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狂想中美開戰:解放軍若被打敗將更加致命
導讀:美國國家利益雜誌6月9日發表肯塔基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學者羅伯特-法雷的文章稱,美中兩國國都不可避免的處於環太平洋國際貿易體系當中,因此一些人據此認為這使兩國不可能發生戰爭。不過,與一戰時相同,一些人認為世界大戰不可避免,也有一些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美中兩國戰爭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東亞地緣政治,但仍然會留下許多不會發生變化的關鍵因素。不幸的是,中美衝突很可能會被人們當作「第一次中美大戰」銘記在心。
文章稱,在未來中美戰爭中,如果解放軍用彈道飛彈攻擊航母,那麼中美兩國衝突中最激烈的時刻就會到來,兩國間的戰爭就不再僅僅是做姿態和發信號了,而是一場旨在摧毀敵人武裝力量的全面戰爭。這是因為,一個核國家利用常規彈道飛彈針對另外一個核國家發動攻擊,特別是針對一個假定擁有核優勢的國家發動攻擊,其複雜性不言而喻。而且,鑒於美國擁有對中國的壓倒性核優勢,所以美國針對中國發動的首輪飛彈攻擊會給中方帶來很大的壓力,在中國認為自己能夠打贏常規戰爭的時候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會擔心美國會為了保持優勢而發動核攻擊。
十五年前,有關中美在何種情況下會爆發大戰的問題,總會讓人們想到台灣或朝鮮。台灣獨立或朝鮮攻擊韓國,或一些類似事件會迫使中美兩國被迫打響戰爭。不過,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文章稱,中國利益的擴張與能力提高,意味著人們可以假設多種會導致中美爆發直接衝突的情景。這些假設仍然包括台灣和朝鮮想定,但還包括東海與南海爭端,以及中印沿西藏邊境爆發的潛在衝突。文章認為,只要中國實力增長、中國不滿以美國為首的地區安全體系,以及美國對地區國家的承諾等潛在因素存在,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就會存在。
文章指出,無論戰爭是如何觸發的,都不會以美國針對中國艦基、空基與陸基設施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為開始。儘管美軍傾向於在中國反介入資產美國飛機、基地和艦船時打擊並摧毀這些中國資產,但很難相信美國會決定付出可導致兩國衝突升級的政治代價。相反,美國需要做好承受第一輪打擊的準備。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必需等著中國飛彈洗地,在美中兩國戰鬥打響之前,華盛頓方面幾乎肯定會獲得一些有關中國有意打響高強度常規軍事作戰的信號。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能夠給美國提供任何暗示,那就是中國不會允許美國充分調動兵力,以便針對中國發動首輪打擊或為迎接首輪打擊做出適當準備。與此同時,「晴天霹靂」式打擊也是不可能發生的。相反,正在醞釀的危機會因一些事件不斷升級,最終導致美軍採取一系列會令北京認為華盛頓正在準備打響戰爭的舉措。這些舉措包括航母戰鬥群數量劇增,從歐洲和中東向亞洲轉移部署,戰鬥機中隊向太平洋移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將需要決定是否繼續向前做做出讓步。
在經濟方面,北京和華盛頓都將採取制裁措施(美方行動可能會會涉及一個多邊努力),並將凍結對方,乃至同盟國的資產。這將使環太平洋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經歷陣痛。高強度戰爭的威脅也會擾亂全球航運,導致工業生產遭遇嚴重阻礙。
文章指出,美國盟國是否支持華盛頓對北京開戰,取決於美中大戰如何開始。如果戰爭因朝鮮而爆發,那麼美國可能會獲得韓國與日本的支持。如果南海爭端導致中美大戰,那麼美國可能會獲得一些東盟國家的支持,也有可能會獲得日本的支持。澳洲在一些潛在環境下,也有可能會支持美國。
在盟國方面,中國面臨的情況不像美國那麼複雜。北京可能會希望俄羅斯保持中立,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中國外交官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建立並維持美國潛在盟國的中立姿態。這涉及到一系列極其複雜的問題,包括保證中國長期意圖的安全性,以及展示中國打贏戰爭的信心(暗示會報復支持美國的國家)。
中美各自戰爭目的是什麼?美國將會在戰爭中追求以下目標:1.挫敗解放軍海軍的遠征目標。2.破壞解放軍海軍與解放軍空軍的進攻能力。3.動搖中國的統治。
除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之外,美軍面臨的首個任務涉及挫敗中國的登陸努力,並防止這些部隊在投降前獲得增援或補給。第二個任何將需要針對中國部署的空海部隊以及其備用軍艦和飛機發動廣泛攻擊。可以預測到,美國海軍及美國空軍將瞄準中國空軍基地、海軍基地,還有可能會瞄準中國的飛彈基地,以求最大化對中國海軍與中國空軍造成的破壞。第三個任務可能取決於前兩個任務的成功執行。擊敗中國的遠征部隊,並摧毀解放軍海空部隊大部分力量,有可能會使中國陷入長期動盪。對於美國軍事規劃者而言明智的作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前兩個目標上,並且希望前兩個任務的實現會產生一些政治影響,而不是把骰子擲在更廣泛的「戰略」政治目標上。後者會浪費資源,有可能會導致衝突進一步升級,並對中國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
中國將會在戰爭中追求以下目標:1.實現積極的遠征目標。2.摧毀美國空軍與美國海軍的遠征能力。3.給美國造成嚴重損失,使未來美國政府不考慮干預涉華衝突。4.破壞以美國為首的東盟盟國體系。
實現第一個目標需要部署解放軍海軍水面力量,可能還需要配備解放軍空軍空降部隊。第二個任務則涉及利用潛艦、飛機、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摧毀美軍及其盟軍在東亞的基地與軍艦。第三個和第四個任務取決於第二個目標的實現。解放軍將試圖對美軍造成大量傷亡,迫使未來美國決策者在對華使用武力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相似的,以美國為首的同盟體系的生存,需要美國成功打敗中國;如果美國不能,那麼同盟體系就會動搖並崩潰。
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以來,美國從未在戰爭中損失過一架飛機。自二戰以來,美國從未在戰爭中損失過一艘大型戰艦。擊沉一艘軍艦,有可能會給美國帶來自越南戰爭以來最大的傷亡。不過,美國和中國戰略家都有可能會高估美國人對傷亡的厭惡。大型戰爭及其艦船的損失,有可能會鞏固美國對盟國的承諾,而不是破壞它。
當解放軍公然攻擊美國航母時,中美兩國衝突中最激烈的時刻就會到來。這代表著兩國衝突除核攻擊之外最嚴重的惡化。如果中國決定攻擊美國航母,那麼戰爭就不再僅僅是做姿態和發信號了,而是一場旨在摧毀敵人武裝力量的全面戰爭。文章指出,攻擊手段的意義重大。對於美國而言,從軍艦或潛艦上發動攻擊,會使解放軍海軍的所有軍用艦船成為合理的攻擊目標,但不一定會令美國攻擊中國的空軍基地、二炮飛彈基地,甚至是海軍基地。
然而,用彈道飛彈攻擊航母,卻是最危險的攻擊形式。這不僅是因為彈道飛彈難於攔截,還是因為這種飛彈有可能會攜帶核彈頭。一個核國家利用常規彈道飛彈針對另外一個核國家發動攻擊,特別是針對一個假定擁有核優勢的國家發動攻擊,其複雜性不言而喻。
文章稱,下一個「屏住呼吸」時刻會在美國針對中國目標發動首輪飛彈攻擊時到來。鑒於美國擁有對中國的壓倒性核優勢,所以美國首輪攻擊將給中國軍政官員帶來很大的壓力,在中國認為自己能夠打贏常規戰爭的時候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會擔心美國會為了保持優勢而發動核攻擊。
文章預測,中國會在敵對行動之初部署潛艦。然而,水面艦艇則有所不同。在任何高強度衝突中,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都會把中國戰艦視為合作攻擊目標,將會出動空中與水下資產發動攻擊。的確,即便解放軍遼寧艦和新型兩棲運輸船塢閉門不出,也無法阻止美軍對它們的攻擊。
中國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出動解放軍海軍:中國自感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保護一支特遣部隊能夠相對無麻煩的採取行動;或者是中國已經絕望。在任何一種情況下,美國潛艦將對中國水面艦艇構成最直接的威脅。
在大多數戰爭想定中,中國都需要爭取一些積極的目的,而不是僅僅是簡單的破壞美國或日本的軍事力量。這意味著解放軍海軍必須侵入、佔據、補給並捍衛一些地理位置,最有可能會的是台灣或位於東海或南海的前哨。解放軍需要為海軍執行水面作戰支持任務製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