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裡,有許多謎一樣的人物,牛金星便是其中之一,在他身上留有眾多未解之謎。他是舉人出身,可是他不去追逐功名利祿,反而加入到農民起義軍的陣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參加農民起義的?李自成起義失敗後,牛金星又到哪裡去了?他有沒有降清呢?
牛金星,河南寶豐人,天啟年間的舉人。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投入李自成農民軍,以智謀而獲取信任。十六年克襄陽時創官爵名號,任左輔。...
詭計多端的小人郭圖:謀士郭圖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起郭圖,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不怎麼深刻,他只是袁紹帳前的一個謀士,至於他長什麼樣,穿什麼衣服,作者從未著墨,算是小人物一個。 可小人物不能當小人。一旦餿主意、壞點子發揮了作用,那麼,危害程度是相當嚴重的。 在《三國演義》中,郭圖出場並不多。可他每次一露面,給主公袁紹上的都是「壞菜」,這非常可怕。 他第一次出場是在第22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當時窮...
後趙石勒的謀士張賓:因為石勒的惡行而被低估
張賓(?—322年),字孟孫,十六國時期後趙趙郡南和(今邢台南和)張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縣志》),一說邢台內丘人。十六國時期後趙大臣、著名謀士和政治家。
張賓胸懷大志,謀略過人,輔助石勒建立後趙,並訂立各種國家制度,被石勒任命為大執法,專總朝政,位冠僚首。張賓為官清廉,謙虛謹慎,任人唯賢,禮賢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
他死後,後趙追封為「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
揭秘:項羽為何趕走自己身邊的唯一的謀士范增?
項羽的謀士是范增,是個很厲害的角色,連司馬遷都說: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 范增此人見識不凡,很有謀略,便對項梁說:「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
袁紹四大謀士田豐、沮授、逢紀、審配誰更有才能?
自從接觸三國以來,只有是談到袁紹手下的謀臣大家都會說田豐,沮授有遠見有才能,而逢紀,審配則是誤國誤君的奸臣。可是我不這麼認為,其實我想把你放在袁紹的角度你也是會重用他們的。 先說說田豐吧,這個人一直是被人認為是河北最有見識,最有才能的人,可是這是憑哪點呢?真實的人不像遊戲可以用4維來評價能力的高低,而是看他做過什麼樣的事情!在袁紹初期幾乎看不見田豐這個人的名字,唯一的一次...
三國謀士智謀大比拚:郭嘉遠超諸葛亮?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易中天書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對諸葛亮與郭嘉作了比較。說他倆都是同一量級的人物,對劉備、曹操同樣重要,兩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怎樣相似呢?易中天認為: 第一,他們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時都只有二十六七歲。 第二,他們都「審於量主」(謹慎地選擇主公)。 第三,他們都「謀功為高」。 第四,他們都忠心耿耿、競競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第...
曹魏謀士第一人劉曄:一個歷史被埋沒的戰略家
那年,哥哥九歲,他七歲。母親病危,臨死之前告誡他和哥哥說:「你們父親的侍從,有害人之心,我死之後,他肯定會作亂的。你長大之後如果能除掉他,那麼我死而無憾了。」等他十三歲時,對他哥哥說:「母親臨終的話現在可以做了。」於是提刀入室殺了父親的侍從,隨即到目前墳前祭拜。父親很生氣,他跪下說:「這是母親臨終遺言,我願接受不請示就擅自動手的懲罰。父親暗暗稱奇,並沒有責罰他。 他是...
西夏王元昊的心腹謀士張元:宋初知名漢奸第一人
張元,陝西華陰人。張元是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著名大漢奸,他終生都在仇恨他的祖國大宋,他希望通過幫助外族元昊去滅亡自己的母國以換取個人功名利祿,他在世的時候,是西夏國王元昊的國相,為元昊搶奪宋朝江山盡了終生的犬馬之勞,他擔任西夏的國相期間,真可謂是嘔心瀝血和一心一意與他的祖國大宋作對,他死後的宋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人李元昊稱帝,建立了大夏國。 吳廣成的《西夏書事》有...
曹操謀士荀彧有多厲害:被曹操稱為「吾之張良」
公元191年,曹操為奮武將軍在東郡,荀彧知袁紹終不能成大事,離袁紹而去投曹操。曹操大悅曰:「吾之張良也。」用為司馬,時年二十九。 曹操除了司馬懿,還有一個很厲害的謀士,是曹操心目中的「張良」,那就是荀彧。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首席謀士,是幫助劉邦打下江山的一位大功臣!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漢高祖碰到疑惑時幫助他,從而有了漢朝。 荀彧,字文若,在曹操手下擔有重要一職。先來...
謀士酈食其怎麼死的?
出身身世 酈食其,戰國末期人,酈蟠十一世孫,中國酈姓宗族列第七十一世。魏安釐王九年癸巳(公元前268年)生於魏國陳留高陽,早年愛好讀書,關注各國局勢。魏景湣王三年(公元前225年)秋,秦國攻滅魏國,食其家貧落魄,淪為陳留門吏,孤傲不馴。 追隨劉邦 等到陳勝、項梁等人反秦起義的時候,各路將領攻城略地經過高陽的有數十人,但酈食其聽說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計較、喜歡煩瑣細小的禮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