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曆法是怎樣的?唐朝用的是什麼曆法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至唐代走向成熟,其主要標誌是曆法進一步規範,歷術進步,發現曆法與實際天象出現較大誤差後能及時編造新歷,並出現了許多很有特色的曆法。
李淵建唐之初,沿用隋《大業歷》。武德二年(619)又頒用傅仁均的《戊寅元歷》,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民用歷中採用定朔法的曆法。該歷關於日行盈縮、月行遲疾等計算方法,與大業歷大致相同。但採用定朔法可能會出現連大月或連小月的特殊現象,如貞觀十九年(645)出現了四個連大月,因而《戊寅元歷》受到攻擊,不得已又改用平朔,失去了其曆法的特徵。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起,頒用李淳風編造的《麟德歷》。《麟德歷》是一部著名的曆法,有不少創新,在中國曆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該歷再次採用定朔並獨創了一種進朔法,即根據朔日小餘數據的具體情況,將朔日上退一日或下推一日,使相應大月變成小月或小月變成大月,從而解決了出現連續四個大月或三個小月的違反日常習慣的問題。《麟德歷》還採用「總法」1340作為各天文數據的統一分母,立法巧捷,為後世歷家所遵用。《麟德歷》的又一創舉是正式廢除沿襲已久的章蔀紀元之法,不用閏周而直接以無中氣之月置閏。由於該歷是以《皇極歷》為基礎而編製的,在推算五星運動時考慮到日月五星的不均勻運動,並吸取了《皇極歷》的先進計算方法,且所得數據更為精確。《麟德歷》的主要缺點是沒有在曆法中考慮歲差。這部曆法雖然是比較好的曆法,但畢竟存在誤差。《麟德歷》用到開元九年(721)已顯疏漏,於是唐玄宗詔令一行編撰新歷,於開元十五年編成《大衍歷》。這年十月,一行隨玄宗巡幸途中病逝。開元十七年(729),《大衍歷》正式頒行全國。
《大衍歷》分「歷議」和「歷術」兩大部分,歷議論述編歷的原理,歷術則又細分為步中朔術、發斂術、步日躔術、步月離術、步軌漏術、步交會術和步五星術等,這些是說明計算日月五星位置、運動、時刻和日月交食的方法。為了取得制歷的數據,一行組織了大規模的天文測量,研製了新的天文儀器,測量了二十八宿距星及許多恆星的位置,對日月五星進行了大量的新的觀測,從而使《大衍歷》有了深厚的觀測基礎。通過觀測,一行發現:「日南至,日行最急,急而漸損,至春分及中,而後遲。至北日至,其行最舒,而漸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後益急」,也就是說冬至時日行最急,夏至時日行最緩。這是對太陽週年視運動比較正確的認識,改正了劉焯以春分前一日日行最急,後一日最舒:秋分前一日最舒,後一日最急的錯誤說法。《大衍歷》的重要成就還有在計算太陽運動時創用定氣法,發明不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的數學方法,用以計算太陽的位置等。與《皇極歷》相比,《大衍歷》在計算日食的時候,不但考慮了不同地理緯度對日食的影響,還考慮了季節的影響,月亮視差對日食的影響等,並提出判別日食虧起方位角的方法。《大衍歷》也吸收了《麟德歷》的數學技巧,以3040為通法,從而得到:1回歸年=日;1朔望月=日;1周天=度的基本數據。《大衍歷》完善的體系為以後各制歷家所效仿。
公元762年,因《大衍歷》未報代宗寶應元年六月望的月食,改頒郭獻之編修的《五紀歷》。建中四年(783),又以《正元歷》替代了《五紀歷》。821年起頒行徐昂編撰的《宣明歷》。《宣明歷》有一些新發現和新成就,如在日食計算中引出時差、氣差和刻差三差,所用近點月與交點月的數值與今採用值相同,是一部較好的曆法。唐代最後使用的一部曆法是邊岡編撰的《崇玄歷》,昭宗景福二年(893)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