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巖:胡雪巖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從錢莊的跑堂夥計到富可敵國的商人,胡雪巖的興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個人神話和社會轉折所組成。安徽人把胡雪巖作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巖作為浙商的佼佼者。
安徽績溪胡裡村,山清水秀,一條登源河由東向西繞村而過,歷史上這裡文風鼎盛,名人輩出。胡雪巖就出生在這裡。他本名光墉,字雪巖,在家裡排行老三。他的父親胡鹿泉(號芝田)是個讀過一些書的鄉村名士。他家裡的幾畝田地只夠供給他和三個弟弟的基本衣食。胡家有一條家訓:讀書做生意可以,但是不能為官。所以,胡鹿泉沒有走讀書求官的道路,同樣也不希望胡雪巖當官。
胡雪巖8歲的時候,就開始替人放牛。有一天,他在野外放牛,碰到很多小夥伴,於是他就把牛拴好,跟他們一起玩了起來。其中有一個小孩子,一不小心掉進了山溝,其他孩子一看情況不對,都嚇得跑回了家。只有胡雪巖沉著冷靜,他慢慢摸索著下去,把那個孩子拉了上來,並扶上牛背送回家去。當時,所有的鄰里都讚揚胡,說他機靈、勇敢,又有好心腸。胡雪巖一生的經歷,也正是對這幾句評價最好的印證。
胡雪巖只讀過兩年的私塾,幼年大部分的教育來自他父親所學知識的傳承。胡雪巖從小就非常聽父母和老師的話,父親喜歡喚他叫「順官」,用安徽話念,叫「順乖兒」,就是又順又乖的意思。在生活重壓之下,父親胡鹿泉的身體每況愈下,胡雪巖12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對他寄予厚望的父親,臨終前把胡雪巖叫到床邊,囑咐他說:「欲興吾家,其唯順兒乎!」
父親去世以後,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胡雪巖母親一個人的肩上。在那個時代,一個寡婦撫養照顧好幾個孩子,生活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對胡雪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親——金太夫人。面對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從來沒有在胡雪巖面前有過抱怨,跟左鄰右舍也都相處融洽。她與人為善,只要能夠幫到別人的地方,她一定會盡量去做,而且從來不要求什麼回報。金太夫人的這些行為,深刻影響了胡雪巖的人生態度,使他受用無窮。
拾金不昧
在人生的起步階段,總有一些看似偶然的機會改變著胡雪巖的命運。
13歲時,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胡雪巖像往常一樣到野外放牛,在路邊一個涼亭休息的時候,他發現裡面有一個挺大的藍布包袱,不禁好奇打開看,這一看不要緊,著實把胡雪巖嚇了一跳——包袱裡面全是金銀財寶。
胡雪巖很鎮定,先把包袱藏到草叢裡面,然後像沒事一樣,坐在那裡等待失主。可是,一直到太陽快下山了,也不見有人過來,但他還是強忍飢餓,繼續坐在那裡等候失主。
終於,有一個人神色慌張地跑了過來,開口就問:「小哥,你有沒有看到我丟的東西?」 胡雪巖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很沉穩地反問:「你丟了什麼?」來人說:「丟了一個藍色的包袱。」胡雪巖聽他這麼說,才繼續問他:「裡面都有些什麼東西?」 來人一聽就知道東西找到了,否則這個少年怎麼會這樣問呢?於是趕忙把裡面的東西一一說來。胡雪巖見他說得分毫不差,這才將包袱取出還給失主。包袱失而復得,失主當然非常高興,從中拿出兩樣東西,酬謝胡雪巖。胡雪巖連忙拒絕,失主大為感動,於是告訴他說:「我姓蔣,在大阜(位於安徽休寧)開有一家雜糧店。你這麼好的小孩子在這裡放牛可惜了,如果你願意跟我出去,我收你當徒弟……」
信義為重
於是胡雪巖獨自一人離開了績溪胡裡村,來到大阜,開始了在雜糧行的學徒生涯。胡雪巖做學徒的勤快自不必說:老闆交代的事情,一絲不苟;而老闆沒有交代的事情,能做也盡量去做。蔣老闆對他越發地欣賞,越發地看重。胡雪巖跟同事、老闆、師傅,跟來往的客人,都相處得很愉快,把周圍的每一個人都當做朋友來看待,人緣非常好。
當年胡雪巖在學徒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從老家來杭州找活幹,病倒於客棧中,房租飯錢欠了半個多月。當時想請醫生看病,沒有五兩銀子,醫生是不會出門的。胡雪巖自己薪水微薄,但不忍心看著朋友困頓無助,就找到另一個有錢的朋友,對方人不在,胡雪巖只得問朋友的妻子,看她能否幫忙借五兩銀子。朋友之妻見胡雪巖人雖落魄,可是神氣正直,就毫不猶豫借了五兩銀子給他。胡雪巖非常有志氣,從胳膊上取下一隻鳳籐的鐲子,對朋友的妻子說:「我現在情況不好,這五兩銀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上,不過我一定有借有還。這只鐲子連一兩銀子都不值,不能算押物,不過它是我娘的心愛之物,我看得很貴重。」
後來胡雪巖發財了,去還了五兩銀子,朋友之妻要把鐲子還給胡雪巖。胡雪巖說:「嫂子,您先留著,我還的是五兩銀子,可是情還沒還上。您現在什麼都不缺,我多給您幾兩銀子也沒太大的意義,等我有機會把這份情還上,我再把鐲子取走。」後來這位朋友在生意上遭人暗算,胡雪巖出面相助,朋友才倖免於難,生意又有了新的起色,而且比以前做得更大了。這時朋友的妻子再次把鐲子還給了胡雪巖,這次胡雪巖才收下。
電視劇《紅頂商人胡雪巖》精彩劇照
從雜糧行到火腿行再到錢莊
胡雪巖15歲那年,一個金華的客商來雜糧行談生意,可是剛到大阜就病倒了。說到金華,我們就會想到金華火腿。不錯,這位客商正是一家金華火腿行的掌櫃。他在大阜舉目無親,無人照顧,拖著病體又回不了金華,心裡十分著急,急火攻心,病情更加嚴重了。胡雪巖心地善良又是個熱心腸,得知此事後,就趕到他的病榻前,一連多日給他端藥送飯,忙前跑後,照顧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巖的精心照料下,沒過多久,客商的身體就痊癒了。這位客商十分感動,就問雜糧行的蔣老闆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徒弟?蔣老闆於是把自己包袱失而復得的經過,以及胡雪巖在自己店裡的表現跟他細說了一遍。
金華火腿行的掌櫃聽後大為感歎,就主動問胡雪巖:「我們那裡比大阜好玩得多,你隨我一起到金華如何?」胡雪巖還是同樣的態度:「這個不行,要問我們的老闆。老闆同意,我才可以答應你。如果老闆需要我在這裡,雖然我想去,但是也不能跟你走。」胡雪巖把金華掌櫃的意思告訴了蔣老闆,蔣老闆欣然答應,因為金華火腿行要比自己的雜糧行規模大上許多,對胡雪巖而言也是一個更大的機會。
胡雪巖到了金華也是一樣,什麼都聽,什麼都學。因為金華火腿行的規模比較大,所以跟很多杭州的錢莊都有業務往來,於是胡雪巖有機會親眼看見了以後影響他一生的東西——銀票。從前,錢莊可以印發錢票,和當鋪開據當票一樣,不過當票是方形的,錢票是長方形。錢票的紙質也比當票好一些,票面用青色或彩色印上錢莊的招牌,錢額多少可以由錢莊專門寫錢票的人直接用墨筆寫上去,再蓋上幾個紅印泥的圖章,這圖章和字跡是不容易偽造的。胡雪巖當時驚得瞠目結舌,因為他難以想像,錢怎麼會抬筆寫在一張紙上就算數呢?
胡雪巖碰見錢莊前來收賬的人,總是問長問短:你們錢莊有沒有學徒啊?他們都學些什麼啊?都做些什麼事啊?胡雪巖還有更了不起的——當他打聽得知錢莊的學徒要算錢算得很快、算盤打得很熟、寫字寫得很漂亮時,二話不說,馬上開始每天暗自練習書法和心算。胡雪巖很有心計,後來在與錢莊的人核對賬目的時候,他都不用算盤,全靠心算報賬,而且算得又快又準。
錢莊的人自然很快注意到他,稱讚這個小孩子真是不得了,怎麼算得這麼快?這時他又拿起算盤,啪啪啪一打,更快!這樣一來,錢莊的人對他更加刮目相看,他們見胡雪巖又勤快又好學,不由跟胡雪巖的掌櫃談論起他來。掌櫃把以前的事一說,客商覺得胡雪巖不光勤快好學,而且還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於是馬上說:我們錢莊就是需要這樣的人,你願不願意把他讓給我呢?就這樣,胡雪巖又得到了很好的機會。
在金華火腿行掌櫃的支持下,胡雪巖到了杭州,開始了他往後幾十年的錢莊生涯。這家錢莊就是杭州阜康錢莊,老闆姓于,也就是給了他人生第一桶金的人。
第一桶金
胡雪巖在錢莊仍然從學徒做起,每天早早起床。店門是他打開的,地是他掃的,大夥計的痰盂、尿壺,都是他去倒的,早飯點心也是他送過去的。大夥計說:「小胡,你對我太好了!」他回答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開店營業之後,有客戶來辦業務,他總立在一旁,見機做事,從來不用別人吩咐。離滿師的期限還有整整一年,他便被破格升為「跑街」,可以送送賬單文書,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業務助理。又因為表現出色,只做了半年,他便升為正式的「出店」,也就是現在的業務主管,有了一定經營上的權力。
擔任出店後,胡雪巖最特別的表現就是他對收死賬比誰都有辦法。死賬用現代的話講叫做呆壞賬。死賬的原因很多,有的官員離任調走、有的生意虧本破產、也有的故意賴賬不還。錢莊最怕遇到死賬,因為死賬一多,錢莊資金周轉不靈,就有倒閉的危險。胡雪巖擔任出店後把原有的死賬一一弄清,採取不同的方式「討債」,別人收不到的錢他卻收得到。說實際一點,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胡雪巖的第四代孫,畫家胡亞光先生在回憶家事的文章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先曾祖光墉公,字雪巖,少式微不暇攻詩書。學賈於阜康錢莊。肆主於姓,無子。家公勤敏,有膽略,頗器重之。疾革時,招公至榻前曰:「君才識百倍於吾,吾肆雖小,好為之不患無用武之地」。即以全肆贈之。(《安定遺聞》)
胡雪巖故居圖片
錢莊於老闆,沒有子嗣,看到胡雪巖十分勤奮好學,又有膽略,便對他十分器重。於老闆後來病危臨終之時,把胡雪巖叫到床前說:「你的才幹百倍於我,雖然阜康錢莊現在規模還不大,但只要你用心經營,這些資金必定可以被你好好運用,你千萬要好自為之。」於老闆將整個錢莊傳給了胡雪巖。
胡雪巖就這樣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