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江蘇南京農花村發現25座古墓
南京農花村發現25座古墓,9米東吳大墓分「一廳兩室」
小陶人讓考古專家「撓頭」
「天璽元年十月五日作」一塊紀年磚的出現,令考古人員欣喜半天。相比去年,今年以來,南京地區考古沒有出現大的高潮。因此,昨天雨花台南面農花村發掘出有紀年磚,又出土了扁壺、瓷碗、陶豬、陶灶等齊全文物的東吳大墓可以說是一大亮點。然而出土的一件帶有8個耳系的直腹小罐考古專家稱從未見過,更神秘的是一個人形小陶像,乍一看像是個小佛像,仔細看又像是胡人,它究竟是什麼呢?考古專家感到「撓頭」。
東吳大墓分「一廳兩室」
昨天上午,記者聽說雨花台南面農花村一處經適房建設工地挖出了幾十座古墓,當記者趕到時,被眼前一座9米大墓所震撼。負責考古發掘的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岳湧描述發掘過程時十分激動,「我幹了這麼多年考古,從未在自己的工地上見到過紀年磚,這座大墓圓了我的一個心願。」他指著古墓牆壁滿眼的花磚介紹說,夾雜在花磚裡,有幾塊帶文字的青磚,有一塊字跡清晰可辨:「天璽元年十月五日作」。
考古專家介紹說,天璽元年應當是公元276年,屬東吳晚期,末帝孫皓為維護其統治,曾製造了「天命永歸大吳」的輿論,但天璽只存在了一年。這座大墓坐北朝南,背靠山坡,長達9米,寬3米。墓門甬道前排水溝長約5米多,甬道後分前室和後室,「一廳兩室」有通道相連。內鋪地磚,地磚也滿是錢紋圖案,都作人字紋鋪砌,牆體為「三順一丁」的砌法。「四隅券進式」穹降頂,左右兩側各用兩層磚壘砌祭台。在大墓的西側還發掘出一座同時代的小墓,專家認為,從墓型的規模和出土來判斷,這應當是家族墓群,墓主身份等級非常高。
小陶人讓考古專家「撓頭」
「肯定被擾亂了,該墓在700多年後,也就是公元1000年,宋代的盜墓賊曾光顧過。在前室中發現了宋代的遺留物,另外,一個很大的堆塑罐被移動了位置,罐子被打破,從碎片裡我們發現了一個上了釉的紅陶小人像。」這讓岳湧感到十分驚喜,從發現的堆塑罐殘片看,墓主可能信佛,東吳時佛教已經在社會上傳播。「但這件小陶人讓人摸不著頭腦,乍一看像是個小佛像,仔細看又像是胡人。」記者問從什麼方面判斷是胡人?岳湧說:「漢人的衣服前襟是朝左的,而胡人則是朝右。這個小人的衣襟似乎是朝右,因此可能是胡人,仔細看,小人雙手交叉抱在胸前,頭上還戴著一頂氈帽。」
記者看到古墓中還出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直腹小罐,問考古人員,人人都說從未見過。還出土了一批青瓷扁壺、青瓷碗、盆,以及陶灶、磨盤、陶豬等生活陪葬品。另外,還出土了10多枚漢代的五銖銅錢。由於沒有發現墓誌或地券的相關文字遺跡,墓主的身份無法弄清楚。
古井證明雨花台有生活區
雨花台古墓群共有25座大大小小的古墓分佈在雨花台南面王家大塘的周圍,從東吳到宋、明,以及清代康熙、乾隆時期的都有。其中磚室墓就有10多座,其餘為一些小型土墩墓。就目前來看,這座東吳大墓該有的都有了,完全可以作為範本,對今後沒有紀年的古墓進行比照。除了東吳大墓外,王家大塘邊還發現了一口宋代古井,周圍分佈著大量五代到宋代的灰坑,「灰坑是考證人類居住和活動的最好的遺跡,灰坑的發現,證明了這一地區南唐到北宋時百姓活動曾經很頻繁。」岳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