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蔣介石統治中國20多年中,宋子文是蔣家重臣。然而,由於蔣宋兩人出身、經歷和性格愛好上的差異,還有一些政治觀點的差異,以及經濟利益關係,兩人經常因意見相左而爭吵不斷,甚至施以拳腳。當蔣介石大勢已去,將去台灣時,這對爭吵了20多年的親家與冤家,有一句非常精彩的對話:蔣說:「你為黨國做了許多事,我都記得。」宋則說:「你打了我幾次,我也記得。」 利益所趨蔣宋聯姻 1926年...
蔣介石一生兩休三娶的「換妻」理由:為了革命?
導讀:蔣介石生命中的4個女人,都曾經風光過,她們擁有過當時中國最顯赫的男子;她們都曾經因為他的愛情快樂過、痛苦過、掙扎過。如果她們在天堂裡相見了,也許會歎息青春年華的短暫和世事的滄桑。 蔣介石生命中的四個女人 對毛福梅,只有一封離異書;對姚冶誠,半數信件談「緯兒」;對陳潔如,被拒後寫求愛信;對宋美齡,第一次下野後求婚。 生命中的4個女人 蔣介石的情史堪稱豐富多彩。...
劉文典:敢罵蔣介石但吸毒狎妓的民國大學校長
文典罵蔣 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注重氣節、操守的傳統,不畏強暴,不媚時俗。劉文典在安徽大學學潮中的表現,即為其鮮明一例。 「北伐」勝利之後,南方氣像一新,各省都興起辦學之風。1928年,劉文典出任安徽大學(學校設在當時的省府安慶)校長。是年 11月23日,安徽學界爆發了一場頗具規模的學潮。時恰值「虎而冠者」蔣介石抵安慶,見此情此景十分惱怒,認為安徽學風不正、學潮囂張是共產黨活動猖...
揭秘蔣介石的真正死因:CIA名醫失手導致血尿
蔣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蔣中正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
非蔣介石!1941向德意日宣戰的中國元首是誰?
林森 (1868—1943),1877年入美國教會學校培元學校,1881年考入鶴齡英華書院,後到上海海關任職,其間參加反清活動,1905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後,策動九江新軍宣佈獨立。同年11月,作為江西代表,參與制訂《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當選為南京臨時參議院議長,參與制訂《臨時約法》。南北議和,中央北遷之後,1913年4月當選為首屆國會參議院議長。 二次革命失敗...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次閱兵:青天白日旗莫名墜落
1949年12月3日,由重慶逃至成都黃埔軍校的蔣介石主動向校長張耀明提出,說要「檢閱本校官生,予黃埔生再次鼓勵」。那一天,是黃埔二十三期第二總隊長李邦藩擔任當日的校值星官。上午8時剛過,在迎賓樂聲中,身穿黃呢中山服、頭戴禮帽的蔣介石,在寒風中由張群、閻錫山、顧祝同、蔣經國、張耀明等陪同步上檢閱台。
首先舉行升旗儀式,青天白日旗在全場人員注目...
「軍機大臣」錢大鈞:蔣介石國民黨的中流砥柱
導讀:錢大鈞擬制的作戰計畫,不僅為蔣介石所欣賞,也使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和"半個軍事家"的劉斐等折服。錢大鈞,字幕尹,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積極參加反清倒袁活動,後在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賣命,被蔣委以重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陸軍上將,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 1893 年6 月14 日,錢大鈞出生於江蘇省昆山正儀鄉(現為真議鄉)的商人家庭。...
揭秘:蔣介石曾提議胡適參選總統 意見遭黨內否決
1948年3月底,國民黨召開行憲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副總統,蔣介石曾擬退出競選,推薦胡適為總統候選人。 李宗仁首倡胡適參選 第一個建議胡適競選總統的是李宗仁。 抗戰勝利後,李宗仁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主任。1946年9月,改稱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主任。國民黨決定於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選舉正、副總統後,他準備競選副總統,其想法是「挺身而出,加入中央政府,對徹底腐化了...
「紅色間諜」閻寶航 曾是蔣介石宋美齡身邊紅人
導讀:提起閻寶航(1895-1968)這個名字,現在的年輕人也許會感到陌生。不過,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政壇上,閻寶航卻是名聞天下的風雲人物。他是東北軍少帥張學良的摯友和高級幕僚,還曾經在國民政府擔任要職,是蔣介石和宋美齡身邊的紅人。同時,閻寶航還有個秘密身份,是受周恩來直接領導的中共地下黨員。由於他的特殊身份與經歷,時至今日,他身上的神秘光環依然存在。 被稱為「今天的林則徐」...
反圍剿時陳濟棠「耍」蔣介石給紅軍秘密「讓道」
導讀:在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史上,紅軍曾幾乎「兵不血刃」地順利突破蔣介石的粵北第一、二、三道封鎖線,原來是得益於軍閥陳濟棠心甘情願地為在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讓道」,並悄悄送給「敵人」大量軍火。 「一舉兩得」應對「一石二鳥」 1934年10月初,中央紅軍主力已經完全喪失在根據地內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可能性,準備進行戰略轉移。但是從哪個方向突圍呢?中央紅軍再一次把目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