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絡習慣反射個人內心精神世界
讓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你是誰?——什麼讓你與眾不同,是你所擁有的東西、你穿的衣服、你開的車嗎;又是什麼組成了你的精神世界,是你作的決定、說的話、感受事物的根源嗎。而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使用因特網?
儘管這些問題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聯繫,但事實並非如此。很顯然,你所偏好的因特網內容會顯露出你的心理特徵。夜深的時候,還在因特網上玩高額賭注撲克,很可能你是一個冒險者。喜歡將自己的K歌視訊上傳網絡,很顯然你性格外向。但是,因特網使用構成——發郵件,網絡聊天,看流媒體,還是多任務模式(在多個應用程式或網頁間來回跳轉)的頻率——是否也能顯示出使用者的心理特徵嗎?這些行為本身,而非具體內容,是否同樣能夠預測使用者的心理特徵呢?最近,一個由計算機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心理學家共同組成的課題組的最新研究認為,這是可能的。事實上,他們的數據顯示,這樣的分離能夠預測出上網者心理特徵的一個重要方面:抑鬱程度。
首先,參與調查的200多位志願者接受了一個有關「近期印象深刻的事件」的調查。而志願者不知道的是,調查表中調用了抑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CES-D,常用於評價抑鬱程度的調查表)。同時,研究人員將志願者的網絡行為分為三類:「聚集」,表示聯網時從網絡中獲取或發出多少信息;「應用」,表示志願者使用網絡程序(例如:電子郵件、瀏覽網頁、下載視訊等)的廣泛性;以及「熵值」,顯示使用者發出或接受到的信息流的隨機度(本質上,反應出一個人發出或受到的基於不同內容源的信息的內容)。隨後,研究人員將量表得分與個人網絡使用習慣聯繫起來。 scale scale
同時,研究人員並不知道志願者在網路上看到的具體內容(比如,抑鬱組——瀏覽內容完全暴露了他們),僅僅知道他們如何使用因特網。所用的數據都沒有顯示使用者正在訪問哪一個確定的網站,也沒有顯示他們聊天或郵件中的具體內容,也不知道他們下載的文件類別。研究人員只知道志願者使用不同類別的網絡工具,以及他們同時使用多種資源的傾向。
最終的結果顯示,某些特定的網絡使用模式與抑鬱有關。例如,過分地P2P文件傳輸,過多的網絡郵件或聊天交流,以及經常在多個網站或者網絡資源之間快速切換,均顯示出較高的抑鬱傾向。儘管,這些行為可以預測抑鬱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瞭,但是每一個行為均與前期抑鬱調查問卷結果相符合。在不同網站之間快速切換可能反映出使用者的興趣缺失(指情感體驗的能力降低),正如人們拚命地尋找情感刺激。與此相似的是,過多的郵件或網絡聊天顯示出現實生活中可面對面交流的關係缺少,因此人們試圖與遙遠的朋友維持聯繫或是在網路上遇見新朋友。
這些數據在許多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積極的提示。抑鬱很普遍,也很危險。最近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預測美國近10%的成年人有抑鬱的臨床症狀——包括缺乏食慾、失眠、無法集中精力、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以及長期的失敗感。而其他年齡段的患者比例更高。例如,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2011年報告顯示,去年接近30%的大學生擁有「抑鬱已經影響到我的正常社會功能」的感受。
儘管抑鬱給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然而眾所周知,抑鬱很難確診。估計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抑鬱患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需要治療,因而他們並沒有接受治療。而那些已經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無論是自己自願還是在家人、朋友或是醫生的要求下接受治療——也常常羞於承認他們的症狀。任何基於自我報告的診斷——無論是自我測試量表還是醫生詢問診斷的結果,大多都受到了自我暗示的干擾。沒有人想抑鬱,因此,許多患者的答案都來源於他們希望的感受而非實際的感受。
因此,診斷患者是否抑鬱與判斷一個人是否會自殺一樣難。那些最脆弱的(真正有可能採取自殺行動的人)往往最不願意表露實情。因此,臨床心理醫生會用非自陳式診斷來測試患者的自殺傾向。例如,使用隱性調查的方式來判斷患者的自殺傾向而不讓其發覺。
也許,這個網絡使用方式與抑鬱之間關係的數據,能帶來的最大影響便是,能在專業測試前,甚至是患者自己還未發覺前,預測其抑鬱傾向。從此以後,人們可以僅僅通過追蹤一個人的網絡使用習慣,便可更有效預測抑鬱,並盡早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