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本人形美術「貴族玩物」BJD源於江戶時代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日本人形美術「貴族玩物」BJD源於江戶時代

2015年03月19日 野史逸聞 暫無評論 閱讀 374 次


 


日本「人形」製作藝人廣州交流


 


    很多去日本旅遊的遊客,都會被當地造型優美、製作精良的「人形」所吸引。作為日本傳統的民間美術,人形美術大約起源於日本的江戶時代。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以其精巧的造型、華麗的服裝和多樣的髮飾贏得人們的讚賞,成為日本人民喜愛的一種室內裝飾品,也成為別國人瞭解日本的一種重要文化符號。近日,在廣州舉辦的一次BJD自製聯合交流賽及現場點評活動上,日本創作人形學院首席教授本城光太郎以及日本芭吉克(PADICO)社長木村進等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形愛好者、製作者們進行了交流。

    製作「人形」曾經很傷眼

    如今卻可輕鬆DIY


    木村進表示,在舊時技術欠缺的情況下,人形的製作過程對工匠們視力影響很大,並且因為是燒製而使得成品易破裂不易保存。而日本是通過30年對人形製作技術的改良發展才達到今天的水平。而Ladoll石粉黏土的誕生也令一般愛好者自製人形成為可能,少了許多過去燒製陶土人形時的麻煩。

    對於本次活動重點交流的BJD人形,活動負責人sunny介紹,在國內,BJD活動關節人形(或稱SD娃)的愛好者已越來越多,但一般都是購買各個品牌的成品,而BJD的自製因其所需材料和美術技能的限制,在一兩年前尚屬使人望而卻步的事情。但隨著BJD自製工具、材料、技術的逐漸普及,自製BJD逐漸從夢想變成現實,越來越多愛好者加入到原創自製的隊伍中。

    本城光太郎表示,人形的製作強調原創性,要真實,要有自己風格。每個娃娃應該有他/她自己的靈魂和性格。現在流行的動漫風格作品當然有其價值,但假如大家全都僅僅模仿一種風格,就會失去了自製人形的靈魂。

    女孩節、男孩節

    「人形」最受歡迎


    在日本人形中,三月人形和五月人形最有代表性,產銷量也最多。每年三月「女孩節」前後,商店裡的古裝人偶備受青睞。據說這種人偶全國每年出售額達1000億日元左右。五月人形的由來則和端午節有關。在古代日本,每逢五月初五,人們都要舉行祈禱平安的節會。參加節會的朝廷官吏們,將據說能驅邪祛病的菖蒲(一種藥草)插在冠上,並飲菖蒲酒。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發音相同,久而久之,5月5日就演變成習武的節日。平安時代,這一天要舉行射箭表演。到了江戶幕府時期,家家戶戶則在門前裝飾軍旗和軍馬的標誌,以後又演變為擺設武士人形。到了現代,日本政府把五月五日定為「男孩節」,每年這一天,為了祝願男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們一般都要為一週歲的男孩購買五月人形來擺設,主要是象徵男子漢的強壯和勇敢。五月人形一般由武士盔甲、弓箭、劍、鼓和旌旗等組成,有的還有八音盒。

    BJD人形:

    可塑性高曾經只是貴族玩物


    BJD是Ball joint Doll的英文縮寫,中文就是「球體關節人形」。 BJD起源於歐洲的德國,本是貴族的玩物,後來傳入日本、韓國。BJD的可塑性很高,只要將化妝、假髮、眼珠、娃衣等稍作變動,娃娃就會有很大的改變!甚至由男變成女,因此是一種具有相當強的DIY性質的玩具。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