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將引領世界大規模使用太陽能應對氣候變化
酷熱乾燥、風生沙動的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沙漠,即將蛻去曾被賦予詩意的枯寂蒼涼。沉厚雄壯而安靜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在落日時分把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這個本原最接近自然與生命的地方,將在與太陽的無限親密接觸中向人們提供最清潔的、強大的電力供應。
在未來十年內,這一切有望逐漸變為現實。推動改變的契機,便是中美之間新能源的一項合作。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研發生產企業——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下簡稱「第一太陽能」),將在鄂爾多斯市建設20億瓦太陽能工廠——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類使用太陽能的項目,一座相當於兩個核電站發電量的巨大太陽能基地。
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正在美國訪問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也來到了亞利桑那州坦佩(Tempe)市「第一太陽能」公司總部,會見了該公司董事長麥克·埃亨(Michael·J·Ahearn)。據中新社報道,吳邦國表示中國正在強調要大力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善能源結構,這也為中美經濟合作帶來新的商機。而企業間的產業合作,通過開展聯合研究、建設示範工程、共同開發技術、擴大相互投資等形式提高太陽能技術的研發應用水平,將實現互利雙贏。
在合作備忘錄簽署之際,本報首席記者第一時間對麥克·埃亨進行了電話專訪。在採訪中,此項巨大工程的落戶經過、投資時間表、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願景都逐漸明晰。
而自1999年才創業、經過10年帶領企業成為全球行業領頭羊的麥克·埃亨,除了表達出對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的肯定,更給出了中國發展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的忠告:堅持以最領先、環保的技術為企業經營之本,政府則要明確產業計畫的長期性和市場透明度。
投資與決策
我們的投資策略是基於市場需求和相關政策制定的,而在構建太陽能市場方面,中國在一定程度上領先於印度和美國,所以我優先考慮中國
《21世紀》:作為中美能源十年規劃雙邊合作最大的能源項目,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相當於兩個核電站的發電量的2000兆瓦鄂爾多斯太陽能電站項目,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項目。這個項目不是在美國本土落地,也不是在人口大國印度投資,為什麼你們選擇了中國?
Michael Ahearn:我們的投資策略是基於市場需求和相關政策制定的,要認真考慮那些能夠與需求結合的投資。中國公佈了願意支持太陽能市場的政策,利於太陽能發電企業進一步規模化,進而降低成本、增加投資。我們認為,中國將是未來非常重要的市場,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及早地加入這個市場並進行發展。
我們為什麼選擇了中國而不是印度或者美國?短期內,我們預期這三個國家(中美印)都將成為可持續的太陽能市場,並吸引大量的太陽能方面的投資。事實上我們希望在這些地方都能夠成為很好的太陽能市場,這對每一個國家都很重要。
但我認為中國目前在太陽能領域起步居於領先地位,例如,如何建立太陽能市場,如何構建傳輸系統和基礎設施,以及應當在哪裡發展太陽能,目前中國有很多好的想法,也有一些很好的傳輸基礎設施。因此,在構建太陽能市場方面,中國在一定程度上領先於印度和美國,所以我優先考慮中國。
《21世紀》:據我所知,今年5月你在中國兩個星期的旅行中還表示,「沒有投資開發中國市場的意向」。三個月之後,就做出了在鄂爾多斯投資的決定。什麼使你們迅速做出投資中國的決策?是巨大的中國市場?還是因為中國政府承諾為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提供至多達成本一半的補貼政策?
Michael Ahearn:在5月份的時候,我們對中國政府所做出的關於太陽能市場發展方面的長期計畫有些吃驚,那時我們確實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
但是,項目投資需要企業非常高效的決策,之後,我們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會談並最終找到了一個投入市場的好機會。中國的「上網電價政策」對這個項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前瞻性政策對建立強大的太陽能市場和開發大規模項目是必要的,這樣能夠使太陽能發電的電價與一般電網的電價相當,就能使太陽能和其他傳統能源相競爭。
《21世紀》:未來十年,你們公司在中國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Michael Ahearn:中國在建立太陽能市場以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很大的潛力,中國應當在設計2020目標方面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優勢。「千兆瓦」目標對中國的工業界來說已經足以形成規模化,能夠把成本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我認為中國在5-10年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樣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就會降到可以和其他傳統發電模式相當。一旦你們達到這一步,由於太陽能的低成本,就會進一步拓展它的應用。
目前我們有兩條路。一是在內蒙古建立大的項目,另外就是在城鎮地區安裝太陽能裝置,這樣每個建築就能使用自發的太陽能電力。
願景與藍圖
整個投資將分四期,從明年一期完工到2019年項目結束,整個投資額會超過幾億美元。我們在中國要建立的是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太陽能產業鏈
《21世紀》:你們這個項目的中國合作夥伴是誰?
Michael Ahearn:我們的合作方是鄂爾多斯市政府。鄂爾多斯市政府正在建設一個可再生能源園工業區,他們答應「第一太陽能」將成為他們「太陽能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此外還需要尋找當地的其他合作者,也許是一家中國的電力公司。另外我們也要找一個當地的建築公司來承建這個項目。我們會在不同階段和不同的中國公司合作來完成這個項目。
《21世紀》:這個項目的總投資額是多少呢?你們會如同在馬來西亞一樣在鄂爾多斯建立生產線嗎?
Michael Ahearn:我們稱這個項目為「整線工廠」。第一階段的投資是建設最基礎的廠房,將有四條生產線,其投資大約為2億美元。如果把其他的生產設施加到一起,大概要幾個億美元吧。
我們也計畫進一步擴展在中國的光伏元件的供應鏈以及回收系統。我們所用的是一種特殊玻璃,所以會和玻璃廠商進行「太陽能玻璃」方面的合作,如果能夠管理好整個供應鏈,那將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一太陽能」希望在太陽能領域方面和中國積極合作,建立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太陽能產業。
《21世紀》:是否可以告知這個項目的商業模式以及投資時間表?
Michael Ahearn:我們正在制定一個關於中國全面的市場策略和商業模式,包括關於選擇潛在合作夥伴的標準。近期我們將全力學習中國太陽能市場的一些經驗,來補充到我們的市場策略裡。
我們有一個關於「鄂爾多斯項目」的時間表,它分為四個階段:2010年6月將開始一期工程,發電量為3千萬瓦的實驗項目。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將分別為1億瓦、8.7億瓦、10億瓦,二、三期工程具體建成時間為2014年,四期工程建成時間為2019年。為了盡早完成第一個階段建設,我們已經迅速行動起來,尋找建築方面的合作夥伴,並且還要對當地的辦公地點進行設計和評估。
市場與競爭
中國要發展太陽能電池產業,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計畫的長期性。但如果市場不透明,就很難進行供應鏈的組織和投資
《21世紀》:我知道你有法律與風險投資的專業背景。據說,你只花了1500萬美元購買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並以此為基礎發展成為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研發生產企業。在你所有的投資項目中,這次收購是否最有價值?
Michael Ahearn:是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1999年當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所有的薄膜技術都還在實驗室階段,很難說這項技術能不能商業化,所以說這也是非常冒險的投資。此後,我們花了5年的時間,在2004年建成了第一條生產線。緊接著我們就很快的擴大生產規模並降低了成本。目前我們在業界的成本是最低的,達到了0.87美元/瓦,並且還在繼續降低。
另外我們的碳排放量也是業界最低的。我們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清潔的、買得起的太陽能,來為世界加油,創造可持續的價值」。我認為我們正在這樣做,所以我們很滿意在碲化鎘薄膜上的投資。
《21世紀》:第一太陽能如何能夠做到在幾年的時間內把硅晶廠商甩在後面,坐到世界第一把交椅上?什麼是最重要的因素?
Michael Ahearn:首先讓我來描述一下晶硅技術。在晶硅太陽能工藝裡,一共有5道程序,而且這5道程序分屬不同的公司,這樣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降低了效率。
首先,你要做硅的淨化,其次你要拉單晶,接下來要把單晶棒切片,做成硅片,然後在硅片做成一個個的「單元(器件)」,最後,將這些「單元器件」連接起來就成為了太陽能「元件」。這些工藝步驟耗時耗力。另外硅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光吸收材料,即便是工藝最好的公司,也很難將厚度降到150微米以下。
可是對於我們來說,首先我們使用的是60×120厘米的玻璃,而不是單晶片或者6英吋器件。接下來,3微米厚的薄膜會澱積到襯底上面。所以我們的技術能夠將整個流程縮小到兩個半小時。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業界的領袖,是由於我們的低成本和低價格、建造規模、可持續性以及環境和系統的可靠性。
《21世紀》:有業界成本最低的優勢是源於技術,管理,還是其他?
Michael Ahearn:當然是技術。最重要的是我們用的材料非常少,另外工藝過程是全自動的,速度也很快。我們目前還在進一步改進元件的(光能)轉化效率。每一個元件都在增加能量產出。所以說關鍵是低成本和高(光能)轉化率。
《21世紀》:中國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大國(兩頭在外),幾乎佔全球生產能力的40%,但是,中國卻不是使用太陽能的大國,只佔全球的不到1%。你作為行業權威,能否告訴我們:制約中國使用太陽能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如果發展太陽能產業,中國最重要的產業政策突破在哪些方面?目前其他國家是否有經驗可以借鑒?
Michael Ahearn: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計畫的長期性。相比於給項目一定的補貼,更重要的是告訴工業界計畫是會延續一定的時間的,比如說到2020年。如果工業界能夠看到產量、時間、價格,他們就會更加高效地管理。如果市場不透明,就很難進行供應鏈的組織和投資。
環境與資源
通過設計並實施太陽能工業中第一個「預先投資」的元件收集回收系統,目的就是要保證今天我們所做的,不會成為我們子孫後代的負擔。
《21世紀》:碲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之一,發展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地球上碲儲量能否滿足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工業化規模生產及應用。目前的數據是,地球上有碲14.9萬噸,其中美國有2.5萬噸,中國有2.2萬噸。你們在中國投資,將從哪裡獲取碲資源?是從電解銅或冶煉鋅的廢料中回收得到?還是其他?會不會使用中國的碲資源所製造的產品出口?
Michael Ahearn:我們認為這些資源還是很充足的。碲並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稀有,我們的研究表明,碲的供應很穩定,能夠滿足增長的需求。
《21世紀》:根據美國布魯克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研究,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碲化鎘太陽能電池和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以及核能單位發電量的重金屬排放量中,石油的鎘排放量是最高的,達到44.3g/GWh,煤次之,為3.7g/GWh。而太陽能電池的排放量均小於1g/GWh,其中又以碲化鎘的鎘排放量最低,為0.3g/GWh。
我注意到,貴公司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組件在銷售時就與用戶簽訂了由工廠支付回收費用的回收合同。我的問題是,雖然實驗表明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使用是安全的,你們為什麼建立壽命末期電池組件和損毀組件的回收機制?是出於循環經濟的理念?回收材料的效益高於回收成本?還是增強公眾的信心?
Michael Ahearn:是的,布魯克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表明,我們光伏系統產生的鎘排放量相比於其他的能源(除了氫氣)都要低,比石油低140倍,比煤(在新式污染控制火電系統中使用)低10倍。
「第一太陽能」設計並實施了太陽能工業中第一個「預先投資」的元件收集回收系統,目的就是要保證今天我們所做的,不會成為我們子孫後代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