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災區發現「心理颱風眼」效應 | 陽光歷史

 

A-A+

汶川地震災區發現「心理颱風眼」效應

2017年03月23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57 次

受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汶川地震災區心理援助應急研究」(KKCX1-YW-05)資助,中科院心理所「受災人群的心理反應分析及干預方案」子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汶川「5.12」地震中,隨著災情嚴重程度的增加,居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反而隨之降低,即:非災區居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反而高於災區居民。相關論文於3月23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


在氣象學中,距離颱風中心直徑大約10km 的圓面積,其風力相對微弱,通常被稱為「颱風眼」。中科院心理所李紓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假「颱風眼」這一氣象名詞,形象地將其研究發現冠名為「心理颱風眼」效應(「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即:越接近高風險地點,心理越平靜。


在汶川「5.12」大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研究人員對災區(四川、甘肅)和非災區(北京、福建、湖南)的2262名居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隨著主觀判斷所在地災情嚴重程度的增加(從非受災、輕度受災、中度受災到重度受災),居民估計災區對醫生的需求量、災區對心理學工作者的需求量、災區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可能性、及需要採取的避震措施的次數均隨之減少。更有意思的是,若假設有一種藥物能治療心理創傷,沒有過敏、嘔吐等副作用,認為受災人所需劑量最多的是自認為輕度受災的居民,其次是中度受災的居民,認為受災人所需劑量最少的反而是自認為重度受災的居民。這些結果均證實了「心理颱風眼」效應。


研究者分析,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理論和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或可解釋「心理颱風眼」效應產生的原因。「5.12」大地震後,居民普遍認為,惟有獻血才足以表達對災民的關愛之情。各地民眾獻血熱情高漲,致使血庫在短短幾天內爆滿,血站不得不發出暫緩獻血的通告。此舉乃災區外居民高估「災情需求」的表現,可視為地震中首例「心理颱風眼」效應。


「心理颱風眼」效應的發現對非常規突發事件下各級部門的政策制定和應急管理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準確描述地震災害中「心理颱風眼」的表現形式和規律,將有助於相關部門因時、因地、因人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從而為選擇心理安撫時機、地點、對像以及力度等提供科學依據,對國家高效有序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提供決策參考。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