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中國近二百年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共創造出四個王朝,分別是西魏,北周,隋,唐,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奇跡。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門閥世族活躍在政治舞台上,門閥世族在東漢中葉已經把持壟斷了仕途;曹魏時期創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證了門閥世族的政治特權,有助於門閥世族的形成,東晉王朝時期,門閥世族及其統治達到了鼎盛。到了南北朝時期,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世族們,隨著東晉的滅...
揭秘:李唐王朝復興能在武則天死後是狄仁傑的功勞?
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傑立下大功後,武則天親筆在他身著的紫袍上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金字,以示表彰。這一表彰名為「制袍字賜狄仁傑」。全詩既是對狄仁傑的表彰,也是對他的激勵。前兩句概括了狄仁傑的功績,說他輔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後兩句是要求狄仁傑率勵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勵大臣們同心協力,治理好國家。寥寥數語,既高度肯定...
大唐奉天保衛戰為什麼能贏?火燒叛軍挽救唐王朝
說起奉天,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以前遼寧省的稱謂。其實,這裡說的奉天,是今天陝西的乾縣。不過與睢陽保衛戰的高偉光正相比,這場保衛戰的導火索居然還是因為皇帝太摳門。
「安史之亂」後得唐王朝再也回不到那個輝煌的年代,雖然不乏有夢想重塑大唐帝國威嚴的皇帝存在。但是,不論他們的想法如何,面對是一個個擁兵自重的大將,和一個個不聽調遣的藩鎮,更要命的是這些藩鎮都對唐王朝有取而代之的野...
夏朝:一個在權利鬥爭中崛地而起的神秘王朝
有關夏朝的建立,有人認為是大禹死後,百姓懷念其功,遂擁禹子啟,建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然而,歷史的故事,往往有不同的版本,夏朝的建立也不例外。話說大禹越來越老,應該選繼承人了。大家一致推薦掌管刑法的皋陶。可是不久皋陶病死了,大家又推舉當年同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伯益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但此時大禹已有私心,很想讓自己的兒子啟繼位。 可祖上傳下的禪讓規矩不好破壞,怎麼辦呢?想...
不要神話唐朝反腐 封建王朝無法真正做到“以法治國”
中國古代法律中,其實並沒有近現代刑法中明確的受賄犯罪概念。唐代也不例外,並無「受賄」一語,在唐代的法律《唐律疏議》中也並無「受賄罪」的罪名術語。也因為這個原因,唐代規定的受賄行為是比較寬泛,將官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或索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均視為受賄,與之有關的罪名都囊括在「六贓」罪系統之中。
提到「贓」罪,就不得不提,從先秦開始,古代對受賄犯罪的稱謂,有「墨」、「贓」、...
東晉王朝一場荒唐內亂:蘇峻之亂背後的黑色幽默
蘇峻,東晉著名將領。曾經在平定王敦之亂中立下戰功,因此進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擁勁卒數萬,是東晉的江北屏障。坐擁強藩日久之後,蘇峻慢慢滋生出驕橫之心,暗中招納流亡,對於朝廷稍有不滿就惡言怒罵,因而和朝廷漸生間隙。 太寧三年(325年),晉明帝司馬紹去世,年僅五歲的晉成帝即位。皇帝年幼,母后臨朝,朝政大權很自然就落到了皇帝的大舅外戚庾亮手中。庾亮用手中的權力大斥異己殺...
《天將雄師》中的羅馬帝國與大漢王朝之戰
多年以來,曾經在歷史上並存的羅馬帝國和大漢王朝,被進行過無數次的比較,比疆域,比經濟,比軍事,等等等等,有一種比較還是比較有趣,就是說,大漢打敗了匈奴,而羅馬被匈奴所滅,另一種對比則是說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有1000萬平方公里,而漢朝疆域最多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其實怎麼比,都能揚我中華神威。 有這些比較的原因,也是因為兩個分列中西方且並存的超強政權,卻幾乎沒有對接過,無...
揭開大秦王朝因二世而亡竟源於一個低級錯誤?
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成為中國歷史上永恆的笑料!當然,中國歷史上像這樣的短命王朝並不鮮見,但大秦王朝的短命特別典型,它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給後世統治者的教訓特別慘重。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源於一個相當低級的錯誤。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低級錯誤呢?它又低級到什麼程度? 有一首詩深刻地揭示了這個低級錯誤,同時也最無情地嘲笑了這個低級錯誤。竹帛煙消帝業虛,關河空...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麗:李世民為報中原王朝之恥
一、背景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使得隋國力銳減,民心喪失,這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後,就努力與高句麗榮留王修好,雙方於622年交換戰俘。624年,榮留王接受了唐的年號。唐高祖冊封榮留王為遼東郡王、高麗王。與此同時,唐冊封百濟武王為帶方郡王,新羅真平王為樂浪郡王。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
揭秘:大唐王朝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系造假?
《新唐書·食貨志》這麼描述貞觀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貞觀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繼糧。」就是說,貞觀四年時社會生產力已得到最根本的恢復,社會治安已有最根本的改觀,商業狀況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轉。其實,用「米斗四五錢」來強調政績顯然缺乏說服力。《漢書·食貨志上》就說:「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意思是糧價過低就會損害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