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科考隊員上山搜華南虎 卻發現神秘碩大腳印
科考隊深入南嶺搜虎,途中遭遇神秘碩大腳印
資料圖片:圖為神農架「野人」腳印的石膏模型。(新華網 江山攝)
■核心提示
7月11日,科考隊深入南嶺搜虎,途中遭遇神秘碩大腳印。測量發現腳印長40———50厘米,腳後跟和腳前趾都較為清晰。
嚮導老黃大聲說:「肯定不會是人的腳印」,研究人員在記錄拍照後,對其中的腳趾特徵還是不十分肯定,想帶回研究所後再鑒定……
7月11日,歷經大半天艱辛攀爬,科考隊終於站在了老蓬頂山頂。身處萬仞之巔,俯看萬山低。突然想起從來就只愛在山脊獨來獨往的華南虎,疲累時,想必也曾伏臥山頂,看腳下雲卷雲舒吧。
碩大腳印是黑熊的?
好在三台紅外相機已經放置妥帖,當天的調查任務基本完成。儘管一陣大雨悠然而至,科考隊還是決定冒雨下山。
南嶺保護區的助手老蔡站在一三岔路口,用手比劃著,有兩條道可以下山,一是從山脊直接開闢一條陡直線路下山,一路全靠人懸墜著攀巖而下,距離最近,但非常危險;第二條是沿側坡下山,相對平緩,但小路蜿蜒漫長,耗時較長,要趕在天黑前下山也有些困難。科考隊權衡一下,決定選擇第二條路線。
下至一片坡底,一大片杉木林橫在了前邊。林邊雜草叢生,一隻碩大的腳印赫然出現在科考隊面前。這麼大的腳印,在野外真是沿途少見。搞獸類研究的盧學理博士和老蔡都停下來觀察測量,發現腳印長40———50厘米,腳後跟和腳前趾都較為清晰。嚮導老黃大聲說:「肯定不會是人的腳印,這深山老林裡,誰敢打赤腳走路?」老黃認為是狗熊。研究人員在記錄拍照後,對其中的腳趾特徵還是不十分肯定,想帶回研究所後再鑒定。最近從科考隊傳來消息,有科研人員認為該腳印疑似黑熊的腳印。
再往下走,一棵挺拔的青岡木下,白鼻狸在樹底扒起了一堆新泥。原來它專愛在雨後的鬆軟泥土裡,尋找蚯蚓等蟲子吃。還有一隻深棕色的崇安髭蟾,蹲在林中雜草上一動不動。科考隊員折一小枝,挑動它,它才猛地向一旁躍去。
山中驟雨來得急,也收得快。等下到山腰千米以下時,林中雨歇,不時可看到路邊草叢中,舉出一朵朵柔嫩的小蘑菇來。另一些長在岩石邊的紅蘑菇,在雨水的浸潤下,更是妖艷無比。「不要去碰它,肯定有毒的」,老黃在一邊提醒,說這些色彩艷麗的蘑菇,山裡動物平時也不會去碰它們,除非有動物生病後,為了治病,才會主動採食這些鮮艷的蘑菇。
無處不在的山螞蟥
在溝谷中稍作歇息,也許太累,一旦看到前邊的嚮導停下來,後面的人便不由分說地往濕漉漉的地面坐去。
這時,站在一邊歇息的老科考隊員提醒:喜歡坐的人,要小心山螞蟥喔。聲音不大,可讓坐在地上的人皆聽得心驚驚,趕緊一溜爬了起來:那種粘乎乎的灰白色小蟲子,粘勁實在讓人恐怖!
不為它咬得有多痛,相反它叮咬人時,往往不聲不息。等稍稍感覺有些異樣、不舒服時,才猛然發現,它早已緊叮在你的胳膊或腿上。揪扯它,根本下不來,一巴掌狠狠拍下去,山螞蟥倒是掉下來了,但從自己身體裡流出來的血,一時半會肯定止不了。志願者阿光聽罷,捋起袖子,說自己昨天還剛被螞蟥叮過一口!
在一道陡直長坡前,大家決定先歇一口氣,再一鼓作氣地下到坡底。這次休息,再沒人敢直接往地上坐了,因為樹蔭下的潮濕地段,往往也是山螞蟥最看好的覓食地盤。小心翼翼找到一個進山人搭建的廢棄木堆上坐下,一抬眼,就看見一隻灰白色、約5厘米長的大螞蟥,正從一棵山棕樹褐色的樹幹上,旁若無人地蠕蠕下行。它動作緩慢,背脊上一條細細的黑線,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傢伙很餓,也許那條黑線是它半透明的肚子裡的內臟也難說。「一旦它吸飽了血,馬上就變得通體黑紅,這麼一條小小螞蟥,身體立刻會壯大到兩三倍」,老蔡捲了根煙形容:「跟一支煙差不多」。
當地人講,今年初,有山裡人進山找山貨,也就是在這座山裡,口渴後去山溪喝水,不小心竟喝進了一條山螞蟥。那人回家後,過了一段時間,感覺身體裡邊總是又癢又痛,萬分難受。後到韶關大醫院求治,醫生診斷其體內有螞蟥,不得不專門開刀取出這一孽物。
由於下山之路極其難走,且繞行甚遠,以致科考隊帶的水都不夠喝,一路口乾得厲害。無奈之下,大家決定下到山溪取水解渴。在找到一稍大山溪、且周邊相對開闊處取水時,稍一留意,溪中大石上,竟也有黑色山螞蟥盤踞其上,看得人心驚不已。
下午6:40左右,等科考隊精疲力竭地下山返回營地,阿鋒捲起褲管,竟生生地再次掉下一隻山螞蟥來。他在水泥地上連碾幾次,螞蟥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