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美科學家破譯人類「癢密碼」 | 陽光歷史

 

A-A+

[圖文]美科學家破譯人類「癢密碼」

2014年11月14日 科學探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634 次


 


 


    大家都有疼和癢的時候,如果能選擇,您會選擇哪一個?相信不少人會說,寧願疼不想癢,癢的滋味有時真的讓人感到生不如死。畢竟,疼就是一種感覺,而癢,卻很難說得清楚。

    就是這麼一個司空見慣的癢,也讓醫生們束手無策。長期以來,面對癢得難受的病人,醫生也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開些藥物緩解一下症狀。但最近公開的一項科學研究卻顯示,對付癢,今後可能不再大費周折。美國一位科學家稱,他們破譯了「癢密碼」,找到了「癢基因」。科學家預言:如果能殺死「癢基因」,人類將不再怕癢。

    癢癢:你的密碼在哪裡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癢和疼是連在一起的,人們經常說一件事「不疼不癢」,就是說這是小事一樁,不必在意。不少科學家也相信,癢和疼是一回事,兩者機理一樣,癢只是一種輕度的疼,告訴身體有個地方出了點毛病,但問題不大。

    但實際上,沒有人能把癢說得清。有的癢一撓就好,有的癢越撓越厲害;有的癢伴隨著麻,有的癢則伴有酸甚至鑽心的疼;有的癢來自皮膚表面,有的癢卻來自身體內部;有的癢來自機械刺激,有的癢來自化學刺激;有的癢是急性的,有的癢是慢性的……

    對於癢的解釋,最近似乎出現了突破。據相關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有一位研究疼痛機理的專家,他的研究重點是一種名叫GRPR的小分子,這個詞譯成中文就是「促胃液激素釋放多肽受體」。您可以不去管它為什麼叫這個奇怪的名字,只需知道這是脊髓神經細胞表面的一種受體分子,而且只有極少數脊髓神經細胞表面帶有這個分子。根據以前的研究,那些帶有GRPR的脊髓神經細胞專門負責把疼和癢的感覺傳遞到大腦中去。

    大約在3年前,這位專家和他的實驗室培育出一種失去了GRPR基因的小鼠。當工作人員給一群正常小鼠注射了一種刺激GRPR活性的物質,這些小鼠像瘋了一樣拚命地撓癢癢。進一步研究證明,這個GRPR受體確實與癢的感覺有著很顯著的關係,失去GRPR基因的小鼠對所有的癢刺激均反應遲鈍,但對疼痛的感覺則一點沒變。2007年,專家宣佈第一個「癢基因」被找到了。

    接下來,專家想調查一下這個基因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

    癢和疼到底有啥關係

    想弄清楚「癢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首先必須搞清楚癢的傳遞路線是怎樣的,是否和疼的傳遞路線一致。

    專家找到了一種化學物質,能夠特異性地殺死所有表面帶有GRPR受體的神經細胞。當他把這種物質注射進小鼠的脊髓後,這些小鼠對癢的感覺消失了,而且消失得非常徹底,不但對由組胺引起的急性癢感覺沒反應,而且對由其他物質造成的慢性癢感覺也沒反應!更妙的是,這些小鼠對疼痛的感覺則一點沒變,照樣一扎就躲。

    這個實驗意義重大。因為這些小鼠不但沒有了GRPR受體,而且連帶有這種受體的神經細胞也沒有了,這就意味著所有與這些細胞有關的所有神經回路都被隔斷了。遭受如此重大創傷的小鼠照樣能感覺到疼痛,這就說明負責傳遞疼痛信號的神經回路與負責傳遞癢感覺的神經回路完全不是一回事。

    專家把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今年8月7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這篇論文第一次證實,疼和癢完全不是一回事,兩者有著完全不同的傳遞路徑。照此說法,如果這個實驗在人類身上能夠得到進一步證實,將來就可以發明出一種廣譜的止癢藥,來殺死「癢基因」,那樣,人類將不再怕癢。

    被16年瘙癢折磨的他有了希望?

    癢能對付了?這個好消息注定會引起全社會的強烈關注。老李就是最高興的一個,「是不是治療我這樣的癢就有好辦法了?」

    65歲的老李,16年來一直飽嘗瘙癢之苦。最初,老李只是感到後背瘙癢,有時抓撓之後,反而癢的程度加重。塗抹了一年多的藥膏,時好時壞。後來,後背的瘙癢發展到了全身,尤其是冬天,更是瘙癢難耐,苦不堪言。

    「常常是一陣陣地發癢,有時在後背,抓撓之後剛好了一點,又轉移到了大腿上。」老李說,他也說不清楚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就是感到癢的時候伴隨著酸痛、麻木等。不堪忍受時,他就用鐵刷子刷皮膚,甚至用剪刀割破皮膚,直至皮膚出血而感覺疼痛及灼痛時,癢感才暫時減輕一些。

    這樣的日子他過了16年。這些年來,老李去過不少醫院,看過神經科、皮膚科甚至是整形科的醫生。但醫生都告訴他,這種皮膚瘙癢症的發病原因和機理還不明確,目前只能對症治療,吃些藥物緩解一下症狀。

    為了止癢,他想盡了方法,鐵刷子刷皮膚,用剪刀割破皮膚,用熱水洗燙,但都無濟於事。由於劇烈瘙癢不斷搔抓,他的全身皮膚到處都是抓痕,有的地方還破損發炎、出血結痂。「我還專門到整形科去咨詢,看看能不能換皮膚,如果換皮膚真的能止癢的話,我寧願換皮膚。」老李甚至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引起全身瘙癢的原因五花八門

    是什麼原因導致老李得了奇怪的癢症?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王飛教授說,像老李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冬季瘙癢症,在老年人裡面尤其多見。患者會出現全身到處瘙癢的情況,白天由於外界干擾,尚可分心而無暇顧及,一到晚間,瘙癢難忍,全身似有螞蟻在爬,無法忍受。如果吃了點「發物」,或飲酒、喝咖啡,則更瘙癢難熬。老李得上瘙癢症,可能和他的皮膚一直比較乾燥有關。而且在冬天,由於衣服穿得較多較緊,這又刺激了老李本已敏感的皮膚,瘙癢加劇也就難免了。

    不過,老李的皮膚比較乾燥只可能是他患上瘙癢的一個原因。瘙癢的病因可不是這麼簡單。鼓樓醫院鎮痛科副主任陸麗娟說,很多原因都可誘發瘙癢,比如,有些病人手術後也會瘙癢。

    全身性的瘙癢還常與某些系統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膽疾病、內臟腫瘤、血液病、甲狀腺疾病、變應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習慣性便秘、月經不調、妊娠及精神焦慮、神經性疾病等。

    比如,1/3以上紅細胞增多症患者有瘙癢;20%~50%阻塞性黃疸患者有瘙癢;尿毒症患者也常見全身性難以忍受的瘙癢,可能與某些代謝失衡有關;3%~47%全身性瘙癢患者發現存在內臟腫瘤;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觸粉塵、玻璃纖維、塵螨,食用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貼身穿著的衣物均可致全身性瘙癢;全身性瘙癢還可由藥物引起,如抗抑鬱藥及某些中樞神經興奮劑等;內分泌障礙也會誘發皮膚瘙癢,如性激素功能紊亂、甲狀腺機能不足等。

    自己撓自己癢為啥不會笑

    不僅皮膚瘙癢的病因說不清,對於瘙癢的具體發生機制,目前也沒有人能說得清。

    「癢的發生機制太複雜了,和痛覺完全不是一回事。」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徐俊告訴記者,對於味覺來說,酸、甜、苦、鹹是基本感覺,麻、辣是復合感覺;對於身體來說,痛是基本的感覺,而癢則是復合感覺。

    有的專家曾提出幾種有關癢的神經傳導的假說,但都沒有充足的實驗依據。一種說法是,由於癢是復合感覺,大腦中並沒有單一的癢覺中樞,癢的傳遞有很多條神經「通道」。

    另一種說法為,在人的大腦中存在中樞抑制回路,受損時即使是正常神經纖維傳入的點興奮也可能導致瘙癢,而大面積皮膚搔抓可以激活此回路,阻止點興奮的傳導,從而抑制瘙癢;老李在瘙癢難耐的時候,還用過剪刀割破皮膚產生疼痛來減少癢感,這是因為刀割皮膚會激活痛覺感受器,疼痛可以抑制瘙癢。

    還有的說法稱,通常的癢,比如蚊子叮咬時,皮膚細胞釋放一種生化物質——組胺,特定的感覺神經元對組胺產生響應,攜帶「癢」信息上行到脊索神經,並傳遞給其他神經元,將信息送達丘腦,這些神經元都是脊髓丘腦束的組成部分,經過丘腦,「癢」信息傳遞到腦皮質,進行分析,產生癢的感覺。

    不過,別人給您撓癢癢您會笑的機制,卻和這種瘙癢的發生機制不相同。當別人替您撓癢癢的時候,您會大笑不止;但當您自己給自己撓癢癢時,卻從來不會發出笑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您在別人給您撓癢時發出笑聲,這是人類的一種與生俱來對抗恐懼的本能反應,它是人的小腦在起作用。當人自己撓自己時,人的小腦會發出一個信號,告訴大腦的其他部分,不要對這種刺激給予反應。但是,當被別人撓癢時,即便人預先知道,但小腦卻不會發出警告信號,大腦會對外來刺激立刻作出反應,人就會覺得特別癢了。

    醫生的藥典裡為何沒有止癢藥

    「對於瘙癢病人的治療,目前我們只能是對症治療,緩解瘙癢的症狀,還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王飛教授說,癢的機理目前並不清楚,要比痛複雜得多。因此,目前有很多止痛藥,但在藥典裡,目前還沒有止癢藥。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好幾個傳遞痛感的神經回路,市場上也能買到好幾種廣譜的止痛藥。但由於傳遞癢的神經回路目前並不清楚,因此止癢藥的研製就沒那麼簡單了,市面上只能買到幾種抑制組胺的止癢塗劑,對因氣候乾燥、蚊蟲叮咬或者牛皮癬等皮膚疾病引起的瘙癢有一定的療效,但對於更多的原因複雜的慢性瘙癢則無能為力。

    民間有用干辣椒止癢的偏方,不少人常常用它來治療凍瘡,就是將一些干辣椒用水煎後,趁熱洗凍瘡15分鐘,就能起到止癢的作用。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不能利用干辣椒來研製止癢藥嗎?專家說,干辣椒之所以能治療瘙癢,源於它含有使痛覺神經末梢脫敏的成分,它對頑固的局限性瘙癢和異位性皮炎引起的瘙癢均有效,但由於局部應用有刺激性而使其受到限制。

    對付癢癢,人類得打一場持久戰

    美國這位專家的科學研究發現,疼和癢完全不是一回事,兩者有著完全不同的傳遞路徑,對於這一點,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都表示認同。但對於破譯了「癢密碼」的說法,大多專家並不認同。

    「癢的發生機理太複雜了,不可能是單獨的癢基因在起作用,應該有著複雜的傳導機制,目前還是很難攻破的。」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徐俊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主任王飛教授也表示,破譯了「癢密碼」、找到「癢基因」的說法太玄乎了。

    一位專家認為,從目前來看,通過殺死「癢基因」讓人不再怕癢的計畫,短期之內還難以實現。看來,忍受16年瘙癢之苦的老李,還得繼續和瘙癢抗爭。快報記者張星

    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裡,關於癢的解釋有兩個。其一是:皮膚或黏膜生病或受到一定刺激而引起的想抓撓的感覺;其二是:(心情)難以抑制,躍躍欲試。這兩種解釋,與英文當中關於癢的解釋,驚人的一致。看來,作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生理現象,「癢」在東西方不約而同地滋生出了「癢文化」。而成語「七年之癢」,則體現了兩種「癢文化」高度融會貫通的妙處。

    不過,出乎很多國人預料的是,我們所熟知並感歎為精妙的「七年之癢」,其實並非土產,而是正宗舶來品。

    在英文中,「七年之癢」的原意是說,許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就跟「癢」一樣,是人的意志無法控制的。而「七年之癢」成為婚姻專用詞,則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美國電影《七年之癢》(《TheSevenYearItch》)。電影講述了一個結婚七年的出版商,雖然有著富足而美滿的家庭,可是平淡乏味的婚姻生活卻使他內心蠢蠢欲動。正好這時妻兒外出度假,於是他對樓上新來的年輕美貌的廣告小姐想入非非。在想像的過程中,他的道德觀念與本能慾望不斷發生衝撞。最終,他做出決定:拒絕誘惑,立刻趕往妻兒所在的度假地與之歡聚。

    由於這部影片的播映轟動了美國乃至全世界,一個重要的婚姻概念或者說是婚姻現象——七年之癢,也藉此得到很多人的認同。特別是在中國,這個詞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傳播,並成為許多人不甘於平淡婚姻的最佳借口。而電影中,夢露的風情造型——站在地下鐵通風口上,讓風將她的白色大蓬裙掀成一朵浪花,更是成為無數後來者爭相模仿的經典鏡頭。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