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重慶酉陽古裝書「疑是」外星文藏寶圖
疑是「天書」
酉陽一土家族生意人周永樂意外得到兩本線裝古書,書中文字貌似漢字,可是歷時兩年卻無一人能識。去年2月,大渝網轉載了發現「天書」的新聞,網友們紛紛嘗試破譯,有網友研究後竟認為,古書是藏寶圖。最近,史學專家譚大樑在酉陽看到了這本天書,發現了暗藏的玄機。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
圖片內整篇文字為(從上至下,從右至左)
酉陽可能藏有無價藏本
「『天書』本身價值不大,但它所反映的古代文字信息卻很重要!」譚大樑表示,這兩本古書對研究古漢字有一定價值,同時表明,該地區可能會有先秦古文字的藏本!而藏本的價值卻難以用金錢來衡量,「藏本可能流落民間或是藏在某個角落。」
懸疑篇
先後兩本天書無人能解
家住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周永樂是個愛好當地民族文化器物收藏的土家族生意人。2006年冬,他到酉陽宜居鎮收購舊貨,從一戶鄉下農家買了一堆古舊書籍,無意中發現一本非常陳舊的線裝古書,紙張是武陵山區歷史上常用的「皮紙」,共20多頁,豎排線裝,用毛筆書寫,字跡工整有力,文字造型奇特,都是沒見過的字。
第二年,他在酉陽又找到了另外一本舊書,上面的字體結構跟第一本一模一樣。每逢有友人來訪,他都會將兩本書拿出來翻翻,但大家都破譯不了。
網友:外星文?藏寶圖?
周永樂將奇異文字發在網上,希望網友能破譯,同時大渝網對發現天書的新聞也進行了轉載。
網友「紫色的河流」是古文愛好者,他說,作為少數民族的土家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如果能解開這些在烏江流域發現的書上所寫的神秘文字,證實它們是土家族的文字,那麼將會改寫我國少數民族史。有網友猜測,這些字中有極少數是我們能認識的漢字,「說不定是外星人來了一圈,然後隨機造出來的字。」還有的網友甚至根據字體怪異的結構,與地圖上的地形做對比,猜測認為這些文字是上天透露的某種密碼,一旦破譯後,將能找到巨大的寶藏。
兩年多來,眾說紛紜讓這些文字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各界專家也都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網友們稱其為「天書」。
文字出自秦統一六國前
今年初,重慶市社科院資深史學專家、重慶巴渝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譚大樑在酉陽無意中看到了這本「天書」,發現少數字很眼熟,於是將書複印後帶回家同古書、古代字帖對比,發現了「天書」暗藏的玄機。
「井字中間加一點,其實就是『井』字。」譚大樑解釋到,秦商鞅變法前,各國普遍實行井田制,中間一「、」表示水井所在,這個字其實是按形聲、會意構字法合構而成的漢字。另外書中的「梨(梨)」、「春(春)」等字都可以用六書構字法解釋。同時,通過對《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的查閱對比,可以斷定這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前使用的古文字。
清末明初手抄先秦文字
專家發現,在正文每個字的旁邊,還有一個不起眼的繁體漢字,類似註解和翻譯。根據這些漢字來「翻譯」,這本書的內容竟然是《三字經》!但《三字經》是元代以後才創作的,用秦國字寫元代文,這又是何解?
原來,秦國時使用的「紙張」是竹簡,因此「天書」本身產生的時代並非秦代。譚大樑解釋說,這本書應該是清末或民國初年,疑是當時的古代文字愛好者根據先秦文字範本而作的《三字經》手抄書。部分不認識或未能查閱到的字,疑為作者「避復」(古人寫文章盡量避免用重複字的手法)而對一些字做了「形變」,甚至有部分是生搬硬套自創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