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歷史習俗:吃春餅嚼蘿蔔 鞭打春牛
常言道「四時八節」——形容我國傳統文化中節日之多也。在我心目中,立春是最溫馨、最富人文內涵的節日。每年立春的時間會稍有差異,但大體上,是農曆臘月廿四、廿五。
舊時歷書上,每書「今日立春,一候東風解凍」。候指氣候,至遲在春秋戰國年間,我國已流行廿四節氣說,及「廿四番花信風」。「一年之計在於春」,冬去春來,或者說春去春又回,這是人們最高興的賞心樂事。以今年而論,翻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日曆,知道立春是「六九」第一天。民間所謂的「入九」,意味著寒冷的步步緊逼及悄然退去。魯迅先生有詩句謂「寒凝大地發春華」,英國詩人雪萊也高聲吟哦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不遠,甚至可以說近在眼前,立春馬上就到。
據《燕京歲時記·立春》記載,立春即打春:立春前一天,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當天,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這就是打春。這天,富家多食春餅,婦女輩多買蘿蔔食之,叫做咬春。俗話說春困秋乏,吃蘿蔔可以解乏,當然也有通氣的功能。不用說,這裡的鞭打春牛,是象徵性地輕打幾下而已。我國歷代都視耕牛為寶,這是農業文明的標誌之一。有些地方,預先製作一條土牛,迎春時,將土牛打碎,搶著將春牛碎土拿回家,撒在牛欄內,圖個吉利。有趣的是,打牛前,還先向牛叩頭,筆者猜想,他們心中很可能默念:老牛,恕俺無禮了!據明末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記載,宮中太監、宮女,立春時也吃春餅,嚼蘿蔔,可見雖然宮門深似海,但仍割不斷宮中人對春天的喜悅與嚮往。清代民間在立春日還有放飛布谷鳥的習俗。無非是讓布谷鳥在春天的原野裡,布谷聲聲,催促農民毋忘春耕,或者說為春耕者送去悅耳的歌聲,送去歡樂。
在古代,甚至直到民國初年,迎春、立春節日期間,禮俗名目繁多,盛大,熱鬧。雖然時至今日,隨著傳統農業文明被現代化工業文明所取代,舊時的禮俗,多半成了「去年天氣舊亭台」、「昨夜星辰昨夜風」,但有興趣者,不妨翻翻國家博物館李露露研究員所著《中國節》中「立春節」那些精美的插圖,就會感到前輩過立春節的情景,就在我們眼前,而且正與他們分享節日的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