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本人對華情感30年變遷史
2008年5月,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青年代表團與日本青年歡聚一堂。圖為中國舞蹈藝術家邰麗華(前左二)和日本青年在東京合影。本報記者 孫巍/攝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郭一娜發自東京
觀察日本國民「對華親近感」的30年變化曲線,就會發現,這30年來,曲折遠遠多於平穩,而且還時常劇烈變動。今年12月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人對華親近感為31.8%,比去年下降了2.2%,為30年來最低。在如何看待中日關係上,不認為中日關係良好的為71.9%,和去年比增加了3.9%。為30年來最高。
縱觀30年來的日本人對華意識變遷,並結合中日兩國在這些年來的社會經濟背景綜合分析的話,或許我們能看清中日關係的問題根源。
「毒餃子」左右對華好感?
從今年1月初以來,「中國冷凍餃子」就一直成為日本百姓生活中的關鍵詞。尤其是在主婦群體中,因餃子事件引發的中國食品恐慌症在不斷蔓延。這也直接影響了今年對華親近感的調查結果。橫峰女士說:「如果今年沒有餃子問題的話,我覺得對華親近感至少也有50%到60%左右。」
橫峰女士的話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在這次被調查的1800人中,有54%為女性。在「你認為哪個經濟因素對外交關係影響最大」的問題中,有52.7%的人選擇了「確保食品供應」。目前,日本的食品自給率僅為40%,進口食品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所以,今年的「餃子事件」可以說成了日本社會的關注焦點。
1980年,中日「最親」
日本老人片倉告訴本報記者,70年代末,他和朋友從廣州到北京,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那時的中國還很窮,經濟不發達。」親自去中國,讓很多日本人看到了中日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也讓他們對中國多了一份親近感,「因為當時中國的現狀和日本戰後初期的狀況很像」。
「歷史問題」令好感度劇降
日本人對華親近感出現的第一次大幅下降出現在1982年前後,此時對華親近感從78.6%下降到68.3%,降幅超10%。當時這一結果主要是受到教科書事件和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影響。
1982年日本媒體報道,文部省在進行教科書檢定中,將日本「侵略」華北更改為「進出」華北。這一事件迅速被中國媒體轉載,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雖然這一問題以中曾根內閣承認「侵略史實」收場,但是此後日方閣僚對歷史問題的不當言論,不斷刺傷著中國民眾的感情。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相在戰敗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更加劇了中國國內民眾對日的不滿情緒。當年爆發的學生反日遊行經日本媒體報道後,又反過來影響了日本民眾的對華感情。
當然,經濟因素也不容忽視。日本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了泡沫經濟崩潰期,也就是所謂的「失去的10年」。而此時,中國經濟正與日本相反,處於急速增長期,經濟增長率一度達到14%左右。1994年,日本對華貿易首次出現赤字。經濟上喪失優越感,也間接導致日本民眾對華感情發生了微妙變化。
進入21世紀後,中日關係局勢越發複雜。在日本民眾中,對華抱有親近感的人也開始持續減少。除去2008年,最低點出現在2005年,導火索為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意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媒體推波助瀾
「一些政治人物的不當言行刺激了中國民眾的對日感情。但是當中國民眾尤其是大學生們表達不滿時,又讓日本民眾誤解為矛頭指向了日本所有普通百姓。並且一部分民眾很容易就受到日本部分右翼媒體的誤導,認為中方的抗議是在干涉日本內政。所以這也影響了對華親近度調查的結果。」一位日本專家對本報記者分析說。
「親近感」一詞很感性
「對中國親近感?我沒有。因為我沒親自去過中國。我覺得這個設問本身就有問題。中日在地理、文化上這麼接近,就像一家人一樣。對家人根本談不上有沒有親近感。正因為像家人,才更能看清對方身上的缺點和問題。正因為像家人,即使有再多問題,也必須努力克服,好好相處。」大學教授平林對本報記者說。
的確如平林所說,「親近感」是一個很感性的詞彙。在日本人的對華感情中,「親近感」一詞被賦予了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方面複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