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宗為什麼要大肆尊崇孔子?尊孔另有隱情 | 陽光歷史

 

A-A+

元武宗為什麼要大肆尊崇孔子?尊孔另有隱情

2016年01月27日 元朝皇帝,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59 次

  元武宗為何「尊孔」?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剛即位不久的元武宗璽書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為什麼加「大成」二字呢?因為孟子說過:「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元代儒臣閻復對此解釋說:「蓋言孔子集三聖之事,為一大成之事,猶作樂者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閻復因而讚歎道:唐、宋對孔子的徽美之稱,「孰若我朝取孟子之言為準,以聖譽聖之深切著名也!」

  從字面上看,元朝對孔子的尊崇確實超越了唐、宋兩代。而且,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的,不是採行漢法的元世祖,也不是漢文化修養較深、傾向進一步推行漢法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等皇帝,而是漢文化修養最淺、最為保守的皇帝之一元武宗。似乎是,連元武宗都如此尊崇孔子,孔子在元代的地位確實是很高了!元武宗真的尊崇孔子、崇尚儒學嗎?

  元武宗從十幾歲起就鎮守漠北、與海都、都哇等叛王作戰,因而他所受多少漢文化教育甚少,對中原傳統的政治制度和傳統文化相當隔膜。在武宗朝,無論是政治制度、官員任用還是文化政策都偏離漢文化的軌道,比如中央政府的主要官員多用其潛邸之舊人或怯薛人員,而頗具漢文化修養、熟悉中原傳統王朝統治制度的(中央)官員則多受排擠。政府中漢人官僚不僅少,而且職位低,一、二儒臣所起作用甚微。而且,武宗嗜酒好色,史稱他「惟曲櫱是沉,姬嬪是好」,就是整天沉浸在酒糟和溫柔鄉之中。這樣的皇帝會尊崇孔子,並發佈加封孔子尊號的詔令,豈不是奇也怪哉!原來,始作俑者是武宗朝儒臣、翰林學士閻復。


  閻復字子靖,山東高唐(今屬山東聊城市高唐縣)人,少時曾師事名儒康曄,元世祖忽必烈時用名儒王磐薦,供奉翰林院,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翰林學士,並歷官僉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浙西道廉訪使等職。成宗時閻復曾上疏建言在京師建宣聖廟學,賜孔林灑掃二十八戶、祀田五千畝。可知閻復是對孔子和儒學感情極深的儒臣。

      大德四年(1300年)閻復拜翰林學士承旨,階正奉大夫。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閻復仍拜翰林學士承旨,進階榮祿大夫,遙授平章政事。元代的翰林院是職掌起草詔書的機構,大德九年升為正二品。閻復是翰林院最高級別的官員之一。閻復在武宗至大三年所作的《加號大成詔書碑陰記》中說:「大德丁未秋,近臣傳旨,議加至聖文宣王封號。臣復承乏翰林,獲預其議。……宜加號。奏可。璽書錫命。臣復職當具草,繼已頒示天下矣。」可知閻復是加封孔子尊號的倡議者之一,更是加封孔子制詔的起草者。

  武宗能接受閻復的倡議,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與閻復支持武宗爭奪皇位有關。武宗的即位詔書就是閻復所撰,詔書內稱武宗「世祖曾孫之嫡,裕宗正派之傳,以功以賢,宜膺大寶」,極力吹捧武宗爭奪皇位的「正當性」與「合理合法性」,可見閻復與武宗的關係比較密切,能得武宗信任。更重要的是,武宗為孔子追封尊號是為了維護蒙古對中原漢地的長久統治。

由閻復撰寫的《加封孔子制》稱:「朕纂承丕緒,敬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規,舉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遣使闕里,祀以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之義,永惟聖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馨名言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可知其借助加封孔子尊號以粉飾文教,淡化武宗朝倒行逆施的政治,籠絡漢族官僚和士人,維護其統治。「尚資神化,祚我皇元」,才是武宗加封孔子尊號的真正目的。

  武宗加封孔子尊號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借助孔子的綱常禮教,即「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處理他和皇太子也是他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的關係,讓愛育黎拔力八達遵守「君臣之義」,對他效忠。因為武宗的皇帝寶座本來是他弟弟搶來的,他憑借強大的武力逼迫他弟弟拱手讓出。

      1307年,元成宗死後,因成宗子、皇太子德壽早夭,發生皇位繼承危機。卜魯罕皇后居中用事,把持朝政,試圖擁立安西王阿難答為皇帝。被流放到河南的答己和其次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秘密回大都(今北京),依靠右丞相哈剌哈孫和漢人侍從李孟的謀略和協助,發動流血政變,一舉肅清卜魯罕皇后及其黨羽,奪得皇位。但是答己的長子海山軍功卓著,有眾多將領和蒙古諸王貴戚的支持,以強大兵力相威脅,在上都即皇帝位,是為元武宗。不久,立其弟愛育黎巴力八達為皇太子,約定兄終弟及、叔侄相承。但是,由於武宗與皇太子所受教育不同,政見也相左,矛盾衝突、政治鬥爭在所難免。武宗尊孔的目的之一正是用孔子的「君君、臣臣」綱常禮教制約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

  武宗聽從閻復們的倡議,通過詔書的形式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的尊號,對元帝國繼承尊孔崇儒的傳統無疑有其積極意義。那麼孔子在元代的地位真的因此而提高了嗎?其實不然。武宗朝政治以封爵太濫為特點,對諸王貴族濫以及中央政府的官員屢加官爵,濫封遙授。就連拱衛直都指揮使馬謀沙「角觝屢勝」,也遙授平章政事;皇太子乳母李氏還被封為壽國夫人呢。當時的儒臣張養浩批評說:「自有國以來,名器之輕,無甚今日。」武宗時期王、公之類的封贈如同兒戲,如同後世大師封號之氾濫。在這樣一個封贈氾濫的時代,孔子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尊號值幾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