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把縣長嚇瘋的川甘大饑荒
核心提示:據1936年5月4日《天津日報》所載《成都通訊》的一則驚悚消息:……死屍的肉每斤賣五百文,活人肉每斤賣一千二百文!
1936年,四川靖化縣長於竹君瘋了,他是被嚇瘋的!
他每天都在斷「人吃人」的慘案,當這些慘不忍睹、悖逆人倫的樁樁血案,最終竟演變為生活常態時,在一個陰風怒號的淒厲夜晚,飽讀詩書、傾心教化的於竹君終於精神崩潰了!
地裡的玉米燒成一片大火
造成這人間慘劇的元兇,是從1930年起開始蔓延、至1936年進入高潮的川甘大饑荒。僅就四川地區而言,除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人口約3700餘萬。
有人說,1927年北伐成功到1937年日軍侵華這十年間,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而真實的情況卻與「黃金十年」的美譽截然相反。美國前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飢餓。更有人大膽推斷,民國時代,累計餓死的人口突破兩億大關!而爆發於1936-1937年,導致3700萬人受災的川甘大饑荒,僅是民國災荒歲月的一個淒慘片段而已。
1936年,四川旱災進入高潮,土地龜裂,溝渠乾涸,炎炎烈日下,連耐旱的玉米也葉卷黃枯,甚至發生自燃,燒成一片大火。這場大旱災歷時10月之久,別說糧食,連蘿蔔、南瓜、紅薯等蔬菜雜糧也因長期亢旱缺水而無法生長。四川境內多數府縣的糧食收成均在四成以下,重災區大都不及一二成,甚至顆粒無收,本是魚米之鄉的四川膏腴之土,竟成為一片赤地!
只為多活十天搶吃觀音土
糧食吃光了,人就吃秕谷,甚至和牛馬一起吃糟糠。當這些已算不得食物的果腹之物也吃光咽盡時,人們就以草根樹皮、野菜野果野草等填充乾癟的肚皮,凡能吃的都挖,田埂山坡到處挖得像爛蜂窩,不少人誤食毒野菜,腹瀉腸漏乃至鼻噴黑血,依然咀嚼不停。比如一種叫「老鴉蒜」的劇毒植物,哪怕用清水沖洗十次,也毒性不減,人吃後頭暈目眩。但餓瘋了的人們卻採挖不止,明知有毒,仍趨之若鶩。
當毒草都被拔盡吃光時,人們開始瞄上了據說「數量管夠」的白善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觀音土。土是不能吃的,但餓得沒招,土也得吃!
為了糊弄自己的視覺,不少人將這白善泥磨成粉,摻和點樹皮野草囫圇吞下,肚子是填飽了,卻屙不出屎來,活活腹脹憋死!當時有種說法,吃白善泥,最多能挺十天,十天後必死,但不吃白善泥,今天就死!換言之,吃白善泥,意味能「緩死」十天,十天後,則暴斃而亡!
然而,就是這令人致死的白善泥,居然也被饑民哄搶。四川榮昌、岳池等縣因搶挖白善泥而發生械鬥事件,出了人命。涪陵縣第三區百姓挖取白善泥,竟將北巖華廠坡山腳掏空,導致山石崩坍,50多名挖土的饑民被滾落的岩石砸中,當場一命嗚呼。而未死的同伴和後繼者對此竟熟視無睹,繼續在血肉模糊的死者身旁挖泥吃泥。有人吃得太多太猛,突然兩眼一翻,一頭栽倒。
某專員還發明了所謂的「白泥吃法」,並鄭重其事地函告各地屬下廣為宣傳。其方法之一是將這種「全未含有營養質料」的白泥和糧食搭配而吃,「糧食須佔六七成,其害較少」;一是在食後「須用谷草節或地黃瓜根,熬水服吃,助其消化」。這一吃法令人啼笑皆非,真有糧食,誰會吃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