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7000年前稻米部落揭秘 | 陽光歷史

 

A-A+

[圖文]7000年前稻米部落揭秘

2015年09月26日 神奇地球-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34 次


河姆渡遺址稻穀堆積層


 



 


出土的骨耜


 



 


出土的稻穗紋陶盆


 



 


出土的木杵


 


河姆渡遺址現場 


 



 


今日河姆渡畔稻花香  


 


    第二屆(中國·余姚)國際河姆渡文化節今天開幕,開幕式上,將頒發「中國河姆渡稻作科技貢獻獎」。此時,讓我們回顧一下河姆渡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吧。

    稻穀的驚人發現

    1973年的春夏之交,寧紹平原的農民在挖土時,無意中發現了河姆渡這個70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遺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史前的東南地區,向被視為蠻荒邊陬之地,如今突然發現地下竟埋著與中原文明相媲美的古老遺址,這在中國考古史上,影響非同尋常,河姆渡遺址因此也被列為20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河姆渡遺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較大規模科學發掘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重要遺址,其意義十分深遠。它改變了過去認為中華民族遠古文化僅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觀點,進一步突破了我國原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和分佈的界限,雄辯地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有燦爛的史前文化,黃河、長江流域同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源地。

    在河姆渡遺址所有的發現中,當以人工栽培的稻穀的發現最為重要。在先後兩次考古發掘中,都在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發現了稻穀,其堆積數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是同時代遺址的考古中極為罕見的。

    不要小看這些如今已經炭化變黑的稻穀,它們還曾漂洋過海,到日本等國展出,引起了當地人們的濃厚興趣。因為據研究,日本、朝鮮等國的稻米,很可能就是從長江下遊一帶經由海上傳過去的。有人還將這一條無形的傳播路線稱為「稻米之路」。日本一位專門研究水稻起源的專家,曾給我國有關部門寫來熱情洋溢的信,說他研究水稻起源幾十年,哪知日本稻種的「根」竟源出於四明山下的河姆渡。

    親眼目睹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和穀殼堆積層,你會覺得「江南魚米之鄉」,此言不虛。

    在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的現場,可以看到遺址第四文化層的上部,除大片木構建築遺跡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了包括骨耜在內的農業生產工具和大批稻穀、穀殼、稻稈、稻葉。堆積層相互攙雜,平均厚度在40厘米至50厘米之間,也有厚達1米以上的。有的已經燒焦,有的保存完好,有的稻葉的脈絡和根須很清楚,穀殼基本上還是金黃色的,不失原來的形態,甚至連穎殼上的縱脈和纖細的稃毛仍清晰可辨。有人從稻穀堆積的厚度及面積推算,稻穀總量當在100噸左右,可充400多人一年的口糧。這一換算數字可能有所誇大,但河姆渡遺址中稻穀堆積之豐厚,數量之龐大,保存之完好,不僅堪稱中國最豐富的史前稻穀遺存,就是在世界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這些水稻遺物,從稻稈、稻葉到稻穀殼皮,剛出土時顏色鮮黃,外形完好,個別地方還出土有稻穀與莖葉連在一起的稻穗。但接觸空氣後瞬息之間馬上變為黑褐色。為了忠實地記錄出土時的形態和色澤,攝影師不得不在發掘現場耐心地等候,一俟稻穀出土,立即就把它攝下來。

    也幸虧有了彩色攝影,才使我們今天仍能對當時稻穀出土時的情形略見一斑。

    遺址中的稻穀堆積一經發現,即引起了考古學家和農學家的極大興趣,都認為是考古中的奇跡。許多農學家立即對河姆渡出土的稻穀進行了研究。

    是野生稻還是栽培稻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究竟是野生稻還是栽培稻?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差異說起。

    野生稻有3種,即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培育而來的。普通野生稻穀粒瘦小而細長,藥用、疣粒野生稻穀短圓。三種野生稻的粒重都不及栽培稻的一半。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雖已炭化,但大多保留有完整的谷粒外形,谷粒長而大,顆粒大小(千粒重約22克)已接近現代栽培稻,粒重更遠遠超過了野生稻。禾本科植物在長期人工選擇的影響下,性狀不斷發生變異,植株也由小變大,反映在花粉個體中,栽培植物的花粉個體一般要比野生植物的花粉個體大一些,雖然目前還不能在兩者之間劃出嚴格的界線,但河姆渡花粉譜中出現的禾本科植物花粉直徑一般都在30微米左右,最大的可達49.48微米,從這一情況推斷,其中大多數無疑是人工栽培的穀物一類的植物。

    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採集野生植物的果實、塊莖等活動,河姆渡文化時期依然存在,並且是先民們食物來源的一種重要補充。從北京猿人到河姆渡人,他們的採集活動無非是植物果實的採摘,塊莖的挖掘和河蚌、螺螄等水生動物的撈取等。對於稻穀一類的植物,如果是採集,也只是摘取其穗,不會連取其根、莖、葉的。河姆渡遺址地層內發現的稻穀,往往跟稻稈、稻葉等堆積在一起。另外,在遺址內還出土了不少用動物肋骨製成的骨鐮。這種連同稻稈、稻葉一起收穫的跡象,以及收穫工具骨鐮的出土,無疑是栽培稻的又一證據。

    人們會問,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既然是栽培稻,那麼,它是怎樣從野生稻變為栽培稻的呢?這肯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當時的婦女。

    在將近1萬年以前,在包括河姆渡在內的江南廣袤的原野上,沼澤地上和蘆葦雜草叢中,生長著大量的野生稻、稗子以及其他禾本科植物,它們一起雜生著,春華秋實,自生自滅。當時的人們尚不知道種植水稻,甚至還不知道它們是可以食用的。

    由於在當時的氏族內部分工中,男人們多從事狩獵、捕撈等危險性較大的勞動,而婦女們除了照顧老人、孩子外,也承擔了就近採集野果、野菜的活計。這就給了她們發現水稻可以種植的歷史機緣。

    婦女們領著孩子,經常在野外採集野果和野菜,看到鳥雀飛來啄食那些成熟的野生稻穀,受到了啟發,認識到那是一種可吃的植物,於是就大批採集回去,用石頭或木棒搗碎去殼,煮熟充飢。與此同時,還對生長在沼澤地上的野生稻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和保護,等到種子成熟了再採集。這樣代代相傳,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很有可能是某一天,從外採集回來的野生稻穀,偶爾灑落在住地附近低窪而濕潤的土地上,由於條件適宜,在陽光雨露滋潤下,到第二年就發芽、成長、抽穗,並結出穀物種子。

    婦女們經過細心觀察,認識不斷深入,有意識地在某些比較低窪濕潤的地方,播下野稻穀的成熟種子。播下的種子跟在野外一樣,也能長出稻穀來。就這樣,婦女們逐漸掌握了水稻生長的規律,還認識到人工種植水稻比去野外漫無邊際地採集野稻方便得多。於是,逐步地擴大播種面積,把住地附近的沼澤地上的蘆葦和雜草放火燒掉,開闢成水稻田,種植稻穀。

    上面的這段描述,並不完全只是憑空的想像,而是與從考古發現還原出的遠古歷史的情形基本相符的。因此可以說,婦女是原始稻作農業的發明者,她們把野生稻改造成為人工栽培稻,為人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被肯定為栽培稻後,還要確定其是秈稻還是粳稻。著名農學家、浙江大學教授遊修齡認為,我國栽培水稻很早就有秈和粳的記載與區分。秈稻和粳稻在形態、生理上有一系列可資區別的依據,如稻穀的粒形、稃毛、粒色、葉片形狀、分櫱力強弱等。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因年代久遠,許多檢測方法已不適用,只能憑稻穀的外形鑒定。

    粳稻的長寬比約在1.6至2.3之間,一般都在2以下。秈稻的長寬比約在2至3之間,一般都在2以上。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直觀的感覺有兩種,一種顆粒較小,一種顆粒較大。

    顆粒較小的一類稻穀的長寬比為2.71,顆粒較大的一類稻穀的長寬比為2.53,平均值為2.62。

    從這些簡單的測定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是典型的秈稻類型。

    另外,還可以從稻穀穎殼上稃毛的分佈規律來區分秈稻和粳稻。通常的情況是,秈稻穎殼上的稃毛分佈均勻,排列整齊,長短較一致;粳稻穎殼上的稃毛多集中在穎殼的上半部,下部稀疏,分佈不均勻,長短也不整齊。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保存完好,內外穎清晰可分,內外穎上縱脈隆起明顯,穎殼上的稃毛分佈均勻,排列較整齊,長短一致。這從又一個方面證實了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是典型的秈稻。

    由於河姆渡秈稻的出土,糾正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有粳無秈」的說法。前幾年,浙江浦江上山遺址雖然發現了1萬年左右的稻類遺存,但由於年代久遠,保存環境較差,尚未能得出相關的明確結論。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河姆渡栽培稻的發現,還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栽培稻起源問題的討論。

    就起源地來說,在以往的國際文獻中,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只是「第二中心地帶」,支持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印度不僅有普通稻,而且有很多野生稻的變種。但是,印度最早的稻穀發現於印度中西部的盧塔爾,經碳十四測定距今僅3700年,比河姆渡的稻穀要晚3000多年,這一結論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栽培稻來源於印度,他們的惟一論據是,漢語稻(Dao)和越南語稻(Gao)、泰國語稻(Kao)是同一語源。

    這種看法就更可笑,就算是同一語源,何以見得一定是從印度傳入中國?文化的交流是雙向的嘛。

    當然,更多的農學家認為中國的栽培稻發源於國內。不過,對國內栽培稻的起源地,也是意見不一。我國著名的農學家丁穎教授認為起源於華南,因為華南的野生稻有普通栽培稻的原種。另一種意見認為,起源地可能是雲貴高原,因為那裡不僅有野生稻,而且還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各種氣候條件。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雲南是我國稻穀較早的栽培地,至少也是較早的栽培地之一,因為三四千年前已經種稻而又有野生稻分佈的只有雲南一地。

    至於栽培稻起源於何時,也是眾說紛紜。

    有的學者認為起源於4700年以前;有的認為可能發軔於傳說中的「神農時代」;有的學者則認為栽培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萬年以前,即新石器時代的初期。

    在稻種問題上,爭論也還遠遠沒有止息。

    有的學者斷定最早的栽培稻是秈稻,而粳稻是由基本型的秈種分化形成的;有的卻認為中國古代只有粳稻沒有秈稻,粳稻起源於中國,秈稻起源於印度,等等。

    由於1973年河姆渡遺址的橫空出世,尤其是其中大面積栽培稻遺存的發現,使得關於水稻的起源地、起源時間和稻種等問題的討論有了新的內容並進一步引向深入。

    栽培稻是從普通野生稻演化而來的,是人工長期培植的結果。如果當時當地沒有野生稻,要人工培育出來栽培稻,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長江下遊有沒有野生稻呢?我們在古文獻上不難找到這樣的記載。

    《三國誌·吳書》有記載稱:「黃龍……三年(公元231年)由拳(今浙江省嘉興縣)野稻自生。」《宋書·符瑞志》記載:「(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吳郡嘉興、鹽官縣野生稻自生三十許種。」《新唐書·玄宗本紀》記載:「(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揚州□稻生。」再如《文獻通考·物異考》記載:「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八月,宿州符離縣郫湖穭生稻,民採食之,味如面,謂之聖米。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溫州靜光院有稻穭生石罅,九穗皆實。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二月,江陵、公安縣民獲穭生稻四百斛。」古文獻上所說的穭稻,就是今日的野生稻。上述記載,無不透露了這樣一條重要信息:在千年以前,長江下遊的蘇、浙、皖地區,野生稻還廣泛地存在著,何況更早的遠古時代。這為居住在這一帶的原始居民栽培稻穀提供了先決條件。

    據氣象學家分析,當時這一帶的氣溫比現在略高,相當於熱帶或亞熱帶的氣候類型。溫暖濕潤的氣候為稻穀的栽培創造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再一方面,根據史籍的記載,長江下遊很早已成為我國水稻種植的中心地區。如《周禮·職方氏》中就有這樣的敘述:「東南曰揚州,其谷宜稻」。「正南曰荊州,其谷宜稻」。如果沒有遠古時代栽培稻穀的基礎,要成為「中心稻區」是不可能的。

    然而,真正使人信服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現。就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之前,已有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杭州水田畈遺址;江蘇南京廟山遺址、吳縣唯亭草鞋山遺址,無錫蠡墩遺址、施墩遺址;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安徽肥東大陳墩遺址、五河壕城鎮遺址;江西修水以及雲南元謀、廣東曲江馬壩石硤遺址等不下二三十處古文化遺址,都有栽培稻穀出土,而最集中的地區是長江下遊。更重要的是,長江下遊不僅出土古稻穀的地點多而集中,而且年代久遠。據測定,距今在6000年以上的就有3處,其中河姆渡的稻穀已近7000年。

    日本的農業科學工作者,用酯酶同功酶電泳法研究亞洲各地水稻的品種分佈和演變,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西南和江南地區是水稻品種的變異中心,用現代科學的方法證明了長江下遊是我國栽培稻的起源地。

    關於栽培稻起源的另一個問題是稻種問題,也就是說栽培秈稻在先,還是栽培粳稻在先。以往的爭論中,有一種很普遍的論點是中國有粳無秈,秈稻起源於印度,粳稻起源於中國。但是,30年的考古發現給我們作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就目前所知,廣東馬壩石硤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有秈稻和粳稻(距今約5000年),上海青浦崧澤遺址中出土有秈稻(距今約6000年),江蘇吳縣唯亭草鞋山遺址出土有秈稻和粳稻(距今約6000年),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也是秈稻。從以上列舉的材料看,不僅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秈稻,而且時代遠比粳稻早。

    栽培稻的起源時間,前面已列舉了學術界的幾種主要觀點。事實上究竟如何?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年代已經上推到距今6700至6900多年,這比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穀」還要早數百年。其後還有江蘇吳縣唯亭草鞋山遺址出土的稻穀,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出土的稻穀,距今也有6000年。距今四五千年的稻穀就更多了。

    那麼,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古稻穀是不是我國最早的栽培稻呢?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古稻穀,與野生稻的區別已很大,而較接近於現代的栽培稻。更何況,它的產量已經如此之大,說明在其變異發展的歷程中已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從生產方式看,它已脫離了原始的「火耕」階段,進入了較為先進的用耒耜耕種的「耜耕」農業階段。因此,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遠不是栽培稻的最早階段,栽培稻的起源時間肯定還可以向前追溯。至於究竟上溯到什麼時候,在沒有新的考古發現之前,它還只能是個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