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航天白皮書:五年內實現航天員出艙和繞月探測 | 陽光歷史

 

A-A+

2006航天白皮書:五年內實現航天員出艙和繞月探測

2015年08月31日 科學探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4 次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在北京發佈《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繼2000年11月22日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後,發表的第二版關於中國航天活動的白皮書。「經過50年的發展,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已躋身世界航天大國的行列。」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當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隨著技術更成熟可靠,中國航天可能也會開展太空旅遊。


「我們要賣雙程票」


孫來燕說,太空旅遊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項目,外國已經有遊客在花費2000萬美元後遨遊了太空。應該說航天業是一個大的產業,同時還能產生出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新的變化。但是,要把人送上太空,包括一般的遊客,首先是要保證安全性,要保證送上去,但是不能讓他回不來,還要讓他安全回來,所以要賣雙程票。


孫來燕說,目前中國的載人航天還是實驗階段,隨著將來的發展,世界的航空活動發展是有規律的,中國的航天發展也會遵循這個規律。孫來燕表示,將來中國不僅要送女宇航員上太空,還要把一些科學家、哲學家送上太空,也許有一天我們的新聞記者也會被送到太空。他笑稱:「你們不妨到我這兒早點登記。」


2008年對接航天器


「到底是明年發射,還是後年?要根據工程的進展決定。」在回答香港記者有關中國「神七」飛船的問題時,孫來燕說,目前,中國載人工程進展非常順利,預計是在2008年實現航天器交會對接、宇航員出艙行走。


談到航天員人選問題,孫來燕說,目前航天員都在接受培訓,究竟誰可以入選,往往是在臨發射或者之前一段時間決定,「要看誰的狀態好。」


另據原中國載人航天應用系統總指揮、中科院空間中心研究員張厚英上月25日透露,2008年「神七」發射時,宇航員人數要上升到3人,有2人會進行出艙的太空行走,這對宇航員的裝備有更高的要求,預計「神七」宇航服造價約8000萬元人民幣。


尚無火星探測計畫


伴隨著中國航天走向深空探測,中國究竟要「走」多遠,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孫來燕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目前尚沒有制訂自己的火星探測計畫。


孫來燕同時承認,「我們的科學家和一些工程師也在地面做一些前期的研究工作,希望通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開展相關的深空探測活動。」


探月工程是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第一步。中國的探月工程實施「繞」「落」「回」發展戰略,計畫到2007年實現繞月探測。「至於繞月之後,什麼時候『落』,什麼時候『回』,還要根據繞月探測情況來確定。」


未來5年啟動「北斗」導航系統


●研製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最終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


●啟動並實施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研製、發射新型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海洋衛星、地球資源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時、多譜段、不同分辨率、穩定運行的對地觀測體系,實現對陸地、大氣、海洋的立體觀測和動態監測。


●統籌發展衛星遙感地面系統和業務應用系統,建立和完善國家級的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初步實現社會公益服務領域的遙感數據共享,建立衛星環境應用機構和衛星減災應用機構,形成若干重要業務應用系統。


●研製並發射長壽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和電視直播衛星,發展衛星直播、寬頻多媒體、衛星應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廣播等技術,積極推進衛星通信廣播的商業化進程,擴大產業規模。


●完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系統,啟動並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畫。


●研製並發射新技術試驗衛星,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器件、新設備的空間飛行驗證,提高自主研發水平,提高產品質量與可靠性。

●研製並發射「育種」衛星,推進空間技術與農業育種技術的結合,擴大空間技術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應用。


●研製空間望遠鏡、新型返回式科學衛星等衛星,開展空間天文、空間物理、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加強對空間環境與空間碎片的監測能力,初步建立空間環境監測預警體系。


●載人航天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進行航天器交會對接試驗,開展具有一定應用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的研製等載人航天工程後續工作。


●實現繞月探測,突破月球探測基本技術,研製和發射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後期工作。


●提高航天發射場綜合試驗能力和效益,進一步優化航天發射場佈局,提高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的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


●進一步提高航天測控網的技術水平和能力,擴大測控覆蓋率,具備初步滿足深空探測需求的測控能力。


◇解讀航天白皮書:「更貼近百姓,更服務百姓」


據新華社電 白皮書有哪些「亮點」?新華社記者為此採訪了白皮書起草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侯深淵和朱毅麟。


〔亮點一〕


「中國航天進一步走向透明和開放」


專家解讀:發表白皮書,本身就是信心的體現,是中國航天進一步走向透明和開放的標誌。最近幾年,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紛紛調整航天事業發展目標和政策。中國航天究竟怎麼辦?未來之路怎麼走?中國是大國,已經有了航天事業發展規劃,應該更加透明,更加開放,適時向世界宣告。


〔亮點二〕


「『跨越式發展』是以前沒有提過的」


專家解讀:通過50年的實踐,尤其是近幾年的發展,國家進一步認識到航天的作用,對航天事業寄予的希望也更大了。白皮書提到的「跨越式發展」就是以前沒有提過的。一句話:更為重視,更有信心,更要發展。


〔亮點三〕


「這次更強調自主創新」


專家解讀:雖然航天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所以,這次更強調自主創新。


〔亮點四〕


「更貼近百姓,更服務百姓」


專家解讀:這句話內涵很豐富。過去,我們搞衛星以試驗為主,應用水平較低。今後,要進一步將衛星應用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提高衛星應用效益。一句話,重應用求效益。目前,氣象衛星,像「風雲」系列已經提供天氣預報,切實發揮了作用。今後,越來越多的行業和老百姓將能享受到國產衛星的服務。


〔亮點五〕


「首次為航天活動的輕重緩急『排序』」


專家解讀:這表明中國政府對航天活動未來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未來,中國航天發展更將以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出發點。


〔亮點六〕


「集中力量實施重大工程,整體躍升」


專家解讀:這是航天事業50年的經驗體會,也是今後航天發展的主要途徑。有了路徑,國家將加大航天事業的投入。


◇新聞鏈接:「神六」和「探月」花費僅10億元


孫來燕表示,由於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所以用在航天事業上的經費還是很少的。他介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用了190多億元人民幣;「神舟六號」用了不到10億元人民幣;探月工程,現在的第一期也就是10多億元人民幣。「我知道,明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於民用航天的預算將近170億美元。」


孫來燕表示,發展航天事業能夠解決現在面臨的很多經濟、社會問題。比如10月要發射的一顆直播衛星,農村家庭只要裝一個小衛星天線就能夠收到電視節目,就能解決農村的教育、科普問題。


叫賣月球土地違反國際公約


月球大使館CEO李捷以「賣月球」而一舉成名。但因其做法涉嫌「投機倒把」,北京市工商局宣佈對他處以5萬元罰款。隨後,李捷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昨天,孫來燕表示,外層空間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有人賣月球上的土地,這種做法我們不贊成,這也違反了國際上的一些公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