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陽光歷史

 



雍正是個擁有怎樣性格的帝王?真實的雍正皇帝

 雍正是個擁有怎樣性格的帝王?真實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的性格具有兩面性:說是一套做是一套、明處一套暗裡一套、外朝一套內廷一套。胤禛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主要不是因為他比其他兄弟聰明,而是因為他性格的兩面性。胤禛在做皇子的時候,能夠「掩短顯長」:其長,誠孝皇父、友愛兄弟、勤勉敬業;其短,殘忍苛刻、猜忌多疑、虛偽急躁——虛偽造作將「殘忍苛刻、猜忌多疑」的性格掩蓋,特別是把自己貪祿天位的想法隱藏起來。  所以在角逐皇位時,諸兄弟...



唐朝太監這麼欺負皇帝!哪個皇帝險些被宦官誅殺

 唐朝太監這麼欺負皇帝!哪個皇帝險些被宦官誅殺
  古代的太監雖然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社會上和皇宮裡很多人都很看不起他們,可是太監們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弱勢群體」,因為離皇帝最近,他們利用他們特別的身份,用最狠毒的手段禍害國家,特別是唐朝的太監,欺負皇帝,出了奇。  太監干政,東漢、唐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猖狂的三個朝代。在位的皇帝或者因為昏庸、軟弱,或者因為懶惰,把手中的權力地給手下的太監們,導致太監得勢,禍亂朝...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先提出「後宮不得干政」?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先提出「後宮不得干政」?
  周朝就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 周武王伐紂時說"牝(pin)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說,母雞是不可以在早晨打鳴的。倘若母雞在早晨打鳴,這一家子就完了。引申指後宮是不得干政的,如果後宮干政,這個國家就完了。紂王的「惟婦言是用」被宣佈為罪狀。 《谷梁傳 禧公九年》 中齊桓公的盟文:"毋使婦人與國事"。  其實漢武帝也說過。漢武帝命令畫工畫周公背成王輔政圖,於是大臣皆知,武帝想立鉤弋夫...



西漢第八位皇帝–漢元帝劉奭簡介

 西漢第八位皇帝–漢元帝劉奭簡介
  姓名:劉奭出生:元平六年(前75)屬相:馬卒年:竟寧元年(前33)享年:43歲謚號:孝元皇帝廟號:高宗陵寢:渭陵父親:劉詢母親:許平君初婚:18歲前,配偶司馬良娣配偶:5人,皇后王政君子女:3子,2女繼位人:劉驁(漢孝成帝)最得意:以儒治國最失意:威權旁落最不幸:司馬良娣早逝最痛心:昭君遠嫁最擅長:柔仁好儒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是西漢第八位...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宋  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420年—422年在位3年。  劉裕,生於363年4月16日(興寧元年三月),字德輿,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人綏輿裡(今江蘇徐州市銅山),後來遷居到京口(江蘇鎮江市),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於399年(隆安三年)參軍起義,413年劉裕滅割據益州的譙縱。對內,南下擊潰盧循,收復廣州;攻克江陵,殺了割...



北齊權傾一時女權臣:皇子乳母竟讓皇帝言聽計從

 北齊權傾一時女權臣:皇子乳母竟讓皇帝言聽計從
  導讀:近來古裝電視劇《陸貞傳奇》正在熱播。《陸貞傳奇》講述了北齊女子陸貞,從平民到宰相的傳奇經歷。這當然是電視劇的杜撰,中國歷史上有過女皇帝,但從未有過女宰相。不過北齊時還真有一位權傾朝野的女權臣,她也姓陸,叫陸令萱。  「女侍中」並非女性侍中  陸令萱可不是什麼賢臣,她是北齊開國皇帝高歡部將駱超之妻。駱超謀反被誅,她配入掖庭,成為高歡孫子高緯的乳母,並得到高緯生母胡太...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愛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嗎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愛上同一位美女?曹丕是好皇帝嗎
  【曹丕有一點沒給後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為家長與國君後,對弟弟曹植的逼迫與威脅。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詩,不能按時交出作業就重罰。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藉機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把家庭糾紛曝光於天下。此詩也把嫉恨弟弟才華的曹丕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其實,曹丕報復曹植是有前因的,他倆為繼承權確有過明爭暗鬥。】  曹操之子曹丕是好...



歷史上皇帝們的玉璽只有一個嗎?

 歷史上皇帝們的玉璽只有一個嗎?
  導讀:玉璽,就是皇帝專用的印章。印章在周朝開始出現,用來表示信用。到了秦朝時期,為了體現帝王與臣民的區別,皇帝的印章被叫做玉璽(因為他們的印章是用玉製成的),而普通官員所用的印章只能叫做印了。那麼皇帝究竟有多少印章呢?是不是只有一個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般來說,皇帝有七方玉璽,這在漢代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其中的六方玉璽分別是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



解密:清朝的乾隆皇帝為何愛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解密:清朝的乾隆皇帝為何愛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大型人文紀錄片《當盧浮宮遇到紫禁城》中,有這樣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節:同為那個時代世界上兩個最偉大的統治者,中國的乾隆皇帝與法國的拿破侖皇帝在畫家的筆下展開的形象完全不一樣:拿破侖皇帝喜歡畫家把自己描繪成戰神,而乾隆皇帝則更願意畫家把自己打扮成文人。 兩位統治者形象的截然不同,代表的是中國與西方在國家發展上發展邏輯、發展重心、發展模式以及價值取向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又首先應該...



最奇怪的謚號:東吳君主孫權被謚為「大皇帝」

 最奇怪的謚號:東吳君主孫權被謚為「大皇帝」
  三國時期的三大傑出政治家中,孫權有好幾個「之最」:他壽命最長,活了71歲;主政時間最長,執掌東吳政權長達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於252年,謚大皇帝,廟號太祖,是中國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後唯一被謚為「大皇帝」者,被譽為「千古大帝唯一人」。   孫權承繼父兄之業,年未弱冠而坐擁江南。期間孫權善度大局,策略靈活。或降操,或聯劉,一切皆隨時局而變,孫權深諳列國競爭之妙,終成一方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