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衛星圖片揭示美國大湯姆遜峽谷山洪災難成因
美國大湯姆遜峽谷山洪災難成因
據美國宇航局官網報道,2010年3月22日,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1號」衛星上的先進陸地成像儀捕捉到美國科羅拉多州大湯姆遜峽谷陡峭而貧瘠的地形。衛星圖片揭示了發生於1976年的大湯姆遜峽谷一次災難性山洪暴發的原因。
科羅拉多州北部的大湯姆遜河沿著一條陡峭、怪石嶙峋的大峽谷蜿蜒前行,從洛基山脈向東部大平原流去。美國34號公路也穿行於大峽谷之中,將拉夫蘭市和丹佛北部其他市區與洛基山國家公園主入口連接在一起。不幸的是,發生於1976年7月的一次山洪暴發將這個廣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變成了一處最嚴重的自然災難遺址。這條大峽谷就是科羅拉多州大湯姆遜峽谷。
通過這張大湯姆遜峽谷的自然色調圖片,可以看出導致這場災難性山洪暴發兩個重要自然因素,即陡峭的地形和稀疏的植被。在少部分地區,可以看到主要由花旗松和西黃松所組成的常綠森林,但是在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大峽谷的北部峭壁之上,甚至看不到植被的存在。那裡沒有任何土壤能夠吸收水份,也沒有任何植被能夠阻擋山洪的衝擊。在本圖中,朝向北方或西北方的大峽谷峭壁向北側投下了深色的陰影,這都證明了當地地形的陡峭程度。
導致此次山洪暴發的另外兩個因素在本圖中並不可見。第一個就是當時相當異常的雷暴天氣。山洪暴發當天晚上6時30分至10時30之間,數小時內的降雨量幾乎相當於當地全年的平均降雨總量。位於大峽谷入口處的測量站記錄的數據顯示,當時山洪的流量峰值達到每秒883立方米,是此前洪水流量的四倍還要多。這次山洪暴發之所以被稱之為災難,主要是因為出現了重大人員傷亡。當時正值科羅拉多州為慶祝成立一百週年而放假三天,因此峽谷中聚集了大批的遊客。
目擊證人稱,20英尺(約合6米)深的山洪幾乎是突然襲來,所到之處均被席捲一空,樹木、石塊、汽車和房屋都被衝垮或沖走。數百人被迫緊急撤離,但仍有144人不幸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