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陽光歷史

 



揭秘:歷史上唯一逼孫子當太上皇的皇帝是誰?

 揭秘:歷史上唯一逼孫子當太上皇的皇帝是誰?
  導讀: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親,但也有例外。如,隋代楊侑尊祖父隋煬帝為太上皇,唐代李顯尊母親武則天為太上皇,西遼屈出律尊岳丈遼末帝為太上皇,明代朱祁鈺尊哥哥明英宗為太上皇。或祖孫,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雖然不是傳統的父子關係,但均是低輩尊高輩為太上皇,還能說得過去。西晉時,篡位稱帝的司馬倫竟然逼迫被他趕下台的族孫司馬衷當太上皇,成為一歷史笑柄。  司馬倫(?—301年)...



嘉慶生母是誰? 大清嘉慶皇帝的生母魏佳氏介紹

 嘉慶生母是誰? 大清嘉慶皇帝的生母魏佳氏介紹
  嘉慶生母:嘉慶皇帝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之女。後家魏氏,本漢軍。嘉慶時,抬入滿洲旗,改魏佳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歲。初入宮,為皇后富察氏即孝賢皇后身邊的宮女。乾隆十年初封魏貴人,同年冊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令妃。二十四年晉令貴妃。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晉令皇貴妃,攝六宮事。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薨,年四十九;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



張學良對蔣介石沒好話:蔣介石想當皇帝卻沒魄力

 張學良對蔣介石沒好話:蔣介石想當皇帝卻沒魄力
  2002年6月5日,張學良的一部「口述歷史」在塵封10年之後終於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第一次同讀者見面。記者有幸成為首批讀者之一。「我現在91歲了,脫離政治了,可是我知道人家相當怕我。我這個人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太多了,人家沒有想到我會來這一下子,日本人給我取了個名字叫『苦帝達』(政變)。」已故張學良將軍1992年在他的「口述歷史」中這樣描寫自己的處事風格。此說恰如其分,「西安事變」就...



火柴也曾是奢侈品:作為貢品被進貢給清道光皇帝

 火柴也曾是奢侈品:作為貢品被進貢給清道光皇帝
   火柴,老一輩人都叫它「洋火」,顧名思義它是個舶來品。清朝道光年間,西方國家以「火柴」作為高級禮品向道光皇帝朝貢。此後,火柴作為商品被大量引入中國,它順利地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為了抵制國外火柴廠的壟斷,中國民族資本走上了創辦火柴廠的艱辛道路。 100多年來,中國火柴業歷經風雨,同時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記憶。  道光年間火柴是奢侈品  據《深圳晚報》報道,1827年,英國化學家約翰·沃克...



大清王朝康熙皇帝主持修編的四庫全書有多少本?

 大清王朝康熙皇帝主持修編的四庫全書有多少本?
  導讀:《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燬,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二次補抄。1914年在杭州圖書館第一任館長錢恂的支持...



奇特的皇帝漢文帝:皇帝不貪享受卻以勤儉著稱

 奇特的皇帝漢文帝:皇帝不貪享受卻以勤儉著稱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後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後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



漢文帝劉恆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漢文帝劉恆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漢文帝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  劉恆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是很幸運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後僅生了一個,即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後,呂後為了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後共害死了四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後未被陷害,得以善終。呂後最後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了劉恆和劉...



咸豐皇帝的死因:「金屋藏嬌」與漢人寡婦縱慾而亡

 咸豐皇帝的死因:「金屋藏嬌」與漢人寡婦縱慾而亡
後來,咸豐帝乾脆「金屋藏嬌」,將其中四位特別美麗漂亮的女子加以位號,被稱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這四春佳麗分別居住於圓明園內的宮殿之中—— 咸豐帝之所以不願長期居住在熱河,除了上述的政治苦衷和皇位隱憂之外,還有一點是決不能形諸言表的。咸豐帝雖不是極端荒淫的皇帝,但確是一位風流天子,他留戀北京圓明園內的生活。 《孟子·告子下》有言:「食色,性也。」註疏云「...



白字皇帝康熙:朱批上時常出現錯別字 了寫成子

 白字皇帝康熙:朱批上時常出現錯別字 了寫成子
  這一天,康熙帝打開一份奏折,是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718年1月11日)巡撫李發甲所寫,奏報湖南秋收豐裕、十二月初四至初八瑞雪盈尺等。對於此類奏折,康熙帝一般都寫「知道了」三個字。可不知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竟然寫成了「知道子」。他也沒有多看一眼,就將硃筆批過的奏折裝回了套封。   李發甲乃至今天的讀者看到「知道子」三個字,第一反應,肯定是——呵,筆誤。的確,康熙帝在奏折上所...



古代開國皇帝40歲以下竟有9位!最年輕的是誰

 古代開國皇帝40歲以下竟有9位!最年輕的是誰
  我們總以為,古代那些打天下、奪江山者,艱苦卓絕,篳路藍縷,長途漫漫,九死一生,所以成功時必然年紀很老了。中國歷代的開國皇帝們,必然都是垂垂老者矣。其實並不盡然,其中大多數還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甚至三十幾歲的青年天子,亦不在少數。  那麼,中國最年輕的開國皇帝是誰呢?你想不到吧?是西晉武帝司馬炎!當時他還只有30歲!另外,東漢光武帝劉秀登基時也只有32歲;三國魏文帝曹丕、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