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濟南版「一九四二」:三百萬人被餓死
近日,電影《一九四二》上映。這部史詩性大片,讓很多人知道並重新瞭解、理解了在那個時代所發生的那場天災人禍,令人回味,逼人反思。
走出影院的觀眾,記憶最為深刻的可能就是影片中的大災荒景象。1942年開始,「水旱蝗湯」四災接踵而來,河南地處抗日前線,災荒中300萬人餓死,300萬人沿著隴海線向大後方轉移。當時的國民政府出於種種考慮,對大災置若罔聞。
其實,在1927年到1930年,山東也連續發生過極為嚴重的災荒,其嚴重程度是山東歷史上罕見的。據當時的國際賑濟機構華洋義賑會調查,除膠東各縣災情較輕外,西部受災的有56個縣,佔全省面積的60%;災民2086萬,佔全省人口50%強。旱、蝗、雹輪番施虐,收成達到五成的只有1個縣;二成以下的高達39個縣,占受災縣的70%;其中幾近絕產的有27個縣。1928年4月,華洋義賑會致電紐約分會告急,稱山東最困苦的災民達4萬以上,炊斷糧絕的饑民有300萬人,估計在青黃不接期間,將有200萬至300萬人餓死。
天災人禍,使當時的山東農村經濟迅速衰退,破產農民劇增。他們為了生存,拋棄田宅,背井離鄉,湧入各大城市和礦區。
記者查閱了《山東近代災荒史》(王林主編,齊魯書社)等書籍和資料,發現那場大災荒確實讓人觸目驚心。《山東近代災荒史》記載:
進入1927年後,山東的天災異常加重,其表現有:一是諸災並起,水旱蝗接踵而至;二是持續時間長,自1927年起,迄1930年止,無一年不是重災;三是災情嚴重,有人估計,到1928年4月,山東最困苦之災民,總計逾千萬以上,約佔全省人數四分之一,非賑濟不能活者有二三百萬之眾。
至於本年度(1927年,記者注)山東受災縣數和災民總數,未有準確的統計。據華洋義賑會的一份報告稱:「災區廣及56縣,佔地244434方里,有大小村莊32879所,戶口9238234人,實當山東全省之半。據調查所及,3萬餘村莊之收成,大多數不滿一成,較佳者二、三、四成不等,達五成者僅一縣,各縣平均仍不足二成。」又北京賑濟會稱:「魯省107縣,有35縣收成不足百分之十,另有30縣收成自百分之十至四十不等。」濟南慈悲社致中國濟生會函則稱:「魯省歷經水旱兵蝗各災,致顆粒不收者57縣。」1927年11月18日的《晨報》統計,山東災區六十縣,災民九百萬,並開列山東各縣災情表。」
據有關資料統計,1927年,山東省內74縣受災,其中旱災54縣。受災面積24萬平方里,佔全省十分之六;災民達2086萬人,佔全省總人口二分之一以上。流移東北人口約84萬人。
到了1928年,山東的災情依然十分嚴重。當時的華洋義賑會稱:「本年蝗旱為災,禾稼歉收,戰事頻仍,民鮮蓋藏,山東各縣泰半罹災」,「魯西夏津、東昌、冠縣一帶,魯南曲阜一帶,皆為災祲綦重之區」,膠東一帶,亦「亢旱不雨,田禾枯萎」。據該會對48縣調查,曹縣顆粒無收,收成僅一二成者14縣,三成者8縣,四成左右者2縣,五成以上者僅4縣(另有19縣收成不詳)。災民數目佔全縣戶口三分之一以上者27縣,其中曲阜高達73%,冠縣占54%,泗水占52%。
據當時出版的《各省災情概況》中關於1928年山東災情的記載稱,「山東全年被災者已達83縣,災民總數約在500萬人」。
1927年開始的這次大災荒中,大量的山東各地災民背井離鄉逃荒到濟南、青島等大城市以尋求活路。當時山東齊魯大學的牧師曾拍攝了一批1927年、1928年間逃荒到濟南齊魯大學附近的難民生活的照片,現在收藏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這些照片以前還沒有在國內公開發表過,所以對於再現、研究那段歷史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也凸顯出這些照片的珍貴程度。
今天,我們再看這些照片,其中白髮蒼蒼的老人、瘦弱的兒童、等待領取救濟的災民、成片的簡陋窩棚……這些80多年前的珍貴舊影,比電影《一九四二》更加直觀地還原了歷史原貌,讓今天的人依然能充分感受到那份蒼涼、悲苦、淒慘,也更讓人體味到今天生活的安定與幸福。而這些珍貴老照片的再次現世,也讓人對於老照片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