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新人種弗洛裡斯島矮人被證實存在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新人種弗洛裡斯島矮人被證實存在

2015年07月23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46 次

一個新人種 弗洛裡斯島矮人


新人種被證實的確存在



印度尼西亞群島東部的弗洛裡斯島上,狹窄的山路彎彎繞繞,在山坡的一側,一個巨大的洞穴展現在我們眼前。籐蔓盤成花環的形狀垂落下來,鐵絲網象徵性地攔在洞口。這就是利昂·布阿洞穴,在當地的方言中,這個詞語是「涼快的洞穴」的意思,進得洞來,方知此言不虛。在入口的左側,兩處深色土堆正是挖掘現場,也就是印尼和澳洲古生物學家們發現新人種化石的地方。他們把這一新的人種命名為「弗洛裡斯人」。


新人種被證實的確存在



這個發現對科學界來說可謂意義重大,而對弗洛裡斯島上的居民來說,「另一個人種」的說法卻並不新鮮,因為它一直存在於當地文化中。在這個印尼小島上,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傳說都講述著生活在茂密森林深處的「矮人」們的故事。更奇妙的是,發現化石的科學家們正是受到這些傳說的啟發才決定對我們人類這不尋常的「近親」作更多的瞭解,而且有可能對「矮人」們曾經生活過的地點進行重新定位。人們曾經借用《指環王》裡的人物為這個新的人種取了個綽號——霍比特人,因為他們最令人震驚之處無異於僅1米左右的矮小身材,而且其腦容量也要小上380立方厘米,只相當於現代人即智人腦容量的三分之一。此外,這些矮人們都沒有下巴,同直立人——他們假設中的祖先一樣。另一個驚人的數據是,這些矮人們生活在距今幾千年前,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來,就像發生在昨天的事情,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自2.7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後地球上只居住著我們這一個人種。2004年10月的《自然》雜誌將這一發現公之於眾後,科學界大為震驚。一時間,質疑聲四起,持懷疑論的人認為這些骨化石應該屬於一個侏儒或是患有頭小畸形病的人,這種病會使人的腦容量比正常人小。但這兩種說法都站不住腳,因為在古生物學家們發現的骨骼中,除了顱骨之外,牙床骨、股骨、脛骨都是迷你型的。此後爭論愈演愈烈,直到2005年1O月,一篇新的文章宣佈了新的挖掘發現,在同一個洞穴內,發現了至少七具完整程度各異的矮人化石,他們具有同樣的體貌特徵:身材矮小,四肢細短。其中一些生活在距今1.2萬年前,而另一些則埋在更深的地質層中,他們約在9萬年前就行走在弗洛裡斯島的土地上了。



法蘭西學院的古人類學家帕斯卡爾·皮克興奮地說:「真是神奇啊,這一發現可以打消一切懷疑,因為諸如頭小畸形這類的疾病在一個種群裡持續幾萬年的假說,顯然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另一個不算久遠的人類種群曾和我們同時存在過。這又一次證明了人類種群的系統進化遠比我們料想的要豐富和複雜得多。」

一個新人種 弗洛裡斯島矮人


本文摘自《畢卡索畫出相對論》


 


古生物學求助於人種學



事實上,沒有人曾想到在距離我們如此之近的過去,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種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類大家庭的這個新成員從何而來?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原因銷聲匿跡?如此之多的難解之謎擺在科學家們的面前,他們試圖一一破解,可惜大部分的傳統方法都對此束手無策。德國馬普學會的讓一雅克·於布蘭和斯方特·佩博已經開始研究這些化石的古DNA以確定這一人種的基因構成,然後便可以找出該人種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共同點。但是由於從第一具屍體牙齒上提取的DNA損壞程度超出預料,所以研究毫無收穫。為瞭解「弗洛裡斯島矮人」的大腦功能,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人類學家迪恩·福克對其腦腔內部作了研究。根據他的研究結果,無論從大腦的形狀還是嚙葉的位置來說,「矮人」的大腦發育程度同智人不相上下,由此可以證明這些化石的所有者在生前是完全正常的,具備一切複雜反應能力,會製造工具,甚至會使用語言。荷蘭萊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傑爾特·范登博格對此解釋說:「這些信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它們間接地表明『弗洛裡斯島矮人』很可能捕殺過一些大小至少可以和劍齒象及巨蜥媲美的動物,因為在發現『矮人』化石的同一地質層中也發現了它們的骨化石。」



到目前為止,確切的證據還是很少,一些科學家已經轉向借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不過人種學主要是研究當今社會的問題,其研究領域和研究時代都與古生物學迥異。過去也曾有史前史學家用一些方法把這兩門學科聯繫在一起,可是所謂的人種一考古學,局限性還是顯而易見,因為結合人種學和考古學得出的論斷往往不能進行科學演示。但在這個案例中,情況卻有所不同。科學家們並不想建立一套無法進行演示的純理論,而只是想利用人種學的一些信息來推動挖掘工作的繼續。在弗洛裡斯島上,住在叢林中的「小矮人」的故事是當地民間傳說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傳說由來已久,但是自「矮人」化石出土後,這些傳說又有了另一層意義。傑爾特·范登博格教授解釋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人種學感興趣的原因,這些傳說也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在更為現代的『矮人』的化石所在地。」作為「矮人」化石的保管者,印尼古生物學家托尼·朱比安托諾也同意這一觀點:將古生物學和人種學相結合是繼續挖掘研究「矮人」之謎的可行途徑。



在弗洛裡斯島上,只要你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就會發現當地人對「矮人」的存在深信不疑。就拿那個著名洞穴近旁的利昂·布阿村來說吧。這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由於長期在稻田里辛苦勞作,身體已經佝僂,臉上也爬滿了皺紋,他坐在火堆旁,一群孩子圍坐在他身邊,聽他講矮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洞穴附近生活著一名叫Empu Paju的男子,他看起來不像是猴子,但和我們也不太一樣。他的個子跟小孩兒差不多高,卻有著神奇的力量,憑著強壯的身體竟然戰勝了一支其他王國派來侵略我們島嶼的軍隊……」而不遠處的村委會裡,村長喚來了兩位村民,他們都只有1.40米高。其中較為年長的那位盤腿坐在蓆子上,手上拿著咖啡,嘴裡嚼著檳榔,講述起自己的身世:「在村裡的幾百口人中,我是一個名叫Teol的矮人的37個後代之一。到我這裡已經是第七代了。Teol身高只有1米,渾身都是毛,常年生活在森林裡。後來他和村裡的一位姑娘結了婚,還生了小孩,後來又有了第三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矮的原因。」



這些民間傳說與科學家的發現只是純粹的巧合?抑或是人們編出這些故事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又或者這些故事中確實隱匿著事實真相?不得不承認要回答這些問題頗有難度。加拿大艾爾伯塔大學的人類學家格列高裡·弗斯對當地的民間風俗有所研究,他解釋說:「這一類型的故事流傳在世界各地,所以更難作出判斷。傳說的出現比化石的發現要早得多,因為10年前我就收集了一些這類的故事。對這些傳說的分析必須非常小心。其中提到的『神奇的力量』,還有那些豐功偉績,都帶有神話色彩,而神話往往並非源自現實。」



如果只有以上那些傳說的話,科學家們也許早就放棄人種學的研究方法了,因為在其中很難發現什麼線索。但是在利昂·布阿村之外的一些傳說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在距離村子500公里處Ebulobo火山腳下的波阿瓦鎮,關於矮人的傳說和利昂·布阿村的有所不同,情節更為豐富。村長有上千個小故事來證明曾經有矮人生活在村子的周邊地區。


從民間傳說中尋找真相



村長解釋說:「我們把矮人叫作Ebu G0go人,在我們的方言中,這是『什麼都吃的祖先』的意思。幾百年前,還有矮人會到村裡來偷吃我們院子裡的水果和蔬菜。……他們不是猴子,雖然渾身長毛,皮膚黝黑,但也是直立行走,同我們完全一樣,只是個子很矮小。」矮人和村民們一直和平相處,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村裡有個孩子被矮人擄去了。「當時村民們受夠了矮人的騷擾。於是在離村子很近的矮人居住的山洞裡放了一把火,把他們都燒死了。」



格列高裡·弗斯教授認為這些十多年前收集到的故事很有研究價值。「村民們敘述這些故事的方式、故事裡豐富的細節、傳說故事的數量之多、幾乎沒有任何魔幻和神話色彩等,這些特點都讓人覺得故事在不遠的過去真實地發生過。而且一般來說,口頭傳說和集體記憶在10~15代之間是可信的。超過15代後,集體記憶就會慢慢衰退並最終消失……一些村民甚至說在17世紀荷蘭殖民時期,矮人們還依然生活在島上。所以推想矮人們曾真實地存在過而且還與現代人類擦肩而過,這樣的想法並不荒唐。」那麼如果這些猜測都是真的話,他們和弗洛裡斯島矮人之間是否存在著聯繫呢?古生物學家傑爾特·范登博格就對前往傳說中矮人們被燒死的那個洞穴進行挖掘研究十分感興趣。如果傳說中的某些細節得到證實,顯然就需要花時間在紛繁複雜的傳說和幻想式敘述中提煉出事實的真相。可惜利昂·布阿洞穴的挖掘工作暫時停止了,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重新開始。現在入洞參觀需要付費。發現利昂·布阿洞穴的科考隊已經獲得了在島嶼東部進行挖掘研究的許可證,那裡剛剛出土了一批80萬年前直立人使用過的工具,而直立人有可能正是弗洛裡斯島矮人的祖先。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那就說明早在幾十萬年前弗洛裡斯島上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了。現在只需要找到直立人的化石,然後再找到介於中間尺寸的化石就可以證明直立人確實是弗洛裡斯島矮人的祖先。可以確信的是矮人們確實在島上存在並且生活過。這個曾出現過侏儒象和巨蜥蜴的島嶼充滿傳奇色彩,但大部分的古生物學家還是相信矮人們確確實實存在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