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三國趙雲究竟該戴什麼頭盔?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三國趙雲究竟該戴什麼頭盔?

2016年12月09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461 次


在電影《見龍卸甲》中,趙雲戴的頭盔被認為與真實狀況差異太大而引起了爭議。



宋人《武經七書》中記錄一種頭盔與《見龍卸甲》中趙雲所戴的很相似。



劉永華複製的魏晉軍人戎裝圖。

劉德華主演的歷史大片《見龍卸甲》上映之後,遭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網友表示片中趙雲的盔甲造型太像日本武士了。其實,不只是趙雲,曹兵的盔甲造型也很有日本味。更有甚者,有網友指出這身行頭不但像日本武士,還像二戰期間英軍士兵,或者現代的消防員。


影片挑刺:誤用宋代圓盔、日本「鹿角」


電影《見龍卸甲》中趙雲的行頭廣受爭議。三國時候的名將是否穿戴過類似的東西呢?劉永華表示,現在能找到的三國時代的戎裝資料很少,所以國內以三國時代為背景的影視劇作品中,比較好的通常參照漢代的盔甲,而一些製作比較粗糙的作品,多半參照後世盔甲。


在電影中,趙雲的頭盔是一個帶帽簷的小圓盔。在歷史上,這樣的頭盔主要出現在宋代。而在趙雲頭盔正中位置上的裝飾物,看起來很像日本古代頭盔立物中「鹿角」的縮水版本。不過,其實類似的東西在中國古代頭盔中並不是沒有先例的。如果把它看成頭盔正中突出的裝飾物,那麼這種裝飾物早在唐代就出現了。


至於電影中趙雲穿著的鎧甲,則很難說更像是哪個朝代的。劉東鋒認為,到三國時代,中國的盔甲製作工藝水平已經很高,鎧甲基本上都應該是用小的金屬甲片連綴成的。這樣的鎧甲不但能防身體,還有肩甲和腿甲,基本上和日本的掛甲相似。除了鎧甲本身,三國時期的全套鎧甲還應該有三個重要物件,一是護心鏡,另外一個是披風,此外還有象徵官階的綬帶。頭盔則應該是鐵盔,上有貂纓裝飾。


影片中的鎧甲,看起來如同由整塊鐵板鍛造成的「板甲」。事實上,不但在三國時代,縱觀中國的冷兵器時代,這種板甲都很罕見。這樣的板甲實際上是典型的歐洲式鎧甲,它們被設計成這個樣子,初衷是防禦長槍。隨後,這樣的板甲被不斷加厚,以便能防禦在戰場上威力漸漸顯現的火器。日本戰國後期,這樣的鎧甲開始在日本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盔甲的「南蠻具足」風格。


從出土實物以及古代圖像資料上可以知道,漢代將軍或者士兵穿著的鎧甲是鐵甲,它們就像馬甲一樣直接掛在身上,缺乏層次感。可能《見龍卸甲》的導演覺得這樣的鎧甲看起來不夠威武,視覺效果也不好。所以電影裡趙雲的鎧甲揉進了一些日本「具足」鎧甲的樣子,看起來像是用竹子和鐵皮製作而成的。


失落根源:重文輕武削弱盔甲文化


事實上大部分直接表現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中國影視劇作品都曾經受到過類似的指責。影片《天地英雄》也曾經因為頭盔的式樣受到批評。


這些作品中的中國古代盔甲,要麼讓觀眾「視而不見」,要麼引起諸多爭議。相比其他國家的類似作品,比如《天與地》中的日本盔甲,或者《天國王朝》中的歐洲盔甲,我們不得不歎息一句,中國古代盔甲的面目實在是太模糊了,一般人很難在腦中喚起它的鮮明形象。那麼,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劉永華指出,儘管中日兩國的盔甲同出一源,但日本的盔甲對當今世界文化影響很大,而中國盔甲的影響就小得多。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日本對盔甲的保護很好,而在古代中國,對盔甲的保護就相對較差了。


這和中國在宋代之後重文輕武的文化有很大關係。翻閱宋、明等朝代的歷史不難發現,當時都是由文官掌管軍權,武將只負責執行。在這種「尚文」的大氣候下,職業軍人們很難形成獨特的家族榮譽感,也很難出現由家族傳承的盔甲文化。


目前,古代中國盔甲的傳世之作都是明以後的作品,此前的資料全部源於出土品。同時,即使是這些明以後的盔甲,國內的收藏家們也少有問津。這就導致了這樣一個情況,人們對真正盔甲的認識,大都留於明清的布面盔甲。然而,由於那個時代火器已較普及,所以傳統的盔甲文化已經衰落了。


對於一般觀眾來說,印象中的中國盔甲形象大都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傳統戲曲中的行頭,一個是早期的連環畫。戲曲中盔甲形象的來源是明清的布面盔甲。而連環畫中的盔甲形狀又多是取材於戲曲。實際上,中國明代之前的盔甲非常豐富,如果能夠照實做出來的話非常有衝擊力。即使是明清的盔甲,也和中國影視劇中表現得不同,那時的布面甲都在裡面縫鐵甲片,所以裡硬外軟,因此,此種盔甲在穿著後的質感也更硬朗一些。


中國盔甲「面目模糊」還跟中國歷史上陸陸續續的傳統中斷有關。劉東鋒說,直到宋朝,中國的盔甲一直是延續發展的,而在元以後,隨著不斷的改朝換代,隨著文化與武備連續受到各種因素的約束,多重擠壓作用使歷史的遺存逐漸消失殆盡。


設計要領「功能美」才是至高境界


那麼,中國影視劇中的盔甲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劉永華既是中國古代盔甲史的研究權威,又是一位舞台美術專家。他對中國影視作品中盔甲設計的看法很有參考價值。劉永華表示,他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一部讓自己滿意的國內古裝戰爭題材影視劇。因為缺乏古代中國盔甲的資料,國內那些比較有追求的美工設計師往往會出於審美的目的,在進行盔甲設計時拉進各種日本元素。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日本的盔甲源於中國」,不過,這些設計師拿到的元素卻常常是日本盔甲製造者的獨創式樣。這種「唯美觀論」的雜糅做法,最終讓設計出的盔甲毫無質感,沒有視覺衝擊力。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方法只有一個:讓中國盔甲恢復戰場實用的本來面目。只有設計師真正理解古代盔甲的結構和功能,才能製作出來具有視覺美感的古代盔甲。事實上,軍用產品最重要的美感就是「功能美」。這就好比悍馬車,它並沒有刻意造型,但是卻很有美感,就是因為它符合戰場使用的實際需要。


中國古代的盔甲豐富多彩,有些製作工藝很有特點。比如古代中國的很多鎧甲都是把硬質材料的甲片像布一樣編織起來的,這和歐洲中世紀的一件式硬板甲完全不同。劉永華曾經為天津的一處人造人文景觀製作過盔甲,發現那個為影視劇製作服裝的工廠只能製作戲服一樣的布面甲。於是,他組織工人按古代工藝製作了幾件盔甲,當時做起來很吃力,但最後呈現的效果卻非常好。


相比起來,西方電影在這方面做得要好得多。劉永華很推崇《聖女貞德》這部電影。他說影片中的盔甲質感突出,感覺很真實,尤其是這些盔甲在被武器砍砸穿透時呈現的效果,更令人感到震撼,「什麼時候中國電影能做出這個效果就好了。」


相關八卦:


《史記》上說帝杼是「作甲者也」(《夏本紀》)。杼是夏代第七代君,因此甲似乎在夏代前期(約公元前19世紀前後)就已經有了。而《管子·地數篇》則說甲是蚩尤發明的。


在秦始皇兵馬俑中,全部兵俑中穿袍而無鎧甲的佔有三分之二,實際軍中此比例應當更高,說明在秦朝鎧甲還是一種比較稀有的裝備。


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所謂「明光甲」,在這種甲的前胸後背都有兩塊突出的圓鏡,從前面看就像胸罩似的,圓鏡磨得很亮,在格鬥中可以耀人二目。


唐人曾用紙做甲。《新唐書·徐商傳劉德華主演的歷史大片《見龍卸甲》上映之後,遭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網友表示片中趙雲的盔甲造型太像日本武士了。其實,不只是趙雲,曹兵的盔甲造型也很有日本味。更有甚者,有網友指出這身行頭不但像日本武士,還像二戰期間英軍士兵,或者現代的消防員。


帶著這個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的劉永華教授以及劉東鋒先生。劉永華教授曾經寫作過專著《中國古代軍戎服飾》;而劉東鋒是《兵器知識》的撰稿人,他對日本古代盔甲和武器有很深的認識。現在讓我們和專家一起探索中國盔甲、日本盔甲、西方盔甲和現代防具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以及藏在堅盔硬甲之下有趣的歷史片段。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