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華第一玉龍」曾被兒童當玩具
圖:新石器時代蜷體玉龍,高26厘米,紅山文化,1973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國家博物館供圖)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萬靈之長。那麼龍究竟是從何而來,歷史上曾經有過龍這樣形態的生物嗎?
古代文獻對龍的形象有過描述,宋代學者羅願在《爾雅·翼》引漢王符語說龍有九似。而近年來,在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許多與龍有關的文物遺跡,如山西吉縣柿子灘巖畫上的魚尾鹿龍、安徽含山凌家灘出土的玦形玉龍等,全都是距今約五六千年乃至上萬年的文化遺跡。據此,考古學家對龍的原型又提出了蟒蛇說、鱷魚說、蜥蜴說等;對於最重要的龍首,則有來自熊首、鹿首、馬首、牛首、豬首之說等,其中又以豬首說最盛,這一派學說的依據是大量發現的紅山文化玉豬龍和C形龍,其中的代表便是1971年在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龍」——蜷體玉龍。
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該村村民張鳳祥在果林裡修梯田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彷彿是人工開鑿的石洞,在洞的底部,他摸出一件像鉤子一樣的東西,又硬又沉。開始張鳳祥以為是一塊廢鐵,就順手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中,張鳳祥幼年的弟弟以為哥哥帶回了玩具,就用繩子綁起來,在地上拖來拖去。沒過幾天,這「鐵鉤子」竟然被磨出了光澤,張鳳祥才發現這是一件文物玉器,便帶著它來到了翁牛特旗文化館。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王志富用30元徵集了這件文物,辦完入庫登記手續之後,便把它當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鎖進了箱子裡。
轉眼到了1984年,這一年在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發掘了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出土了許多玉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個精美的紅山文化玉豬龍。當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看到這一消息後,馬上意識到,那件被鎖在箱子裡的玉器,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於是他立即帶上三星他拉的玉器,奔赴北京,拜訪了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的確也是一件珍貴的玉龍,是一件重要的紅山文化遺物。終於,1971年在三星他拉發現的玉龍,在被忽視了十多年以後得到正式確認,而且由於它時代早、雕琢精美、形體巨大,被譽為 「中華第一玉龍」。
此龍造型完美、工藝精湛、古樸自然、遒勁有力、俊逸神奇、神采飄揚,給人以一種昂揚向上騰飛之美感,達到了超凡脫俗、形神兼備的境界,堪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不虧「中華第一玉龍」的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