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首個核工廠解密:亞洲第一坑埋全部核廢料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中國首個核工廠解密:亞洲第一坑埋全部核廢料

2015年05月17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43 次

中國首個核工廠解密:亞洲第一坑深埋全部核廢料


54歲的同寶牧場副場長石發友站在當年起運原子彈的「上星站」前。當年,他常在此地放牧。




中國首個核工廠解密:亞洲第一坑深埋全部核廢料


本報記者在原子城的蘑菇雲模型前留影。



中國首個核工廠解密:亞洲第一坑深埋全部核廢料


石發友告訴記者,轟爆場斑斑彈痕是當年實驗時留下的。


5月28日,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先生誕辰100週年。



48年前,王淦昌來到西部茫茫高原,與其他傑出的科學家一起,隱姓埋名17年研製原子彈和氫彈,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奉獻了所有的青春和風華。



4月28日,王淦昌長年工作的地方、被稱為「原子城」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原國營221廠地下指揮所正式解密對外開放。


從1958年開始,先後有1.5萬多名共產黨人隱姓埋名來到青海「金銀灘」建設221廠。在此後不到10年的時間內,這裡研製並生產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金銀灘」這片草場從此蒙上了濃重的政治、歷史色彩而愈發顯得神秘。



日前,本報記者在青海、北京、廣東三地採訪,在現代辦公樓和核實驗廢墟中撩去這塊土地的神秘面紗,並揭開王淦昌等兩彈元勳工作、科研的歷史痕跡。



王洛賓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的美妙音符,讓青海湖北岸一塊海拔3210米的美麗草場成為了人們神往的浪漫之地。人們開始記住了「金銀灘」這個美麗的地方。



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一部名叫《金銀灘》的電影悄悄地被禁放,「金銀灘」也在地圖上神秘地消失了。此後,這裡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金銀灘 從地圖上消失成為禁區



如今,國營221廠成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取名為西海鎮。54歲的海北州同寶牧場副場長石發友也成了西海鎮的居民,這是他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二次改變戶籍和身份。



很早的時候,石發友的父輩就是「金銀灘」的牧民。但上世紀50年代中央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影響了這個草原小人物的一生的命運。1958年,中國決定研製核武器,而研製生產基地正好選擇在「金銀灘」這片草場。



此後,世世代代生活在金銀灘草原上的1715戶牧民也隨之遷出,石發友一家就是外遷的牧民家庭之一。從此,「金銀灘」周圍1170平方公里的草場變成了一個神秘的禁區,崗哨密佈,戒備森嚴。



「當時我只有5歲,從來沒看過汽車,但一下子看到那麼多軍車,覺得很好奇。」幼小的石發友並不知道居家外遷的原因,他只曉得以後這裡將成為禁區。



此後, 「金銀灘」屢改其名,一開始叫「國營綜合機械廠」;上世紀70年代初期改叫「蘭字839部隊」,隸屬國防科工委員;上世紀70年代中期才改為221廠。另外,為了保密的需要,國務院批准了青海礦區辦事處,對外叫青海礦區。當時,礦區級別很高,跟省會城市西寧平級,公檢法司一應俱全。



千里牧場 供應核221廠,掩護核基地



令石發友的父輩們意外的是,外遷4年後他們又回到自己熟悉的草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基地糧食供應短缺。於是,基地發揚南泥灣精神,自辦礦區牧場自給自足。另外,石發友說,自辦牧場也是為了掩護核基地。



就這樣,1962年12月,石發友一家又遷回了「金銀灘」。這一年,石發友只有10歲,他笑稱自己是「穿著開襠褲回『金銀灘』的」。



這一年,石發友第一次改變了戶籍和身份,他們一家由牧民變為了礦區居民,雖然工作還是放牧,但也算是「吃商品糧的」,他家每個月都是靠礦區發的糧票和布票生活。



這時,經過幾年的建設,221基地已初具規模。但石發友還是不知道基地是幹什麼的,只知道保密很嚴很嚴,部隊特別多,炮兵、防空兵、警衛團都有,「晚上探照燈很亮,很遠就能看到」。



基地紀律教育,對牧民也不例外,剛到的時候,牧民每個人都會發十條保密條例。石發友如今仍對當年的保密條款倒背如流:「不知道的別問,知道的也別說。毛主席不也說過嗎,『保密工作十分重要,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說起保密,石發友還告訴記者,221廠四周分佈有6哨位,把整個221廠都包圍起來了,「沒證件,一隻鳥也飛不過去」。其中6號哨進出的人最多,所以也最嚴,30多年一萬多個日日夜夜一直沒斷過崗。外人要進入221廠,必須先在西寧辦好證件。



石發友說,牧民只管放羊,一分廠、二分廠等核心機密區他們從來不去,當然也進去不了。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不久,國務院、中央軍委派了歌舞團來基地慰問,他才知道核武器爆炸的事情,「但不知道那傢伙就是在我們這裡生產出來的。」



現在,礦區牧場改名為同寶牧場,面積436平方公里,環抱著整個「原子城」,與當年那些核武器實驗區緊密相連。



進入原子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碑的正面是張愛萍將軍題寫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背面是600字的碑文。碑高16.15米,象徵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時刻;碑頂鑲嵌著和第一顆原子彈形狀大小相同的不銹鋼圓球,象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碑的左右兩側分別是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時的蘑菇雲浮雕。這座紀念碑是1992年核基地的主人們在撤離前留下的,是那段轟轟烈烈歲月的歷史見證和永久紀念。



在石發友看來,牧工也為基地建設做過貢獻的。他告訴記者,在被稱為六分廠的爆轟試驗場,曾經用牧場的羊做過實驗,當時,工程師根據角度不同、距離近遠(50米、100米、500米、1000米)來觀察爆轟對羊的損害程度。當時還叫了一位獸醫參加實驗。這位名叫黃全雲的獸醫現在青海省獸醫站工作。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爆轟試驗場呈堡壘形,面對爆轟方向有2厘米厚的鋼板,鋼板上留有多個觀測孔。如今,鋼板已銹跡斑斑,但密密麻麻的彈痕仍讓人能體會到當年實驗的驚險與震撼。



亞洲第一坑 深埋核工廠全部核廢料



離爆轟試驗場不遠的是被稱為「亞洲第一坑」的放射原料深埋地。說起核廢料,221局西寧留守處的王欽順記憶深刻。王欽順在221場長大,並親自開火車運過「產品」(原子彈)。「小的時候,大人都會告訴我們,爆轟實驗場別去,太髒,我那時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髒,大了點,才知道是劑量污染(放射污染)。」王欽順說。



據瞭解,「亞洲第一坑」埋著全廠的核廢料,221廠撤離的時候,二分廠的牆皮都統統被刮下來了,埋在「亞洲第一坑」,而掩蓋用的土是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要求,是從湟源縣拉來的。



王欽順還告訴記者,幾十年來,221廠發生核污染的事件並不多,只是有一次一個小孩從實驗室偷出一塊「黃餅」,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帶回家了,後來證實是鈾原料。



不過,現在的「原子城」是個安全、漂亮、衛生的城市,海北州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李成君告訴記者,在221廠正式移交給海北州前,國家環保總局曾檢測過好多次,證實沒有任何污染問題。

將軍樓 王淦昌隱姓埋名17年



在「原子城」有一棟黃色的將軍樓,裡面住的大多是王淦昌、彭恆武、郭永懷這樣的原子彈研究核心科學家。



1961年,王淦昌改名「王京」,心甘情願隱姓埋名17年到原子城開展原子彈的研究工作。從1961年到1978年,在世界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中再也找不到王淦昌的名字。



原221廠工程師、廣東省電子技術學校退休高級教師陳飛告訴本報記者,王淦昌雖為權威的核物理學家、兩彈的核心科學家,但他還是經常與普通科研人員一起研究設計方案。上世紀60年代中期,陳飛到「原子城」時間不久,就經常能見到王淦昌,並在他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的實驗和設計。



而對於在221廠搞後勤的人來說,王淦昌顯得很神秘,王欽順告訴記者,當年他只知道大家叫王淦昌「老頭子」,他也經常從將軍樓出來去商場買東西,後面總會跟著一個警衛。



實際上,在「原子城」,處處都能感受到震撼、感動、浪漫和豪邁。



今年78歲的刁有珠曾是221廠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廠長,談起221廠,直到今天,老人家仍然覺得有一種力量在支撐著大家。



刁有珠曾經負責過核武器研製、生產運輸、實驗等方面的保衛工作。給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原子彈研製生產過程時候,坐鎮看守插雷管的時候,「去之前,我也想,它會不會響(爆炸)?可能不會響。因為那經過多次實驗,理論和實驗都證明這是安全的,但是進去之前,我心裡還是有些擔心。」



刁有珠接著說:「221廠許多老同志,和雷管打了一輩子交道,每一天都生活在和死神擦肩而過之中。」



221廠與世隔絕,隔絕到這裡的人對外聯絡從來不用真實的姓名,而代之以代號。據說有一對夫婦在北京結婚後,都被調去了221廠,但互相都對對方保密,直到有一天,他們在礦區的大街上看到了對方,才發現原來他們工作的地方才相差幾十米!



地下指揮所 用於戰備幾十年沒起用



記者在「原子城」採訪期間,曾經深入到地面以下9.13米的指揮所。今年4月28日對遊人開放的原子城地下指揮所正是在這裡。這個指揮所位於海北州礦區郵電局院內,是個為防止空襲而備用的指揮中心。



郵電局工作人員秦明霞告訴記者,地下指揮所用純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是一個以通信支撐和保障為基礎的地下掩體。



記者順著層層階梯到達指揮所的心臟地帶,首先看到了是一座厚實的鐵門,「這個鐵門至少有三噸半重,最厚的部位有30多厘米。」秦明霞介紹說。穿過厚實的鐵門,就會發現載波室、配線室、通風室、指揮室、發電機房、人工交換室和電報室等幾個部分。「這裡的發電機現在還能用,當年電報機也要保證天天暢通,可以隨時直通中央『一號首長』。」



在指揮所最底層,記者發現了一個逃生洞,據說它可以直通海北州賓館。



但是,神秘的地下指揮所對王欽順來說非但不神秘,甚至還非常熟悉。「我10歲的時候進去過好幾次,每次和同學一起在裡面鑽來鑽的,逃生地道有三四個,只是郵政局還沒發現而已。」王欽順告訴記者,地下指揮所是防空襲用的,建成40多年根本就沒用過。



不過,作為在211廠搞運輸的,王欽順對原子彈的千里運送更為熟悉。王欽順說,當年他開火車運過產品(原子彈)時,火車線路上每200米一崗,產品每過一個地方都是由當地公安廳廳長親自押送。



而在組裝原子彈的二分廠附近,就是火車站,現在被海北州稱為「上星站」。這裡是將已研製完成的原子彈、氫彈裝到火車上,然後經過數千里外運到羅布泊核試驗場。



記者發現,曠野上的「上星站」目前只剩下幾十根光禿禿的鋼筋混凝土立柱,高高地豎在銹跡斑斑的鐵軌旁,17公里的鐵路專線也大部分廢棄。現在,早已不見了當年的「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只看見周圍羊群流淌。



核工廠一到節日成空城



繼1964年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後,1967年我國又成功試爆了氫彈,221廠完成了大部分的歷史使命。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核武器研究基地開始轉移。



「『金銀灘』是前蘇聯專家選定的,沒有任何秘密可言,轉移是必然的。」在221廠工作了28年的廣東籍工程師陳飛這樣對記者說。



1987年6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十二個部門聯合發文宣佈221廠退役。現任221局西寧留守處處長的王欽順說,221廠最高峰時職工有1萬多人,加上家屬有三四萬人之多,撤離和安置是一項浩大工程。現在,全國有532個縣都安置了221廠的專家、工人和技術人員。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合肥、淄博、廊坊等地居多。



「221廠撤廠前,大家什麼都不幹,都要4000多萬元的開銷,在上世紀80年代這筆開銷可不是小數目。」王欽順說。



據王欽順介紹,221廠撤廠前後,大家都想回老家,畢竟「金銀灘」養小不養老,老年人在高原地帶身體受不了,再說大家也想落葉歸根。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221廠的懷念之情瀰漫到了全國各地的兩彈人員身上。



「那時候,礦區每天都有兩道風景。早上8時,大家都擠著去上班,從生活區出發,單車、班車短短十分鐘內形成一條長龍,一萬多人幾分鐘內彙集在幾條小街道上,路上滿滿的,那情景好久沒見到了!下午6時下班時,這一情景再次出現。真的懷念呀!」王欽順感歎地說。



一些221廠的老幹部這樣對記者說,他們為中國原子彈事業「獻了青春獻子孫」,沒有理由不懷念「金銀灘」。據瞭解,200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40週年紀念,221局搞了一個重返基地的活動,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老專家、老工人十幾年後重回基地,很多人回到自己工作的辦公樓前,號啕大哭!



現在,當年核武器的蘑菇雲早已經消散,原子城的人口減少到不足8000人,而且基本上都是海北州的機關工作人員。「一到週末,那裡真的很冷清,80%的人都回西寧了,週五下午,從西海鎮到西寧的道路上,全是回西寧的西海鎮人。過年過節,『原子城』更是成了一座空城。」王欽順說。(本報記者 柯學東、竇豐昌攝影報道)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