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年(順治六年、永歷三年)前後,鄭鴻逵、鄭成功軍同廣東郝尚久部爭奪潮州之戰,是南明史上的一次內訌。郝尚久是李成棟的部將,入廣後奉命鎮守潮州。1648年李成棟反清歸明,郝尚久也隨之反正,永歷朝廷封為新泰伯。按理說,潮州緊接鄭氏家族佔領的銅山、廈門一帶,本應共赴國難,聯軍恢復福建。可是,南明的派系矛盾使這一前景歸於幻滅。江日昇記載,李成棟反正後曾經上疏建議「速當發詔通成功,連兵...
鄭成功治軍:執法嚴明斬親叔鄭芝鵬首級示眾三日
清軍南下,母親為清軍所逼,剖腹自殺,鄭成功聞訊,痛不欲生,匆匆趕回安平,料理了母親後事,用黃金鑄造了一尊田川氏坐像,朝夕禮拜。從此,鄭成功「以隻身而奉故朔,海島群雄,拱手聽其約束。」他一生「處無可奈何之境,得未曾有之局,以其螳臂之勢,縱橫大敵,逐紅夷於海上,闢地千里,為有明碩果之僅存。」終其一生,鄭成功明知不可而為之,在令人沮喪的明末留下了英雄的一章。
鄭軍令...
降而復叛的施琅:為何背叛鄭成功投降清朝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是誰。只要維護兩岸統一,就會名垂青史,受到中華民族的愛戴。
談到海峽兩岸的英雄人物,人們會對驅除荷蘭殖民侵略者、收復台灣的鄭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對於平定台灣的傳奇人物施琅大將軍則知之不多、不深。讀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將軍--平定台灣傳奇》,掩卷而思,一個完整、真實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腦海裡浮現。
施琅,生長在明清之際,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
鄭成功治軍不講情面:曾斬親叔首級並懸街示眾
清軍南下,母親為清軍所逼,剖腹自殺,鄭成功聞訊,痛不欲生,匆匆趕回安平,料理了母親後事,用黃金鑄造了一尊田川氏坐像,朝夕禮拜。從此,鄭成功「以隻身而奉故朔,海島群雄,拱手聽其約束。」他一生「處無可奈何之境,得未曾有之局,以其螳臂之勢,縱橫大敵,逐紅夷於海上,闢地千里,為有明碩果之僅存。」終其一生,鄭成功明知不可而為之,在令人沮喪的明末留下了英雄的一章。 鄭軍令人驚恐的...
鄭成功大軍四次向日本借兵內幕:明末對日借兵始末
據日本人加快鄭芝龍投降清朝後,其子鄭成功仍舊孤軍奮戰,支持明朝,並四次向日本國派了使者,要求援軍(乞師)和物資(乞資)。 清朝就這樣開始了對中國的統治。但明朝的遺臣首先擁立神宗的孫子福王,試圖進行抵抗。可是他們步調不齊,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後,接連地擁立了唐王、魯王、桂王等,逐漸被追逼到邊遠地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緬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權覆滅之後,明王朝終於在形式...
揭秘鄭成功逝世後為何要將親生兒子賜死?
鄭成功進入台灣時,清朝隨即施行一道對鄭家極具殺傷力的「遷界令」。這個堅壁清野的策略實施得非常徹底,目的是讓鄭成功糧餉物資來源枯竭,最後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無法經營。少了海外貿易收入支應軍費,經濟越來越困頓,鄭氏只好在台灣努力開拓耕地、發展農業,但農業收入遠不如海上貿易,鄭家終究無法再與清政府相抗衡了。
提出高見策略的是原鄭成功陣...
鄭成功為什麼要在病死之前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鄭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1624年生於福建泉州南安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歷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61年,鄭成功的軍隊從金門、廈門出發,渡海收復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首先是建立政權,廢除荷蘭侵略者...
抗清中鄭成功兩次圍城失敗的戰略失誤是什麼?
眼見橫行於東西洋海面上的荷蘭船不斷地劫掠中國商船,更激起了鄭成功把盤踞了數十年的「荷夷」驅逐出去、盡快收復台灣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增強了必勝的鬥志和決心。 鄭軍從水陸兩路合擊荷軍 水路正面迎戰。五月一日早上,揆一下令戰艦「赫克托號」和「格拉弗蘭號」,以及通信船「瑪利亞號」、運輸船「白鷺號」一邊開炮一邊全速衝向鄭軍船隊,務求給鄭軍船隊以重創,來一個下馬威。鄭成功也...
揭秘:民族英雄鄭成功一家慘遭施琅滅門慘案真相
導讀:鄭成功究竟有無留後?一直是史學家爭議的話題,歷史文獻上稱:「施琅攻台,鄭姓一家遭滅門」,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滅門慘案之一,但據史學家追蹤,鄭成功的確有後代,分佈在台灣、大陸和日本。歷史文獻上指稱:「施琅攻台,鄭姓一家遭滅門」。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滅門慘案之一,正史中留有一段曖昧的文字:「鄭寬,鄭成功之子,行蹤不明」。文獻模糊記載,使得鄭成功究竟有沒有後代,留下不少爭議。 ...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北伐遺恨:險些收復江南半壁
鄭成功在收復台灣以前,主要致力於抗清復明運動。為此,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進行了多次北伐。其中,尤以最後一次規模最大,並一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南明永歷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五月,鄭成功以舟山為老營,開始了最後一次北伐,矛頭直指南明故都南京。一路上連連得勝,過羊山,入吳淞口,進展神速。六月初,鄭成功親率水師十餘萬,艨艟巨艦數千艘,溯江而上,直抵鎮江城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