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史前恐龍腳印
恐龍腳印與土壤環境也有複雜關係
很長時間以來,科學界一直認為,在史前時代只有體型最大的恐龍才能把自己的足跡留在地球上。而現有最新研究表明,在那個年代能留下自己印跡的,很可能是比那些超大型恐龍相對較小的物種。
最近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電腦比對恐龍腳印來模擬恐龍時代的地球環境,分析現在留下的那些巨大的腳印,只有在恐龍的體型和重量都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並且土壤條件相對鬆軟的情況下,腳印才可以長久印在地面上。
不同種類的恐龍,他們的體型和重要是有很大區別的。從30噸重的巨型腕龍到美頜龍--後者的體型僅僅和普通的雞差不多大小。因此只有那些巨型恐龍的印跡才能留存到現今。但是如果地面是泥濘不堪的,土質鬆軟,超大型恐龍會陷在地表上甚至會導致死亡,而相對較輕的恐龍才能夠走過去並留下足跡。目前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雜誌上,這些研究可以讓古生物學家對1億年之前的地球生態系統重新評估。
美國德克薩斯帕拉克河的恐龍足跡化石
美國德克薩斯的帕拉克河,以及西班牙一些地區,都曾經是恐龍頻繁生活的區域,現如今這些地方也有很多恐龍足跡,但在這些區域很有可能生活著很多比我們現在看到足跡的恐龍更加大型的生物。大氣與環境科學學院的皮特-福克漢姆博士目前正在領導一個科研小組,用計算機盡量更詳細的描繪當時的地球生態系統,以及當時的泥漿土壤環境。
福克漢姆說:「如何利用計算機建模,建立一個合理的土壤泥漿環境來分析恐龍如何讓自己的足跡長久留在的表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土壤環境的影響很大,變化也很多。"他接著補充道,"但是,計算機的優勢就在於儘管不確定性很多,模擬複雜,但還是可控的。」
「我們目前是在模擬每一個可能出現的環境系統時,分析每一個變量對其造成的影響,比如腳印的形狀,或者恐龍的體重等等。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基準,在客觀環境極其複雜的情況下判定恐龍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會留下足跡,或者乾脆卡在地表上,或者在地球上永遠留下自己的痕跡。」
當然,即便恐龍們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這些足印慢慢消失,這樣的情況要佔大多數。該分析方法來源於計算機工程技術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演示負載下材料的變形,例如飛機機翼在各種不同大氣環境下是否會發生變化。而福克漢姆博士正是利用這項原理來研究這些史前的大傢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