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後庭花》為什麼成為不祥的靡亡之音?
古代的歌賦往往按照固定的詞牌名來填詞,後庭花就是著名詞牌名的一種,由於後庭花與亡國之君有許多典故,現代往往認為唱後庭花的是不詳之音。
當初,南朝陳後主幹了件很對不住後人的事,尤其對不住歌詞作者。他做了一首《玉樹後庭花》,命1000名漂亮宮女唱。這千人合唱團肯定水平不錯,直唱得聲繞江南曉夜聞。可偏偏隨之他的江山就不在了,《後庭花》遂成預兆不祥的靡亡之音。
按說《後庭花》不過是個曲牌,受此株連有些冤。唐玄宗還是梨園祖師爺呢,恩寵楊貴妃鬧出安史之亂,可戲曲還是照樣受人喜愛。這就不能不說到晚唐詩人小杜(與杜甫是遠房宗親)杜牧。杜牧最有名的詩,應是「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不知道的,以為這位詩人一直安然於山野生活,沒事就在小石板路上走得顛顛兒的。兀不知古人更愛旅遊,更閒不住。小杜遍遊天下,曾到金陵,大秋天晚上挺涼的,還坐船逛紅燈區(秦淮河)。不知那會子是南京掃黃,還是唐朝出了經濟危機,總之給詩人的感覺不咋好,加之小杜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感慨前朝舊事,聯想晚唐衰景,就有了《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小杜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區別於大李杜)。他這首七絕一問世不要緊,《後庭花》的罪名基本就定了。其實,陳後主誤國主要還不是讓人唱《後庭花》,而是他的「前庭」就亂。陳後主的貴妃叫張麗華,歌妓出身,發長七尺,光可鑒人,眉目如畫。陳後主對她一見鍾情,朝堂之上,常將其放在膝上共商國事。當時江北楊堅積蓄兵力要奪取天下,而陳後主並不在意,依舊整天花天酒地。在光照殿前,他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還有龔姓孔姓二貴妃住望仙閣,整日只做飲酒賦詩之事。你說這個朝廷還怎麼能維持下去,不讓楊堅滅了才怪呢。
至於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是這樣的:「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依我看這歌詞很一般。但「花落花開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這兩句恰與隨後發生的大事吻合了,於是把《後庭花》歸為好人不唱唱了不好,也在情理之中。陳後主醉生夢死,命人唱,直唱得金陵城破,他和張麗華、孔貴妃躲在枯井裡。人家一個籮筐拉上來,井口小,張麗華胭脂擦在井口,後稱胭脂井,也叫恥辱井。而當時金陵城有十萬守軍,北軍韓擒虎不過五百人馬。
這就說到十萬這個數字。十萬人不論在哪,也稱得上是大軍。據說漂母死後,韓信命十萬大軍每人捧一抔土,就將漂母墳堆成山丘。十萬人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等閒視之。涓涓不壅,尚成江河。十萬不禁,那一方事境就等於由人家隨意做了。
學小杜,也話當下。自北京警方痛掃「天上人間」,各地隨之捲起掃黃風暴,並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讚揚。由此,也使諸多先前忌諱說的「那等事」擺到大面兒上。有報道,此次地處嶺南的某市下大力氣掃黃,使十萬小姐處於等待觀風狀態。
乍見「十萬小姐」這數字,甚是驚訝,幾乎不敢相信。這十萬「娘子軍」,其能量遠遠超過陳後主的「千人合唱團」。其聲聚成勢的背後,當然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分析,治本之策亦需謀定,但當下有一條似應立即達成共識,即對這種社會醜惡現象,必須痛下決心剷除之。或許,要做到徹底不容易,但起碼不能允許十萬小姐齊唱《後庭花》的景象再重現。
或許十萬數字不准,有誇張。但問題的嚴重性已有目共睹。但願諸多小姐由此改弦更張,莫再為那些有了錢就尋歡作樂的色徒再唱《後庭花》。如今社會安穩生計路寬,清白做人,皇天可鑒。即便淡飯粗茶,也要過些老來可對子孫言及的正經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