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秘:毛澤東危險時刻曾親自持槍向敵衝鋒
「那個時候,當訓練尖子光榮啊!」當年,濟南軍區某部戰士宋世哲,40秒內射出40發子彈,命中40塊鋼靶,其間還4次壓彈。觀看比武的毛澤東主席高興地說:「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於是,就有了毛澤東舉槍瞄準的經典一瞬。
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戰爭史幾乎就是這個時期中國歷史的全部。從本世紀初年一直到1949年,戰爭就從來沒有在中國大陸上停息過,不僅沒有停息,而且越打越大,直到國共決戰,幾百萬士兵吶喊拚殺的大戰席捲神州大地。
世界史上罕見的漫長戰爭必然孕育出豐碩的軍事思想。豐厚的戰爭泥土上早已生長出豐碩的兵學理論。毛澤東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軍事思想就是在這片泥土和本世紀的戰爭風雲中誕生的。
先說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個外國記者聽到的傳說。說是「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回到南京,他的朋友部下紛紛前來祝賀他僥倖脫險,此刻,蔣卻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如果我因為生病,或因為別的什麼不幸而下野的話,你們猜我會提名由誰來接任我煛庇謔牽這些人就都裝模作樣地猜起來。有人猜是程潛,有人猜是汪精衛,有人猜是孔祥熙。但蔣介石都搖頭說不是。望著這些呆頭呆腦的部下,蔣介石一語挑明:「作為我的繼承人,我自己要選擇——白崇禧將軍!」這多少令蔣身邊的人感到驚訝,因為白崇禧是桂系軍閥,是蔣在軍閥混戰中強有力的對手。但更令在座的人目瞪口呆的還是下面的話。蔣介石頓一下,說出一句語驚四座的話:「第二人選,我要提毛澤東!」
這個傳說的寓意很清楚,就是蔣介石不得不佩服毛澤東這個與他較量了10年的對手的能量,他曾發誓用20萬元買毛澤東的頭。當然,這裡最主要說的是兩人作為蔣的對手的軍事才能,因為,無論是「小諸葛」白崇禧,還是一介書生毛澤東,都曾在戰場上讓蔣介石鎩羽而歸。
這個傳說是否真實是有疑問的,但第二個傳說卻是有案可查的。60年代初期,世界頭號強國,也是中國當時的主要敵人美國,其總統卻在認真研究毛澤東的軍事著作。就在1965年1月毛澤東與斯諾的談話中,毛澤東說:「美國總統甘迺迪為對付亞非拉的新興力量,提出了特種戰爭、局部戰爭。有消息說,他也看我的軍事文章,這可能是真的。」這個消息來自何處,不得而知。但這年7月,程思遠在陪同歸國的原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去見毛澤東時也曾向毛提起,美國總統甘迺迪生前,在他的辦公桌上就擺著一部《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軍事家和戰略家是連他國內和國外的對手也不否認了。
我沒有想到打仗
如果將毛澤東比之於像秦始皇那樣的「千古一帝」,恐怕是不合適和不恰當的。但就毛澤東在軍事上對人類的貢獻而言,他決不比古今中外的任何軍事家遜色,說他在軍事上是「千古一人」恐怕不算溢美之辭。其智慧、謀略、膽略、氣魄都是超乎常人的。我們很難設想,三湘四水是如何孕育出這個偉大的軍事家的。正因為他的偉大,對他在人類軍事史上的貢獻和在軍事理論上的成就的評價或許還要待多少年後才能看得更清晰。
湘人歷來有尚武精神,自曾國藩的湘軍「剿滅」了起自廣西的「長毛」焰平軍犞後,「無湘不成軍」的民諺便不脛而走,傳遍了全國。
但在30歲之前,毛澤東根本沒有想到打仗,沒有想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華會在打仗中度過,沒有想到他會成為一名叱吒風雲的戰爭大師。
1965年3月,他在會見敘利亞客人時坦率地說:「像我這樣一個人,從前並不會打仗,甚至連想也沒想到過要打仗,可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強迫我拿起武器。」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最大的志願是當一名教師,其次是記者。1921年初,毛澤東在新民學會討論「會員個人生活方法」時說:「我可願做的工作:一教書,一新聞記者,將來多半要賴這兩項工作的月薪來生活。」
這個志願對其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他成為一名職業革命家和黨的領袖後,還曾多次談到自己當教師的志願。即使到了晚年,他仍念念不忘自己曾短期從事的教員生涯。
辛亥革命發生後,毛澤東也像許多熱血青年一樣,投身革命軍,但時間很短,只有半年。他所在的部隊是第二十五混成協第五十標第一營左隊。他在30年代向斯諾回憶時說,當時他不喜歡學生軍,認為它的基礎太複雜了,「我決定參加正規軍,為完成革命盡力。」「我的軍餉是每月7元——不過,這比我現在在紅軍所得的要多了。」孫中山和袁世凱達成協議,南北統一後,「我以為革命已經結束,便退出軍隊,決定回到我的本行上去。我一共當了半年兵。」關於這半年士兵生活對他的影響,他在後來提及說:辛亥革命的時候背過幾天煵角梗閘什麼立正、稍息,托四把槍還相當可以。不是吹牛皮,單個教練、排教練、連教練、營的野外演習也搞過。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只提了半年七斤半煵角梗牭母吒鱟憂嗄輳竟然在多年後成了一位叱吒風雲的軍事統帥。
一位不願拿槍的軍事家
毛澤東從本質上說是書生,是知識分子。他一生與書作伴,在書海中遊泳,戰時行軍,在馬背上吟誦,在擔架上看書,直到暮年,猶在床頭堆滿了書。但是,他卻用槍桿子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毛澤東會打仗,卻很少拿槍;雖然他提出過著名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論斷,並為此被人封為「槍桿子主義」,但他卻不喜歡弄槍,非到萬不得已不拿槍。
老將軍蕭克說他僅看到過毛澤東掛過一回槍,那是在井岡山的時候,傳說他被開除了黨籍,不能當前委書記了,便改當師長。在紅四軍成立大會上,毛澤東掛著駁殼槍。他詼諧地說:「身背盒子槍,師長見軍長。」
當然毛澤東也並非僅拿過一回槍,在危險的時候他還曾親自持槍衝鋒陷陣。1929年初,紅四軍向贛南閩西進軍,被國民黨軍劉士毅部窮追不捨,紅軍遠離根據地在白區作戰接連失利,險象環生,瀕臨絕境。在大柏地,紅軍下決心與追敵決戰,大年初一,紅軍在大柏地設伏,敵劉士毅部兩個團進入紅軍布下的「口袋」後,紅軍各部拼全力向敵猛攻。軍長朱德帶隊衝在前頭。平時很少摸槍的毛澤東,在這關頭也提槍親率警衛排向敵人衝鋒,身邊的警衛排長受傷了,他仍奮不顧身地向前衝。朱毛深知,紅四軍生死存亡,在此一舉。鏖戰到第二天下午,終將敵兩個團大部殲滅,扭轉了紅四軍的被動局面。陳毅稱這一仗「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幾年後,被削了軍權的毛澤東戰地重遊,不禁感慨系之,寫下了「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的豪邁詩句,可見他對這次作戰印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