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非發現二百萬年前新型類人物種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南非發現二百萬年前新型類人物種

2014年10月26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8 次

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封面


 


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封面


 


馬修和父親重回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


 


馬修和父親重回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


美國《科學》雜誌9日刊登封面文章,介紹一種新發現的類人物種——南方古猿源泉種。這一發現源自有「人類搖籃」之稱的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遺址區出土的兩具類人動物骨骼化石,「他們」生活的年代距今約200萬年。這一發現可能填補史前由猿到人進化過程中的一些失落環節,並幫助科學家解開人類遠祖何時開始以雙腿直立行走等關鍵問題。


珍貴化石怎樣發現的?


9齡童與11歲類人物種跨時空相遇


「他們」是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個男孩。男孩可能是「她」的兒子,也可能是「她」所在部落的成員。「他們」正在這片非洲草原上打獵、或者是在久旱的季節裡尋找水源。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掉進了一個水壇,幾乎立刻就停止了呼吸。


不久後,一場季候風或者洪水將「他們」衝入了一個更深的盆地,「他們」的屍骸被泥漿覆蓋,很快變成了化石。


2008年8月,將近200萬年之後,另一個男孩——9歲的馬修伯格——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以北的馬拉帕洞穴外發現了「他們」的部分屍骸。人類考古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


馬修當時和他的父親、南非金山大學的古人類學家李伯格在一起。後者利用網絡搜尋找到了「人類搖籃」——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遺址區的一些洞穴的位置,希望在那裡找到古人類化石。


李伯格第一次到馬拉帕洞穴就帶著馬修,他讓馬修自己找找有沒有化石。不到15分鐘,男孩就帶回了兩塊化石,其中一塊包含一個原始人類鎖骨、另一塊包含一塊下顎骨。這些珍貴的化石好像是被進入洞穴的礦工隨手扔出來的。


馬修的發現令古人類學家大為振奮。在李伯格的帶領下,一支考古隊開始挖掘馬拉帕洞穴,並發現了其他原始人類骨骼。這些骨骼屬於一個11歲到12歲之間的少年雄性,以及一個年齡在30多歲的成年雌性。


「他們」是不是人類祖先?


專家多認同「智人祖先說」


領導相關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學的古人類學家李伯格推論,這種類人物種進化的兩種可能性,一是代表了某種進化「死胡同」,最後沒能進化成現代人類而滅絕;第二種可能性是,這種古人類就是現代智人的直系祖先,這種推論得到大多數古人類學家的支持。


在《科學》雜誌9日刊發的相關報道中,科學家將其所屬物種命名為南方古猿源泉種,「他們」生活的年代距今約200萬年,比另一種著名南方古猿——露西要晚100萬年左右。根據其特徵,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物種由南方古猿非洲種進化而來,不過其出現表明,當時的類人物種開始具有效能更高的行走與奔跑能力,其特徵意味著從較早期的原始人向人類的轉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新化石具有里程碑意義


有助於解開直立行走謎團


此前,科學家發現的史前人類化石大多數是骨頭或牙齒化石碎片,很難從這些小碎片或骨頭中來瞭解幾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但這次在南非發現的骨骼化石幾乎是完整的骨骼,這些罕見的化石將幫助科學家瞭解200萬年前我們史前祖先的面貌,以及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更關鍵的是,這些化石還有助於我們解開靈長類動物何時開始以兩條腿直立行走等謎團。


通過對這具類人物種兒童骨骼化石中的骨盆和四肢骨骼進行研究,科學家可以揭示其是否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通過手骨來研究手部靈敏度,從而來揭示其是否具有利用石器的能力;而有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骨架,科學家將有可能確定人類早期祖先是在樹上還是在空曠的草地上生活,是否直立行走或只是使用雙手來協助走路。有了這些細節,科學家應該能夠對人類如何完成進化做出更有決定性的科學推斷。


這種類人物種長啥模樣?


1.27米高 長胳膊 可直立行走


這兩具骨骼化石同時體現出猿類和人類的特徵。比如「他們」的胳膊像古猿那樣很長,暗示這種古人類非常善於爬樹。「他們」的手像猿類那樣彎曲,但是手指排列緊密,與現代人的手非常相似。少年雄性的頭骨尤其體現一些混合特徵,比如頭部很小,大腦僅比當時的南方古猿稍大,但其面部特徵,如突出的鼻子、相對較小的臼齒、顴骨縮回,都與後期的現代智人更相似。此外,「他們」還擁有較長的雙腿,以及原始人類所特有的骨盆,這表示「他們」已經具備直立行走的能力,甚至可能已經會跑。「他們」的身高均為1.27米左右,這種物種最高能長到1.3米左右,與更新紀靈長動物接近。少年雄性的腦容量約為420立方厘米至450立方厘米,比已知的原始人類「智人」最小的腦容量510立方厘米還要小(人類的腦容量在1200立方厘米至1600立方厘米之間)。


另據分析,化石所屬的成年雌性的體重大約在32公斤,而少年雄性的體重大約為27公斤。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