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交通」之謎被破解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交通」之謎被破解

2014年09月29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396 次


 


可為沙漠公路選線提供借鑒,即公路主幹線以南北向佈局為好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西部受西北風的影響,沙丘向東南移動;東部受東北風影響,沙丘向西南移動,風沙活動十分頻繁劇烈,流動沙丘占80%以上。只有在沙漠邊緣和深入沙漠中的河流沿岸分佈有以紅柳沙堆為主的固定、半固定灌叢沙堆。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是關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體流動,但對其交通問題關注頗少。目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樊自立等通過史料研究揭開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交通之謎。
    
    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曾有以下5條路線,絲綢之路的南道、姑墨——于闐道、坎城——神山堡——疏勒道、焉耆——于闐道及抒彌——龜茲道,這些古道都不乏我國古代人民的足跡。晉代高僧法顯是我國第一個從東北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人,玄奘是第一個把塔克拉瑪干沙漠比作「死亡之海」的人。
    
    關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禹貢》中有:「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文獻中所說的「流沙」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關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的古代交通,《穆天子傳》講道,周穆王經柴達木盆地入新疆若羌,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過帕米爾入阿富汗境,最後到過塔什干地區。以上記載只能反映這些人到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但行經的具體路線不詳。從漢代開始,有記載的僧侶、商賈、使者、官吏、將士等,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路線大致有上述所說的5條。
    
    關於絲綢之路「南道」。《漢書·西域傳》中講道:「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漢代絲綢之路的「北道」是由吐魯番經焉耆,沿天山南麓到喀什,其間沒有沙漠阻隔。「南道」的路線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所經地區有鄯善(今若羌)、且末、精絕、抒彌、于闐(今和田)及莎車。古代的且末在今天且末北沙漠中,精絕於今民豐北130公里的尼雅遺址,抒彌在今天於田和策勒縣境。按《大唐西域記》記載,由蓖靡川(今克裡雅河)到尼壤(古精絕)至且末之間的道路也大部分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中通過,「蓖靡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由此東行人大流沙,聚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昏迷,因以成病。」這段記述,如實地反映了在流動沙漠地區交通之困難,行旅之艱辛,由於風沙的掩埋,沙漠中沒有固定的道路,行人只好將撿來的遺骨堆積起來記路,由此可見在千年以前,穿過這段沙漠喪生的人畜不少,這應該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最初由來。
    
    關於姑墨——於闃道,樊自立介紹道,《漢書·西域傳》記載:「于闐國,王治西城北與姑墨接。」姑墨,即今阿克蘇,于闐為今和田。並載:「姑墨國,王治南城,南至於闐馬行十五日。」《水經注·河水篇》也講:「姑墨川東南流逕姑墨國西,治南城,南至於闐馬行十五日。」姑墨川即今阿克蘇河。《新唐書·地理志》記載貞元宰相賈耽從邊州人四夷道裡記中說:「自拔換南而東,經昆崗,渡赤河,西南經神山、睢陽、鹼泊,以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於闐城。」拔換亦即今阿克蘇,昆崗不明所指,赤河就是塔里木河,再西南逆和田河而上達神山,神山應即今麻扎塔格之紅白山(由紅色沙巖和白雲巖構成),睢陽、鹼泊、疏樹不明所指。1960年曾計畫修建庫(車)和(和田)公路,沿和田河西岸,從南北兩端推進,有不少路基已修成,後因故中斷。此後還有不少人趕著毛驢車通過這條路線,來往和田、阿克蘇與沙雅之間,沿途不乏放牧之人。2006年由阿克蘇到和田,沿和田河東岸修建的第二條沙漠公路已經貫通,大大方便了兩地交通。
    
    提到坎城——神山堡——疏勒道,在新疆農業區劃委員會組織的新疆和田河流域考察報告中(1986年),由侯燦執筆所寫的瑪扎塔格考古研究中有一段記載,說的是19世紀末斯文赫定在和田一帶探險,收集到一些于闐文書,文書中涉及到從瑪扎塔格古戌堡(神山堡)至坎城的交通路線。文書中明白告訴我們,由神山堡、三鋪、濡馬屈薩至坎城,是當時的一條交通路線。三鋪、濡馬屈薩今在何處無從考究。坎城在《新唐書·地理志》中有載:「于闐東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建德力河一般認為是克裡雅河,城鎮的位置是在今克裡雅河以西約九十里。《後漢書·班超傳》記載:「時龜茲王建為匈奴所立,倚恃虜威,據有此道,攻破琉勒,殺其王,而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明年(註:永平十七年,即公元74年)超從閒道至疏勒。去兜題所居盤囊九十里,逆遺吏田慮先往降之。」從于闐去疏勒西行的大路為正道,途中要經過莎車,班超這次去疏勒不經莎車而行「閒道」,因為當時莎車國降於龜茲對漢有二心,龜茲則與漢為敵。根據在瑪扎塔格山的考察,這條「閒道」可能是由其南麓向西,沿古董山、羅斯塔格南麓西行。19世紀末(1889年)俄國人別夫錯夫在塔里木盆地考察朔葉爾羌河南行時,瞭解在麥蓋提縣東面的大沙漠中有一座古遺址,距麥蓋提有三天路程,人們曾在那裡撿到金銀器物,這座古遺址就在由墨玉流來的古河道附近。古代在這樣的大沙漠中能有聚落,說明有水源,也說明有交通路線存在。
    
    關於焉耆——於闃道,《佛國記》中記載了晉代高僧法顯去天竺(印度)求經的路線。他從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的張掖、敦煌,到達位於羅布泊地區的鄯善,記載當時羅布泊以東三龍沙(庫姆塔格沙漠)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當時的樓蘭「其地崎嶇、瘠薄」。由善鄯再到烏夷國(今焉耆),然後由烏夷國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到達于闐(今和田)。依今天的形勢看,當時法顯經過的路線是由焉耆先到沙雅。過塔里木河平原,當時塔里木河河網發育,曾在塔里木河南岸沙漠發現3條干河道,並有烽火遺渣,灶灰土,陶片為紅色,當為唐代遺物,說明在唐之前必有人類活動。然後由沿克裡雅河分出西支南行,當時克裡雅河與塔里木河相連通。順著這條路線走雖有沙漠分佈,但沿途多有河道,不會發生斷水。因此,根據現存歷史文獻記載,法顯就成為我國第一個從東北向西南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人。
    
    對於抒彌——龜茲道,《西域水道記》中記載,克勒底雅河「北流三百里入大河」,「克勒底雅河」即克裡雅河,「大河」即塔里木河。實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克裡雅河西支大約在400年前曾流入塔里木河,於是在古代沿克裡雅河行成一條南北貫通塔克拉瑪干的交通路線就成為可能。《新疆圖志》(1910年)中也曾講到克裡雅(於田)與沙雅之間有交通來往。謝彬的《新疆遊記》中也詳細記載了這條路的通行站點和里程。1896年斯文·赫定南北向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是沿克裡雅河,沿著這條道走,在沙漠中還可找到可供飲用的水。
    
    通過以上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古代交通路線的記載,可知在這五條路線中有東西向的兩條路,通行十分困難,南北向的兩條道路通行較易,東北—西南方向的一條,介於兩者之間。這是由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受古水文網的分佈影響。發源於崑崙山的河流進入盆地都是南北流向,所以南北向通道可沿河道通行,即使沒有古河道的地方,沙丘高度也相對低。而在古河道之間,多是複合型沙壟、壟狀復合形沙山或複合型新月形沙丘鏈,沙丘相對高度可達50~150m,所以通行就很困難。這可為沙漠公路選線提供借鑒,即公路主幹線以南北向佈局為好,翻越高大沙丘少,沙害相對較輕,修路較易。而東西向布設公路,需翻越的高大沙丘多,修路難度大,沙害相對也要大。未來,塔克拉瑪干沙漠若再建公路,建議沿和田河和克裡雅河這兩條過去的通道修建。
    
    樊自立說,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石油儲量229.8億噸,天然氣11.4×1012m3,油氣儲量約佔全國陸上油氣儲量的20%。目前已探明的油氣田為22個,其中絕大部分分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由於勘探程度低,今後還可能有更多的油氣田發現,是我國能源的重要戰略接替區。要在沙漠中勘察開發石油,必須修築公路,目前以沙漠公路為主軸,修建了公路(有的是簡易的)通往各較大油田。由且末到塔中的二級幹線也已通車,由塔中通向克裡雅河下遊三角洲的公路已完工,建議再將其向西延伸到和田西側的瑪扎塔格,這一段沙丘較低,築路較易;然後沿瑪扎塔格山南麓山前衝洪積扇,地勢平坦,無沙害威脅,可達麥蓋提通往喀什。已停修多年的由阿克蘇通往和田的公路於2006年完工,這樣就可形成「兩縱一橫」的主幹線,隨著油氣勘察開發的進展,可能修建由沙雅至於田的公路,形成「三縱一橫」,再加上由幹線通往各油田的支線,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一個相對較稠密的公路網是有很大可能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