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究竟何事引發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 陽光歷史

 

A-A+

[圖文]究竟何事引發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2016年08月24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90 次




描繪清軍處死克林德場面的漫畫


1901年,清朝戰敗,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親王載灃(光緒之弟、溥儀之父)赴德國,就克林德公使被殺一事向德國皇帝道歉,並在克林德被殺地點——北京崇文門大街(今東單北大街)西總布胡同西口,建一座碑坊。1901年9月4日,專使醇親王載灃赴德國,代表光緒皇帝向德國皇帝道歉,並在東單牌樓建「克林德牌坊」。這是一塊讓中國人覺得恥辱的牌坊,1918年11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北京市民將牌坊拆除,遷至中央公園,即後來的中山公園,改為「公理戰勝」牌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1952年,北京政府又將該牌坊改為「保衛和平」牌坊。


克林德被殺究竟是怎麼回事?曾經的「克林德牌坊」因何而建?又是誰出了要建這樣一座牌坊的主意?


克林德事件:誤殺?謀殺?


事情發生在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同翻譯柯士達分坐兩頂禮轎,從東交民巷使館區前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走到東單北大街的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內的西總布胡同西口處時,與正在此巡邏的清軍神機營發生衝突,展開了槍戰,當時領隊隊長叫恩海。克林德當場死亡,柯士達受傷。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清政府在列強的逼迫下,恭親王奕訢等於1860年12月上奏善後事宜六條,首請設立,1861年1月12日,咸豐准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作為一個臨時機構,以解決「外國事務,頭緒紛繁,若不悉心經理,專一其事,必致辦理延緩,未能悉協機宜」的問題。


克林德坐轎去總理衙門,為的是清政府總理衙門照會各國駐華使節「限二十四點鐘內各國一切人等均需離京」的事。


克林德被殺後,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恩海還混跡北京沒有逃走,後輾轉被緝獲,原以為此事也就此作罷,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01年,德國統軍元帥瓦德西的筆記裡,有一段記載:「刺死克林德之兇手,現已執行死刑。自數月以來,此不幸之人,即常自請早日執行,至於執行死刑之地,繫在克林德被刺之處;換言之,繫在極繁盛之街上(即東單牌樓)……就在他的腦袋搬家之前,人們聽見他詛咒:愚蠢的王爺」。


瓦德西筆下「愚蠢的王爺」指的是端郡王載漪,美國記者莫裡森曾在《泰晤士報》上報道過這樣的內容:「太后和端郡王……籌劃了一次集體屠殺,根據這一計畫,所有外國公使在那天早晨都將大難臨頭。」


莫裡森當時對克林德的翻譯柯士達進行過採訪,柯士達在採訪中說:「誰射殺了公使,他的同伴是些什麼人,這都是沒有疑問的。他們不是義和團,而是清兵,都穿著軍服。他們無疑是事先在捕房附近埋伏好的。唯有九門提督崇禮方能下此命令……此外,還有一個情況可以佐證公使是被政府軍謀殺的:沒有人向轎夫和馬伕開槍。假如是義和團,他們一般都會以同樣的仇恨襲擊為洋人服務的中國人。」


克林德是被誤殺?還是謀殺?說法種種,國外媒體甚至推算主謀就是慈禧,有人叫囂要拿慈禧來抵命。當時,有三種說法,柯士達的說法是:這像是一場設計好的謀殺。另一種說法則是,克林德是被誤殺了。第三種說法,由於政治目的及對克林德個人的仇恨,公使的人向端郡王告密,克林德要獨自一人去總理衙門,建議殺了他。1900年6月14日,克林德曾下令槍殺過義和團團民約二十人。清政府總理衙門對各國駐華使節「限二十四點鐘內各國一切人等均需離京」的照會是完全符合當時國際法的相關規定的。對克林德這種已身背二十條人命的人,更是有充分理由將其驅逐出境。說是謀殺似乎沒有太多的道理。


總之,克林德的死,清政府如同捅了馬蜂窩一樣,被逼到了角落裡。


名妓賽金花建議建牌坊


後來醇親王載灃不是赴德國代表光緒皇帝道歉了嗎?為何又還要建牌坊。原來清廷當時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便死馬當活馬醫,把北京著名交際花賽金花也派上用場了,當時賽金花深受八國聯軍瓦德西寵幸,有機會跟各國公使往來。賽金花認為立貞節牌坊是對女人最大的肯定,於是她建議德國向滿廷提出建一座牌坊,以表示歉意。


於是,這座讓中國人沒面子的牌坊就真的建了起來,把當時的清政府弄得焦頭爛額,既立碑,又賠款,還派了以醇親王載灃為頭等欽差大臣的龐大代表團,前往德國謝罪。1918年,一次大戰結束,德國戰敗,才把這口惡氣給出了,「克林德牌坊」被改成了「公理戰勝牌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