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昆蟲距離最遠的遷徙:蜻蜓從印度跨海飛往非洲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昆蟲距離最遠的遷徙:蜻蜓從印度跨海飛往非洲

2016年04月28日 奇趣動物-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339 次

昆蟲距離最遠的遷徙:蜻蜓從印度跨海飛往非洲
 
上百萬隻蜻蜓從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飛行數千公里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馬爾地夫生物學家查爾斯·安德森稱發現每年,上百萬隻蜻蜓從印度南部到非洲跨海飛行數千公里。這是昆蟲遷徙最遠的距離。


  距離最遠的遷徙


  如能他的結論得到證實的話,這些蜻蜓可能是人們最早知道的跨越寬曠海域遷徙的昆蟲。這讓以長距離遷徙著稱的帝王蝴蝶也相形見絀,後者只能飛行半個美洲。該研究發表於《熱帶生態學雜誌》上。


  每年有數百萬隻蜻蜓會飛到馬爾地夫島,這件事在馬爾地夫當地很有名。經常與馬爾地夫海洋研究中心等組織合作勘測馬爾地夫島周圍海底生物的獨立生物學家安德森說:「但是,我問過,沒有人知道它們來自哪裡。」


  它們的出現極其罕見,因為構成馬爾地夫群島的1200個島位於距離南印度大陸500米到1000米的地方,島上到處都是珊瑚礁,幾乎沒有表層淡水,而蜻蜓需要依靠表層淡水完成它們的生命週期。安德森1983年第一次到達馬爾地夫後就看到了這些蜻蜓。從1996年他開始每年詳細記錄,現在開始收集當地人在馬爾地夫、印度和海上船隻等其他位置觀察到的資料。


  把這些觀察資料和在印度南部出現的蜻蜓的資料比較之後,安德森發現了一個明顯的從北到南的連續到達日期,蜻蜓最先到達印度南部,然後到達馬爾地夫首度馬累,接下來到達更南邊的環礁。每年,蜻蜓於10月4日到23日第一次出現在馬累,平均到達日期為10月21日。11月和12月蜻蜓最多,然後再次消失。這些昆蟲的到達一波接一波,每次只持續幾天。被記錄出現在島上的蜻蜓98%是薄翅蜻蜓,但是,烏點晏蜓、Vagrant emperors、夜遊蜻蜓和侏儒蜻蜓也出現過。接下來,4月到6月之間蜻蜓再次出現。


  長途大跋涉


  安德森稱,蜻蜓顯然是從印度跨越開闊海域遷徙到馬爾地夫。他說:「這真的令人驚訝,跨越海洋飛行600到800公里。」它們是如何做到的令人費解,因為至少10月它們似乎是逆風飛行。但是,10月進入11月、12月,叫做「熱帶輻合帶」的天氣系統南移越過馬爾地夫。


  熱帶輻合帶之前,風向朝著印度,但是風是經過熱帶輻合帶上方和下方從印度刮過,因此,它似乎是蜻蜓借助1000米高處的風到達馬爾地夫。但這並非這些動物史詩般冒險經歷的尾聲。安德森問:「馬爾地夫沒有蜻蜓所需要的淡水,它們來這裡幹什麼?我還認為,它們越過西印度洋一直飛到非洲西部。」


  安德森還收集了大量旁證來支持他的這一說法。11月,開始大量蜻蜓還出現在塞舌爾北部,這裡距離印度2700公里,然後12月出現在塞舌爾的亞達伯拉,距離印度3800公里。熱帶輻合帶天氣系統的緩慢南移,之後,從印度到東非的風刮過。大量薄翅蜻蜓穿行非洲東南部也很有名。在烏干達,它們每年出現兩次,3月或4月出現一次,9月再出現一次,12月和1月出現在更南的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


  紀錄的創造者


  這顯示,蜻蜓利用移動的天氣系統和季風雨完成從印度南部到非洲東部和南部的史詩遷徙,然後可能再返回,往返路程為14000公里到18000公里。安德森說:「這些蜻蜓是臨時雨水坑中的蜻蜓,因此,它追隨雨天,借助印度接連不斷的季風雨,東非短暫的雨天,非州南部夏日雨天,東非長長的雨季,然後回到印度尋找下一個季風雨。這類大規模遷徙至今不被人注意似乎是不尋常的。但是,這恰恰說明我們對自然界依舊所知甚少。」


  帝王蝴蝶經常被稱為遷徙最長距離的昆蟲,它們每年從墨西哥遷徙到加拿大南部飛行大約7000公里。完成這一旅程平均需要4代蝴蝶。安德森相信,這些蜻蜓以其他小昆蟲為食,借助風力飛過大洋。它們每年也需要4代才能完成這一往返旅程。他稱,眾多以昆蟲為食的鳥類如布谷鳥、鷗夜鶯、獵鷹和食蜂鳥的遷徙路線跟隨著蜻蜓從印度南部到非洲。這說明在鳥兒以這些遷徙的蜻蜓為食。他說:「它們同時飛行,而且飛行高度與蜻蜓相同。以前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所有這些鳥都是中等大小,它們吃蜻蜓大小的昆蟲。」


  安德森說:「之前有記錄顯示大量薄翅蜻蜓飛出大海和在海上飛行。但是,人們一直以為這些蜻蜓是飛蛾撲火。這說明我們的想像力缺乏根據,薄翅蜻蜓有著非凡的飛行能力。」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