結束。9時46分,蘇軍出動3架飛機向珍寶島俯衝過來。接著,蘇軍在岸上炮火掩護下,出動坦克6輛、裝甲車5輛,分兩路向珍寶島上的中國軍隊展開攻擊,同時以4輛坦克向珍寶島南側江汊運動,企圖從背後攻擊中國軍隊。中國邊防部隊在岸上火力支援下,頑強抵抗蘇軍的衝擊。這時,中國邊防軍無後座力炮班登上珍寶島後,立即架炮向蘇軍坦克射擊。然而,中國邊防軍使用的75毫米無後座力炮和40毫米火箭筒都是40年代設計的,威力有限,只打掉了蘇軍兩輛裝甲車,擊毀一輛坦克。蘇軍坦克遭到打擊後隊形頓時混亂起來,1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毀,其餘坦克慌忙逃回蘇聯一側。
下午1時35分,蘇軍以大口徑火炮、坦克炮向珍寶島及江岸中國一側防禦陣地、邊防站及後方橋樑猛烈轟擊,火力正面達10公里,縱深達7公里。在持續2小時的炮擊之後,15時13分,蘇軍又出動10輛坦克、14輛裝甲車、100多名步兵向珍寶島發起第三次攻擊。島上的中國邊防部隊遵照毛澤東的教導,「敢把敵人放近打,三百米不打,二百米不打,八十米不打,七十米不打,放到五十米,突然開火」,用無後座力炮、火箭筒在距蘇軍幾米、十幾米的地方開火,多次打退了蘇軍的衝鋒。15時30分,岸上中國炮兵群也加入戰鬥,以猛烈的火力集中轟擊,擊毀蘇軍1輛坦克,4輛裝甲車,擊傷兩輛,還打死了蘇軍邊防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和一名中校。下午17時後,天色轉暗,蘇軍全部撤出珍寶島,第三次戰鬥結束。
從當天的衝突來看,雙方都作了準備。蘇軍於凌晨4時就在列昂諾夫的率領下悄悄地潛伏到島上,試圖給中國邊防軍以出其不意的打擊。沒曾想,中國邊防軍比蘇軍準備得更充分。於是,列昂諾夫請求增援。等上報到莫斯科時,國防部長格列奇科還在印度,勃列日涅夫正在去匈牙利的路上,沒有人敢下令增援。直到下午,勃列日涅夫才得知消息,同意派兵增援。等援兵出動時,珍寶島戰鬥已經結束,列昂諾夫也命歸西天。
在3月15日的衝突中,中國邊防軍在裝備和火力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憑著頑強的戰鬥精神,打退了蘇軍三次進攻。毛澤東後來評價說,我們一沒有用飛機,二沒有用坦克、裝甲車,三沒有指揮車,打了9個小時,敵人三次衝鋒,都被我們打垮了。我們不是不要飛機、坦克、裝甲車,但主要靠勇敢。要破除迷信,這次珍寶島就破除了迷信。
當天下午4時,中國外交部緊急約見蘇聯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但遭到蘇聯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的拒絕。幾個小時後,蘇聯政府匆匆忙忙地發表了一個所謂的「抗議聲明」。為此,中國外交部向蘇聯駐華大使館提交了一份抗議照會,指出:蘇聯政府「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不斷派兵侵犯中國領土珍寶島,進行武裝挑釁,現在又一手製造了新的流血事件。蘇聯政府必須對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承擔全部責任。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緊急的、強烈的抗議,蘇聯政府必須立即停止對中國的武裝挑釁。中國政府保留進一步提出要求的權利。」
3月17日,蘇聯邊防軍再次出動5輛坦克、70多名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登上珍寶島,在島上埋設了大量的防步兵地雷,並想拖走被地雷炸毀的T—62型坦克。中國炮兵群猛烈開火,蘇軍急忙從島上撤走。隨後,蘇軍將這輛坦克沉入江底。不久,中國海軍在民兵的配合下將這輛坦克撈起,送給了中國軍事博物館。
我軍火炮陣地
我軍火炮陣地
繳獲武器裝備
1969年:準備打仗
中國領導人認為,「絕不可以忽視美帝、蘇修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危險性。我們要作充分準備,準備他們大打,準備他們早打,準備他們打常規戰爭,也準備他們打核大戰」。於是,整個國家都處於臨戰狀態,戰備運動進入高潮,同時主要領導人疏散到了全國各地。
「我們奉陪到底」
珍寶島衝突發生後,中國立即做出強烈反應,強調要準備打仗。1969年3月4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發表了經周恩來修改的社論《打倒新沙皇》。社論表示:中國的領土主權絕不允許任何人侵犯,如果蘇聯繼續進行軍事挑釁,「就一定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蘇聯來多少人,我們都要把他們「堅決、徹底、乾淨地全部消滅」。
3月5日,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提出:「要準備打仗。」15日,在中央碰頭會上,毛澤東還談到對付蘇聯可能發動戰爭的問題。他說,我現在總感到要打仗,要打大仗,要打仗不僅是一個珍寶島的問題,敵我都在準備動員。毛澤東甚至認為,蘇聯想捲土重來,佔領旅順大連。他們的胃口特別大,目的不是珍寶島,而是中國。他們的胃口比沙皇還大,他們有2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嫌少,他們還要控制東歐,變為他們的殖民地、附屬國。各國反動派都想打我們,但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是蘇聯。我們現在的一切工作都要為著打仗,都要從應付戰爭來考慮,要準備把他們所有的原子彈、氫彈都引到我們中國的國土上來,這沒有什麼了不起。要馬上進行動員,要宣傳,提高全國人民的戰鬥意志,敵人來了,給他一點便宜、甜頭,這樣就造成了殲滅敵人的有利條件。
中共九大強調:「我們絕不可因為勝利,放鬆自己的革命警惕性,絕不可以忽視美帝、蘇修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危險性。我們要作充分準備,準備他們大打,準備他們早打,準備他們打常規戰爭,也準備他們打核大戰。總而言之,我們要有準備。」如果蘇聯一定要打,「我們奉陪到底」。
此時,莫斯科希望能同中國進行協商對話。3月21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向中國提出,希望能和中國領導人通電話。3月22日,中國政府在給蘇聯的備忘錄中表示:「從當前中蘇兩國關係來說,通過電話的方式進行聯繫,已不適用。如果蘇聯政府有什麼話要說,請通過外交途徑正式向中國政府提出。」3月29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一方面聲稱,中國侵犯了蘇聯的「達曼斯基島」,並且已被「擊退」,一方面又說這種衝突「同蘇中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沒有任何共同之處」,表示要同中國恢復「協商」。4月11日,蘇聯在給中國政府的照會中提出雙方於4月15日在莫斯科進行協商。未等中國政府答覆,蘇聯於第二天連忙就這個問題發佈了一項照會。
5月29日,中國政府明確指出:珍寶島事件是蘇聯方面蓄意挑起的。近年來,蘇聯軍隊一再出動直升飛機、裝甲車、汽車,侵入中國領土珍寶島,進行挑釁。對於蘇聯方面的挑釁,中國方面一直採取極大的克制態度,堅持擺事實講道理,要求蘇聯方面停止入侵挑釁。但是,蘇聯方面卻認為中國軟弱可欺,越來越肆無忌憚。「蘇聯政府在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上對中國老百姓的暴行,同當年列寧所痛斥的沙俄政府的暴行有什麼兩樣?」但同時,中國政府建議,「雙方通過外交途徑商定舉行中蘇邊界談判的日期和地點」。
7月26日,莫斯科又提議兩國總理舉行會談,解決邊界爭端。但是,勃列日涅夫這批新的蘇共領導人不瞭解毛澤東根本就不怕原子彈恐嚇,因而錯誤地認為,只有對中國核設施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中國領導人才會答應談判。
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宣揚要「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甚至主張對中國核基地進行打擊。莫斯科還設想過聯合美國,共同對中國的核實施發動攻擊,破壞作為中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羅布泊、蘭州等地的設施。蘇聯軍方主辦的《紅星報》公開發表文章,炫耀核武器的威力,聲稱要以核武器給「現代冒險家」以毀滅性打擊。種種跡象表明,莫斯科正在考慮準備對中國發動一場核戰爭。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莫斯科最終沒有撕下核封條?根本原因是中國已經作了充分準備。中國政府聲明,如果「一小撮戰爭狂人,膽敢襲擊中國的戰略要點」,那就意味著戰爭,就是侵略,「七億中國人民將奮起抗擊,將用革命戰爭消滅侵略戰爭。」而且,中國也擁有原子彈,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反擊力量。
1969年,中美關係出現轉機。美國意識到,如果莫斯科不惜代價發動核戰爭,那將危害美國的利益。尼克松明確表示,要讓莫斯科知道,美國「不會容忍他們那樣做」。副國務卿理查森也說,如果中蘇衝突演變成「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極大破壞」,美國將不會視而不見。
在準備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同時,1969年6、7月間,蘇聯製造的邊界挑釁事件就達400多起。8月13日,蘇軍300多人在兩架直升飛機和數十輛裝甲車的掩護下,越過邊界線包圍了正在新疆鐵列克提地區進行正常巡邏的38名中國邊防軍人。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中國巡邏隊員全部犧牲。
中國政府對蘇聯政府蓄意侵犯中國領土、挑起新的流血事件,提出強烈抗議,並「要求蘇聯政府立即從中國領土上撤出全部入侵的軍隊,立即停止射擊,否則,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必須由蘇聯政府承擔全部責任」。蘇軍挑起這次嚴重的邊境流血事件是蓄謀已久的,是有計畫、有組織的,是「他們聯美反華的又一新罪行」。
蘇聯的上述行動,引起了中國的不安。中國領導人對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估計得越來越嚴重了,並且成立了以周恩來為組長的全國防空領導小組。8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轉發了《關於加強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報告》,要求各地迅速成立防空領導小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緊急動員令,說蘇美正在加緊勾結,企圖侵犯中國,要堅決響應毛澤東「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和「準備打仗」的號召,要求「時刻準備殲滅入侵之敵」。大敵當前,「全體軍民要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共同對敵」。當天,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東北、華北和西北人民解放軍立即進入緊急戰備狀態。
主要領導人疏散到全國
就在中國大張旗鼓地為戰爭做準備的時候,從越南河內傳來消息:赴越南參加胡志明葬禮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要求在回國途中與周恩來會晤。
9月3日,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病逝。9月9日,越南為胡志明舉行葬禮。柯西金率領蘇聯代表團趕往河內,中國也派出以李先念為團長的代表團前去參加葬禮。在河內期間,蘇聯代表團通過越南外交部轉告李先念,柯西金希望在回國途中同中國領導人會晤。消息傳到北京後,毛澤東雖然同意了,但表示會晤地點只能在機場。
9月11日,周恩來同柯西金在機場舉行了三個半小時的會晤。周恩來指出,中蘇兩黨之間的爭論不應該影響到國家關係,不應該妨礙兩國之間的正常化;中蘇邊界問題是兩國關係的中心問題,雙方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在解決之前,雙方應該做到:維持邊界現狀,避免武裝衝突,在有爭論的地區雙方武裝脫離接觸。周恩來還對柯西金說,你們說我們想打核戰爭,我們的核武器水平,你們最清楚。你們要先發制人地摧毀我們的核基地,如果這樣做,我們就宣佈,這是戰爭,我們就要堅決抵抗。此外,雙方還談了發展兩國貿易、恢復互派大使的問題。周恩來表示,儘管我們有許多重大問題沒有解決,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次坦率會談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柯西金保證,蘇聯沒有對中國發起核襲擊的打算,對兩國有爭議的地方,雙方都沒有必要為邊界問題打仗。
但是,對於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中國領導層內部的反應不一。林彪深信其中必有陰謀,毛澤東對蘇聯的意圖也將信將疑。9月16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進行討論。結果,認為蘇聯故意施放煙幕彈的看法佔了多數。於是,毛澤東在9月17日公佈的慶祝國慶20週年的口號中,增加上了一條「反對任何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特別要反對以原子彈為武器的侵略戰爭!如果這種戰爭發生,全世界人民就應以革命戰爭消滅侵略戰爭,從現在起就要有所準備」的口號。
9月18日、22日,中共中央連續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問題。不少領導人認為,柯西金的北京之行是為蘇聯大舉侵略施放煙幕的,因為柯西金的緩和承諾並不代表蘇共中央政治局。而且,蘇聯外交部的人仍在宣稱蘇中衝突無法避免。有關跡象顯示,蘇聯戰略火箭部隊已做好了出其不意地打擊中國的部署。於是,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戰備措施。在22日召開的全軍戰備工作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現在國際形勢緊張,我們要準備打仗,特別要防止敵人突襲。「準備打仗,這是一個新的戰略部署。要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9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召開有各大軍區司令員、政委、作戰部部長及各總部、各軍兵種領導人參加的作戰會議,研究落實加強東北、華北、西北的戰備問題。會議一直開到27日。林彪在會議結束時強調:全軍當前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加強戰備,準備打仗,要用打仗的觀點觀察一切、檢查一切、落實一切。
9月30日,林彪視察北京西郊機場,發現地面飛機擺放過密,擔心遭到敵人打擊,又正趕上國慶節臨近,為預防蘇軍乘國慶節發動突然襲擊,就於當晚召集黃永勝、吳法憲等人開會,當即宣佈全軍進入一級戰備,下令疏散北京附近幾個機場的飛機,在跑道上設置障礙物,防止敵軍飛機降落,留在機場值班的人要配發武器。他甚至考慮到,要不要放掉密雲水庫裡的水,以免蘇軍轟炸大壩,水淹北京。
根據9月11日周恩來同柯西金會談達成的協議,從10月20日起,兩國代表團在北京舉行中蘇邊界談判。考慮到蘇聯當時的戰略動向及有關蘇聯大軍進駐蒙古的情報,中國領導人仍在擔憂蘇聯很可能會把談判作為發動突然襲擊的一種煙幕。因此,國慶節剛過,林彪就帶著黃永勝、吳法憲等前往山西、河北等地察看地形。與此同時,周恩來還要求總參謀部收集整理德國閃擊波蘭和蘇聯以及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資料,並分發給外交部等部門負責人參考。
接著,林彪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蘇聯發動戰爭的可能性。與會者一致認為蘇聯缺乏誠意,很可能會冒險發動對中國的突然襲擊,因而贊同毛澤東關於黨和國家領導人應該分散一些,疏散到外地的指示。會後,毛澤東明確要求,在北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在中蘇談判開始前應緊急疏散。
結果,在北京的中央黨政軍主要領導人於20日之前已全部疏散完畢。10月14日,毛澤東去了武漢。16日,林彪去了蘇州。同時,周恩來率領留守北京的軍委辦事組成員黃永勝等轉移到北京西山可以防禦原子彈的戰備指揮中心辦公。
10月17日,剛疏散到蘇州的林彪打電話給黃永勝,作了「關於加強戰備,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的緊急指示」,下令全軍進入戰備狀態。18日,黃永勝以林副主席「第一號令」正式下達了林彪的緊急指示。命令稱:林副主席指示,近兩天來,美蘇等有許多異常情況,蘇聯談判代表團預定明日來京,我們必須百倍警惕,防止蘇聯搞欺騙,尤其在19日、20日要特別注意。為此,應立即疏散重武器,精幹指揮班子也應進入戰時指揮位置,同時迅速抓緊佈置反坦克兵器的生產。於是,全軍緊急疏散。同時,許多大中城市也舉行了防空演習和緊急疏散行動。10月中下旬,整個國家都處於臨戰狀態,戰備運動進入高潮。全軍共疏散94萬餘人,4100多架飛機、600餘艘艦艇和大量坦克、火炮及車輛。
然而,中國領導人擔心的戰爭並沒有爆發。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邊界緊張局勢開始得到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