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專家稱氣候進入極端期:2010年或多颱風多降雨
東北內蒙古出現嚴重夏秋連旱,西南三省遭遇百年旱災,華北遭受罕見寒潮襲擊……而新年伊始,「回南天」在南粵肆虐,「潮」氣逼人。進入4月,廣州錄得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
近年來,極端氣候成為全球氣象主題。本報記者在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獲悉,去年我國極端氣候災害的發生與太平洋海溫異常息息相關。專家指出,這種極端氣候並非不可預測,但是真正要防止極端氣候頻頻為難人類,人類必須開始反思自身,善待地球。
極端氣候帶來慘重損失
什麼是極端氣候災害?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高工吳迪生告訴記者,極端氣候災害是指那些給人們生命造成重大傷亡或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的、極端的氣候異常現象。
2009年至今,我國區域性、階段性乾旱十分突出。2009年6月至11月,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出現嚴重夏秋連旱;8月至11月,湖南、江西、貴州、雲南、廣西、廣東6省(區)出現近50年來罕見秋旱。特別是貴州、雲南、廣西和重慶市,自2009年11月,旱情不斷加重。其中雲南、廣西部分地區旱情已達特大乾旱等級,貴州部分地區旱情達到百年一遇。
進入去年冬季以來,我國華北黃淮等地遭受罕見寒潮暴雪襲擊。最大降溫幅度普遍有15~20℃,部分地區達20℃以上。華北、黃淮、長江中下遊地區初雪日期比常年明顯偏早25~35天,部分站點初雪日期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早。河北、河南、山西、江蘇、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最大積雪深度突破歷史紀錄,小麥受凍害嚴重。
就是人們普遍認為溫暖的南粵廣州,今年春節期間,因為寒冷,菜價超過肉價,部分蔬菜每公斤超過20元。4月15日,廣州錄得有氣象記錄以來的4月中旬最低氣溫——10.4℃。
200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22個颱風生成,超強颱風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有9個颱風登陸我國(其中有1個為超強颱風),數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2個。颱風路徑複雜多變,登陸地點集中在華南沿海。颱風「莫拉克」是去年登陸我國影響範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大的颱風,台灣南部地區發生50年來最嚴重水災,「莫拉克」導致江蘇省、浙江省和福建省沿海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1.62 億元,死亡(含失蹤)7 人。而「巨爵」颱風風暴潮(含近岸浪)導致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沿海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3.95 億元,死亡(含失蹤)19 人。
禍首:太平洋海溫異常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專家表示,我國是一個深受太平洋氣候影響的國度,而去年,太平洋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我國不斷發生極端氣候。
厄爾尼諾氣候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大範圍異常偏暖0.5℃以上、持續時間達到6個月或以上的現象。2009年的觀測實況表明,6月開始,熱帶太平洋地區出現了明顯的厄爾尼諾特徵,並逐漸發展成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在蒼茫的太平洋中,赤道太平洋水溫分佈是西高東低的,西邊的印尼與澳洲東部沿岸一帶,因海溫高氣壓低而有旺盛上升氣流,氣流升至高空轉向東與西方,而東太平洋海溫低氣壓高,向東流的氣流在中至東太平洋的廣大高氣壓區內向下沉降,到達海面再轉向西,成為東南信風。這種在低緯度太平洋上空東西向流動的大氣環流,稱為「沃克環流」。「沃克環流」對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候調節有重要作用。
去年,在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下,熱帶太平洋的海溫發生異常變化,引起沃克環流減弱並東移加強,導致副熱帶高壓北方偏弱,南方偏強,令西南地區氣溫偏高,中國2009年降水異常偏少。而由於大氣環流發生異常變化,副熱帶高壓北方偏弱,所以,東亞冬季風明顯偏強,十分有利於北亟亟地冷空氣頻繁向南進發,造成亞洲、北美、歐洲多個國家遭受寒潮天氣影響。
由於2009年1月至6月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層溫度異常偏暖,為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造成超強颱風較往年偏多。
預測:
2010,多颱風多降雨
幸好,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屬於中等強度,預計在2010年春末夏初結束。據預測,2010年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整體會處於正常狀態,秋季海溫偏冷。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高工吳迪生表示,個人認為2010年天氣氣候特點將是,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低,平均降水量明顯偏多,長江及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異常偏多。長江及淮河流域,可能會發生流域性暴雨洪澇災害。同時,今年影響我國的颱風將偏早偏多。預計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熱帶氣旋比2009年偏多,其中7~9個將在我國沿海登陸。颱風影響的重點區域為東南沿海。預計2010年南海沿海將遭受2~3次颱風侵襲,其中1~2次對廣東沿海產生較強影響,重點岸段為珠江口和粵東。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專家表示,今年可能產生的24~27個熱帶氣旋中,來自南海海域的熱帶氣旋數量接近常年值略偏少;但是今年有一個明顯變化是,南海生成和初次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時間偏早;末次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時間比常年略偏晚。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專家預測,2010年首次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將出現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首次登陸華南沿岸的熱帶氣旋將出現在5月下旬至6月上半月。2010年末次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將出現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末次登陸華南的熱帶氣旋出現在10月上半月。
擔憂一:
海岸線侵蝕嚴重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氣候變暖越發受到關注,人們驚奇地發現,厄爾尼諾現象越來越頻繁,每4~5年出現一次,因此人類有理由相信,全球氣候的變暖與厄爾尼諾現象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聯繫,而這也正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威脅。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變化報告2001》指出,地球表面平均溫度自1861年以來升高了0.6℃。目前全球溫度處於繼續上升時期,預測到2100年,全球溫度將比1990年升高1.4~5.8℃。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溫度升高2.0~3.0℃,20%~30%的動植物將面臨滅絕的高風險;如果溫度上升4.0℃以上,將導致大量生物死亡和整個地球系統紊亂。
具體到中國,近百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與2000年相比,2020年中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西北和東北地區溫度上升明顯,而我國近海海洋表層溫度也正在不斷上升,其中20世紀80年代以後增暖明顯,1990年至今最暖。
「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南中國是受影響最大的一個區域,所造成的破壞難以想像。」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高工董燕紅告訴記者,她去海南文昌時看到,海岸線後退幾百米,大片沙灘不復存在,海濱浴場遭受侵蝕,旅遊場所被迫關閉。
海南省文昌市東郊椰林原是遠近聞名的集海水、椰樹、沙灘、陽光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勝地,過去每年都有大批的國內外遊客到這裡旅遊觀光。可是董燕紅向記者介紹說,透過衛星拍攝的圖片對比發現,從2005年~2008年之間,這裡的海岸線急劇後退,旅遊環境遭到破壞,遊人逐年減少。原來的房子、遊泳設施已變成一片廢墟。
2005年第一次去的時候,那裡全是沙灘,上面就是農村的田地,非常的漂亮,但是現在,海岸線已經上來了,沙灘已經沒有了,田地也被毀壞了。除了文昌,整個海南省都面臨這個問題,在海南一些地方,由於海岸線的後退,不僅使當地的旅遊環境和旅遊設施遭到破壞,也使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受到侵蝕。對於四面環海的海南來說,這不能不引起重視。
擔憂二:
魚種珊瑚遭滅頂
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廈門海域l965~1990年期間水溫上升了0.2℃。水溫上升,對海洋的生物影響立竿見影。厄爾尼諾爆發前,我國海域黑潮流量大,閩南——台灣淺灘漁場出現強大的上升流,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給中上層魚類帶來豐富餌料;而在厄爾尼諾時期,黑潮流量減少,上升流減弱,中上層魚類大量減少;在強厄爾尼諾的冬季,東亞頻繁出現寒潮,黃海、東海海水異常低溫,漁場環境發生巨大改變,導致魚類種群結構發生改變。
研究發現,台灣海峽出現了13種魚類新記錄種,包括慧琪豆娘魚、峨嵋條鰨、豹鰨、海躅魚、擬三刺純、尖牙鱸等,這些新魚都屬暖水種,以前主要分佈在南海海域,僅有部分種類能在海峽南部捕獲,現在海峽北部也能捕到。但是冷水魚的棲息地則漸漸北移,甚至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珊瑚也面臨大量死亡的威脅,而這又會使得大量魚類滅絕。全球變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已成為珊瑚礁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董燕紅說,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和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開展了「南海北部環流對粵西雷州半島珊瑚礁的影響」專題研究項目,報告說:造成礁石珊瑚退化嚴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近年雷州半島受熱帶氣旋影響較大。颱風通過攪動水體和底質,使沉積物再懸浮,增加了水體中的沉積物含量,降低水體透明度,惡化水質;颱風引起的海浪折斷珊瑚分枝,掀翻珊瑚群體;颱風帶來的降水造成海水淡化,並將陸上的土壤和污染物搬運入海,不但增加了水體中的泥沙含量和懸浮物濃度,而且可能直接覆蓋珊瑚,使對懸浮物耐受能力較差的珊瑚死亡率增加。
擔憂三:
鹹潮赤潮明顯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張俊峰說,海洋是全球氣候中的重要環節,被稱為地球氣候「調節器」。它通過與大氣的能量物質交換和水循環等作用調節和穩定氣候。而氣候變暖,厄爾尼諾增多,直接影響鹹潮赤潮的發生次數。研究顯示,1999年後厄爾尼諾對中國近海赤潮發生次數產生顯著影響。前幾年,廣東的鹹潮一般在11月~12月出現。而在去年9月15日,鹹潮提早兩個月出現,而且鹹潮的界限位較往年上移約10公里。不過2010年廣東平均降水量屬正常略偏多。吳迪生則預測說,南海比往年偏冷,南海區發生赤潮的次數比常年少;在雨水充足的情況下,今年鹹潮應該不會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