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國共關係變遷史中的黃埔軍校
■希望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是民主革命時期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代青年之共同目標
主持人: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正》劇),清晰地展示了民主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從黃埔軍校的建立到共同抗日再到走向決戰的歷史。那麼,能否結合電視劇中的一些情節,具體談談民主革命時期國共關係變遷史中的黃埔?
秦立海:《正》劇通過湘籍兩個楊氏親兄弟在國共兩個陣營中所走過的不同人生道路,折射出近代中國所面臨的不同歷史命運的抉擇。在近代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是最具影響力的兩大政黨,在近代中國的歷史大潮中面對共同的歷史使命,曾有過兩次密切的合作,但由於兩黨的性質和綱領不同,最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而導致了不同的歷史命運。
孫果達:《正》劇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真實的影子。比如,楊立青身上就有陳賡等人的影子,瞿恩身上就有瞿秋白、惲代英和周恩來等人的影子。其實無論瞿恩、瞿霞,還是楊立青、楊立仁,都是那個時代革命青年的縮影。《正》劇給我們帶來的思考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為什麼要革命?是不是因為他們太窮?不是,實際上他們大多家庭殷實得很。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豁出命去革命?因為他們都想使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還有一個問題是,民主革命時期國共兩黨為什麼能合作,使得國共兩黨中的不少人成為了黃埔軍校的「同窗」?那就是想聯手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於水火。我們只要看看國共兩黨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就明白了。他們的家庭大多殷實,本人又是見多識廣、才華橫溢。如果不是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目標,又何必把腦袋提在手裡九死一生呢?!從這一意義來說,國共兩黨當時確實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為了「打倒列強,除軍閥」,國共兩黨合作創辦了黃埔軍校,為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力量
主持人:《正》劇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幾個主人公都與黃埔有著密切的關係,似乎黃埔軍校就是上世紀20年代初那些革命青年嚮往的聖地。那麼,歷史情況又如何?
秦立海:1924年國共兩黨開始了第一次合作,採取了「黨內合作」的方式,即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當時,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曾形容說:「中國共產黨好像機關車,國民黨好像貨車,中國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好像人車貨車套上機關車」,發揮了革命「火車頭」的重要作用。為了「打倒列強,除軍閥」,國共兩黨合作創辦了黃埔軍校,為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力量,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
王曉華: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蘇俄的幫助下,以「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基礎,以國共合作為平台而創建的一個新型的軍事學校。他們是由一批站在時代最前沿的國民黨和共產黨中的頂尖人物合力整合而成的。
首先,軍校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可謂時代先鋒,風雲際會。國民黨方面:黃埔軍校校總理是孫中山,蔣介石是校長,廖仲愷是黨代表,何應欽是總教官,戴季陶、邵元沖、邵力子曾為政治部主任,張治中是入伍生團長,陳立夫是校長秘書,鄧演達、方鼎英是教育長,汪精衛、胡漢民、周佛海等為政治教官。共產黨方面: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張申府是政治部副主任,葉劍英是教練部副主任,聶榮臻是政治部秘書,政治教官有惲代英、蕭楚女、包惠僧、高語罕、張秋人、於樹德、陳毅(武漢分校)等。
其次,黃埔頭幾期學生都是有志青年。1924年國民黨一大結束後,代表們回各自省份招生,國共領導人設點幫助軍校招生,例如,何叔衡在長沙辦理第一期秘密招生,毛澤東負責從各地轉到上海的招生工作;於右任介紹陝西學生入校。黃埔生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革命青年,他們當中的翹楚,後來不是成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就是成為共產黨的開國將帥,可謂將星熠熠,星空璀璨。從1924年6月第一期開學,到1928年3月,易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共開辦6期,黃埔將星多出於此。
其三,國共師生都是有主義、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國共師生滿懷理想,為各自的理想走到大革命的同一戰壕裡,為愛國而學習本領,為主義而獻身奮鬥。這一點頗像劇中的瞿恩、楊立青和楊立仁、楚材等人,一根筋走到底。
■「中山艦事件」是蔣介石右轉的一個標誌,其反革命行為令一些黃埔學生無所適從
主持人:《正》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黃埔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學生穆震方加入「青年軍人聯合會」,國民黨學生湯沐雨參加「孫文主義學會」,因為政治信仰不同,兩人越鬧越厲害,在食堂裡打起來,最後發展到動槍事件。那麼,歷史上是否有類似的事情?這是否也說明黃埔學生中也存在明顯的派別傾向?
王曉華:真實的情況是,在黃埔軍校中以蔣先雲、周逸群、許繼慎為代表的共產黨學生成立的「青年軍人聯合會」,是得到蔣介石同意的。蔣先雲等公開發行《嚮導》等宣傳共產主義的刊物;但蔣介石又指使國民黨學生賀衷寒、潘佑強、楊引之等人成立「孫文主義學會」,惹是生非,尋釁肇禍。雙方勢同水火,後來發展到見面就罵,一次在廣州中山大學校園裡,潘佑強、楊引之與「青年軍人聯合會」負責人大打出手。兩派學生發展到真有一個右派學生動了槍,此人被蔣介石關了禁閉。
黃埔師生都是有信仰的。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合作基礎是三民主義,因此,共產黨學生也遵循三民主義。第一期有學生說信仰無政府主義,蔣介石說本校是三民主義學校,怎麼能允許你信仰無政府主義呢?後來就讓那個學生退學了。
1925年3月20日,蔣介石發動了「中山艦事件」。起因是蔣介石造謠說中山艦要炮轟黃埔軍校,共產黨要趕走蔣介石等。於是他下令逮捕了中山艦艦長李之龍,大抓共產黨員,軟禁蘇聯顧問,逼走汪精衛。事後,蔣介石令周恩來和共產黨員退出第一軍和黃埔軍校。「中山艦事件」是蔣介石右轉的一個標誌,他的反革命行為令一些黃埔生無所適從,電視劇中楊立青困惑與迷茫就反映了當時的情況。他們面臨著像劇中楊立青那樣,到底是跟著校長走還是跟著瞿恩走的選擇。當時,蔣介石最得意的學生蔣先雲第一個聲明退出國民黨。李默庵等39人退出了共產黨,從此李默庵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
主持人:從《正》劇中我們還看到,黃埔生在北伐中作戰十分英勇,那麼他們在北伐中有哪些突出戰績?
王曉華:黃埔軍校雖然學制只有半年,但在革命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和軍事才幹,一邊學理論,一邊通過社會實踐,參加東征,一期中的學生有很多人在攻打惠州、淡水、棉湖的戰鬥中犧牲,但也使黃埔生得到鍛煉,增長了勇氣和經驗,這是十分重要的。在北伐戰爭中,在第四軍和葉挺獨立團中的共產黨員,如曹淵、蔣先雲、許繼慎,作戰十分英勇。在東征攻打惠州的戰鬥中,四團團長劉堯宸指揮全團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連續衝鋒,他這個團是清一色的黃埔生,全團12個連長半數是共產黨員,戰鬥力之強為各軍之冠。激烈的戰鬥持續到日暮,劉團長親自扶梯,指揮部隊往上衝,不幸犧牲。最後,國民黨黨員連長陳明仁與共產黨員連長陳賡並肩作戰,斬將搴旗,帶頭登上惠州城頭,這被傳為美談。在丁泗橋、賀勝橋的戰鬥中,葉挺獨立團因為有共產黨員,戰鬥力冠於軍,兩位共產黨員營長曹淵與許繼慎身先士卒,奮力拚殺,從而奪取了吳佩孚親自督戰的重要陣地。而蔣介石的第一軍,由於共產黨人的退出,元氣完全喪失,戰鬥力一落千丈。攻打武昌頻頻失利,劉峙被蔣介石斥為「指揮無能,致該部損傷奇重,又痛又惜,悲恥交至。」在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積極支援下,北伐軍攻取兩湖,奪取江西,佔領東南。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黃埔生們也因選擇不同政治道路而操戈對壘
主持人:我們知道,大革命後期蔣介石開始叛變革命,發起了「清黨」,殘酷地迫害共產黨,終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那麼,這對黃埔學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秦立海:在北伐過程中,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舉起了屠刀。這使一度給民族復興帶來希望的國民黨,在蔣介石、汪精衛的手中開始走向另一種選擇。正如美國歷史學家易勞逸所說:「在這個依靠軍事力量支持的政權裡,想盡可能地擴大自己的權力、威望和財富,而不是去為民族的利益而奮鬥的人實在太多了」。蔣介石、汪精衛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的反動行徑致使國共兩黨反目,陷入了十年內戰的深淵。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蔣介石憑借「槍桿子」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開始了在全國範圍的一黨專政和獨裁統治。中國共產黨則在一片血雨腥風中被迫走向農村,並從中悟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開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鬥爭。黃埔生們也因選擇不同政治道路而從同窗變為對手。
王曉華:在十年內戰期間,黃埔同窗相殘的事情屢見不鮮。1932年6月,為了「圍剿」鄂豫皖根據地,蔣介石調動了以黃埔一期的師生李默庵、胡宗南、李玉堂、俞濟時、蔣伏生等和教官蔣鼎文、湯恩伯、陳繼承等十個師的黃埔嫡系,與紅軍中的黃埔生徐向前、陳賡、倪志亮等部展開了大血戰,特別是陳賡和李默庵,兩人是同時從家鄉去投考黃埔軍校的哥們,這次兩兄弟一見面,頓時你死我活,割袍斷義。雙方死傷慘重,最後徐向前不得不帶領隊伍實行戰略大轉移。1933年2月,蔣介石出動50萬大軍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陳誠指揮的中路軍12個整師16萬人,率黃埔戰將蕭乾、霍揆彰、黃維、夏楚中、李及蘭、彭善、陳烈、胡啟儒、方天、宋瑞珂、方靖等,與共產黨方面周恩來指揮的紅軍對戰,具體對象是林彪的紅一軍團和彭德懷的紅三軍團,聶榮臻為紅一軍團政委,陳奇涵為紅一軍團參謀長,紅一軍團下轄紅四軍原軍長王良是黃埔六期生,打漳州時犧牲,而軍政委羅瑞卿是王良的同班,紅十五軍政委左權也是黃埔生。在周恩來的調動下,國民黨方面羅卓英命五十二師師長李明和五十九師師長陳之驥率部奔襲黃陂,結果中了埋伏,兩個師就這樣報銷了。
主持人:那麼,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是什麼?
孫果達:其中原因應該很複雜。從內因與外因的作用看,首先是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的先行者過早逝世,其繼任者蔣介石改弦更張,不再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其次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成員剛剛從理論走向實踐,尤其是剛剛從書齋走向戰場,一切都來不及學習,所犯的各種錯誤在所難免。再次是共產國際這個當時全世界共產黨的領導者,既過多考慮了蘇俄的利益,又不瞭解中國的具體國情,乃至造成了許多的決策失誤。而尚在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國際的失誤既缺乏辨別能力,更沒有選擇能力。就此點而言,也就能明白此後的毛澤東為何如此強調共產黨的獨立自主。
《正》劇中的特殊劇情使我還想起了毛澤東的一句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毛澤東為什麼這麼說?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敵我難分。比如,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後,當北伐軍將士在前方衝殺時,他們中不少人,尤其是將領的家庭,在後方卻成了土豪劣紳而被打被殺。這就直接激化了國共之間以及社會方方面面的矛盾,既給了陳獨秀為立即制止「左」而不得不日益「右」的壓力,更給了國民黨右派加速製造分裂的口實與理由。亡羊補牢,這一沉痛教訓引起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深刻反思,也直接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發展與完善,從而保證了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時再不會重蹈覆轍。到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更是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確保黨的統一戰線的擴大、貫徹和落實。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在世界經典理論和革命實踐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問題,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革命理論才脫穎而出,應運而生。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化干戈為玉帛,開始了第二次合作,黃埔同窗又同挖戰壕,共同抗日
主持人:《正》劇中,為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當年的黃埔同窗又攜手,相互配合,比如劇中就有國共兩黨軍隊在打日本時相互配合的情節,那麼抗戰史上有這回事嗎?
秦立海:1937年「七七」事變後,正是經過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倡導和努力,以及各方面進步力量的推動,國民黨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主張,國共兩黨化干戈為玉帛,第二次攜手合作,因此才有全民抗戰。為響應歷史召喚,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當年的黃埔師生幾乎全都投入了全民抗戰。他們多數人在國民黨政府的正規軍中作戰;不少人在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中任職;還有一些人從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工作。當時國民黨軍隊擔任正面作戰任務,八路軍、新四軍擔任側擊日軍和深入敵後開闢廣大的敵後戰場的任務。正面戰場阻擊日軍的進攻,開闢廣大敵後戰場得以鉗制大量的日軍,在抗日戰爭戰略統一體中,兩者是互為依存而又相對獨立。廣大黃埔師生在各個戰場上,同全國軍民一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毛澤東在抗戰時期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曾給予高度評價,指出:「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王曉華:實際上,在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軍隊相互配合抗戰的情況很多。最典型的例子是忻口會戰期間,李默庵的第十四軍負責保衛忻口的正面戰場,與日軍搏殺,而他的黃埔同學八路軍方面的徐向前、林彪、陳賡等率部深入敵後,互相配合,從而取得平型關大捷,給日軍以很大打擊。
孫果達: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在獲取日本侵略者情報方面,國共兩黨也有很好的合作。比如,抗戰中國民黨方面軍統對日無線電偵破方面得到了共產黨情報部門的大力協助。當時中共中央把破譯日軍電報密碼的情況主動通報給國民黨政府,蔣介石立即派遣一位少將參議前往延安索取,得到了已經破譯的日軍密電碼以及八路軍繳獲的日軍三套密電碼本。蔣介石對此很高興,立即分別印發給軍統及各個有關部門,對軍統破譯日軍密碼起了重要作用。據軍統大頭目沈醉說,軍統破譯了日本空軍的密碼,因此對每次日機準備轟炸的目標都能作出比較準確的預報,對後方的防空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應該看到,就在國共攜手、共同抗敵的緊要關頭,蔣介石仍然發起了反共高潮,如電視劇中楚材告誡楊立仁,要提防和打擊共產黨,保存力量,消滅八路軍和新四軍。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1941年初,顧祝同秉承蔣介石的旨意,發動皖南事變,將槍口對準葉挺、項英、袁國平等昔日的同事和學生,釀成千古奇冤。這一同室操戈的慘劇,令親者痛仇者快,是抗戰階段最大的悲劇。
■天下黃埔是一家,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黃埔同學殊途同歸
主持人: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又起。《正》劇中的楊立青在東北,與他的黃埔同窗湯沐雨、吳融等捉對廝殺,最終楊立青部活捉了湯沐雨。那麼,這裡有歷史的影子嗎?
王曉華:有。歷史上,林彪和他的東北聯軍與黃埔時的同學杜聿明、陳明仁、廖耀湘、李鴻等王牌軍馳騁黑土地,排兵佈陣,逐鹿鏖戰。陳明仁堅守四平,曾打敗林彪的進攻,林彪也曾力克錦州,活捉黃埔同學范漢傑,形成關門打狗之態勢,在運動中消滅了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即李鴻的新一軍和廖耀湘的新六軍,活捉廖耀湘,把杜聿明打得鎩羽而歸。黃埔同學曾澤生舉行戰場起義,棄暗投明。老師周恩來不忘黃埔情,寫信給被團團包圍在長春的鄭洞國,勸其站到人民一邊。在最後的關頭,鄭洞國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誠。
另外,陳賡與老同學李鐵軍周旋,打洛陽,活捉同學邱行湘、康澤。在淮海戰場上,陳毅、粟裕指揮解放軍60萬人打垮蔣軍80萬人,活捉了黃維、杜聿明。陳賡在戰場上還親自找棺材,掩埋戰死的同學熊綬春。淮海戰役的結果,讓蔣介石失去了他賴以與共產黨對抗的黃埔嫡系,最終逃到台灣。身處台灣的蔣介石臨死念念不忘「反攻」大陸,毛澤東在最後時刻不忘祖國統一,兩人政治立場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海峽兩岸必須統一。
主持人:《正》劇中楊立青到戰犯管理所去看望同學湯沐雨的情節頗為感人,那麼這個情節蘊涵著怎樣的歷史內涵?
王曉華:歷史上有類似的真實情況,是陳賡到重慶白公館,去看望關押在那裡的戰犯宋希濂、曾擴情等黃埔同窗,他推心置腹,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使老同學思想上有了觸動和轉變,最終認識到自己走錯了路。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最終黃埔同學,殊途同歸。晚年的李默庵從海外歸來,為海峽兩岸的再次合作而貢獻餘生;昔日反共專家鄧文儀也重回大陸;徐向前、宋時輪、侯鏡如、鄭洞國、黃維、閻奎耀、郭汝瑰等濟濟一堂,共商國是……天下黃埔是一家,黃埔同學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再立新功。這真是「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親愛精誠」、「努力建設中華」……黃埔精神永存。
■民心向背是決定革命成敗的關鍵因素,中國共產黨最終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主持人:重溫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發呢?
孫果達:今天重溫這段歷史,不能不使人感慨萬千。
其一,兩次國共分裂,兩次民族遭難。尤其令人扼腕的是,每次分裂,總能在背後看到外國勢力的影子。確實,當一家子矛盾激化時,外人的插一槓子,往往更導致情感失控火上澆油,其結果自然是親者痛仇者快,甚至漁翁得利。由此可見,維護中華民族團結是符合每一個中華兒女根本利益的。
其二,不能不使人信念堅定。正如電視劇的名字一樣:「人間正道是滄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這是對中國共產黨曾經和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非常客觀也非常辯證的評述。「其始也簡,將畢也鉅。」這是董必武在參觀上海一大會址時留下的題詞,是對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歷史的概括。遙想當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不就幾個年輕人加幾支筆幾張紙嗎?但曾幾何時,就從上海一間小小的客堂間走上了天安門;至於今天正在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更是當年無法比擬的。
秦立海:重溫歷史,我們還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民心向背是決定革命成敗的關鍵因素。抗戰後期,美國駐華使館人員在寫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就已指出:「共產黨的政府和軍隊,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積極的廣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軍隊。」「中國之命運不屬於蔣而屬於他們」;「未來的中國,共產黨將佔有決定的和重要的地位」。果然,這一預言很快變成了現實,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以自己的博大胸懷超越了狹隘的單一階級利益,代表了包括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等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回報,中國人民也理所當然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並賦予了她領導全國人民管理和建設國家的歷史重任。
特邀嘉賓
主持人:李慶英
王曉華(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
員、民國史專家)
孫果達(南京政院上海分院軍事
指揮與管理教研室教授)
秦立海(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副教授)
■主題延伸
1.黃埔軍校走出的軍事將領
共產黨方面:(1)新中國十大元帥中的五位元帥,即徐向前、林彪、聶榮臻、葉劍英、陳毅。(2)大將有陳賡、許光達、羅瑞卿;上將有周士第、陳奇涵、張宗遜、楊至誠、宋時輪、陳伯鈞、郭天明、陳明仁、蕭克、陳士矩10人;中將有嚴奎耀、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際、曾澤生、倪志亮、郭化若、譚希林、王錚、莫文華、何德全、韓練成12人;少將有袁也烈、方之中、曹廣化、李逸民、洪水、廖運周、張開荊、周文在、戴正華、魏鎮、張希欽、陳銳霆、王啟明、王興綱、隱漢章、張學思、高存信、白天、徐介藩、王作堯、吳克之、朱家壁、黎原23人。(3)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陶鑄、李富春、程子華、曾希聖、袁仲賢等8人。(4)革命戰爭中犧牲的左權、曾中生、許繼慎、蔣先雲、王爾琢、黃公略等28人。
國民黨方面:特級上將蔣介石;一級上將陳誠、何應欽等15人;二級上將劉峙、蔣鼎文、胡宗南等13人;追贈上將劉戡、邱清泉等7人;中將加上將銜張治中、錢大鈞等2人;中將、集團軍總司令、兵團司令官等職務的有關麟征、孫元良、杜聿明等84人。(王曉華)
2.黃埔軍校:「無湘不成軍」
黃埔軍校中,湘籍師生居全國各省之首。僅以軍校1至5期為例,畢業學生總人數為7399人,而湘籍學生達到2189人,其中黃埔1期學生達197人,竟佔總人數的30.5%。眾多的湘籍黃埔學生為其後在我國近代史上湘籍將領大批勝出奠定了基礎。據統計,軍校1至5期的師生被列為國共兩黨名將的有313人,其中湘籍名將達81人。黃埔同樣真可謂是「無湘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