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地球生命或源於外星病毒 遺傳信息孕育新生
科學家稱地球生命起源可能來自於外星病毒
美國天文學家宣稱,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來自於外星病毒,病毒留下了足夠的信息孕育出生命。但也有反駁者表示,這根本不可能。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道,早在19世紀科學家便提出了生命可能從太空來到地球的「胚種論」(panspermia)。例如19世紀7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就提出微生物可能跟隨彗星或流星來到地球。也有觀點認為,微小的有機物可以依附太空塵埃顆粒從而橫跨銀河,星星輻射產生的微小壓力會將這些塵埃顆粒從一個星球輕推到另一個星球。
然而,大多數的太空生物學家認為,輻射會讓脆弱的微生物死亡。地外文明搜尋研究所的太空生物學者洛克-曼希尼利就表示:「這讓『胚種論』無法成立。」
不過,加拿大赫茨伯格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學家保羅-威森在將發表於《空間科學評論》上的論文中指出,即使微生物抵達地球時已死亡,攜帶的信息也會讓地球上孕育出生命。他將這種觀點稱為「死亡胚種論(necropanspermia)」。
威森表示,「大量有機物在技術上被稱為死亡的狀態下到達其銀河系內的新家後有可能死而復生」,關鍵是有多少遺傳信息被保存下來。有機體攜帶的遺傳信息按照其DNA內核甘酸的序列來編碼。信息的多少可以以字節來表示。威森解釋說,隨機化學過程無法產生足夠多的信息來驅使一個簡單的細胞運行,在大約5億年間,隨機的分子活動只產生了194個字節的信息。因此可以這樣解釋,地球上的生命被攜帶有大量信息的生物分子孕育,即使這些分子已經死亡,信息內容也會被保存下來。
威森不知道這些信息如何能轉移到新的生物體內。但他強調,是病毒攜帶了這些信息。病毒由被蛋白質和脂肪所包裹的遺傳物質片段組成。它們攜帶了10萬個字節的信息,並且可能採用與傳統細胞不同的方式進化——病毒似乎由蛋白質粒子自我組裝而成,不需要其他分子或特定遺傳信息的幫助。美國卡爾·薩根宇宙生命研究中心的文學專家戴維-莫裡森稱這篇論文「有新意,非常令人感興趣」。
沒有參與該研究的曼希尼利對此觀點持反對意見。他表示,該論文忽略了另外能殺死病毒細胞的因素。其中之一是,病毒在數百萬年穿越星系的歷程中,鉀等元素會衰減,即使躲避太空輻射,衰減的鉀也會給其帶來額外傷害。鉀發出的輻射足以讓核酸粉身碎骨,有機物沒有任何機會存活下來。另外一種情況,在真空中氫氣和羥基分子會剝削細胞並形成水。這個過程讓它們不再具有任何功能。
而且時間太長也是問題。曼希尼利稱,病毒從地球到火星甚至從地球到冥王星都不存在問題,但是一旦它們超出太陽系,會花費更長時間,問題也會隨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