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時世造英雄,其實時世也造替罪羊的! 個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冤的替罪羊當數李鴻章。大清的賣國賊只有一個,那就是掌握大清實際權力的老太后,這是從所有權方面來講的。當然,沒有所有權的人,也不是沒有賣國的念頭,但那僅限於謀求執政的在野者。 蔣廷黻先生在《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中籠統地說:北洋政府的執政者也有民族意識,也不想賣國,可是內政又逼著...
顧維鈞妻子嚴幼韻曾是上海名媛 祖父為李鴻章幕僚
聽百歲老人講人生,那種時代的激盪和個人生涯的風雲際會將會怎樣地讓人感慨?更何況她是位活在時代潮頭、激流中心的女人,她的那些別樣精彩讓人喝彩。顧嚴幼韻109歲了,在美國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近日,由她口述、她的大女兒整理的《一百零九個春天 我的故事》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109歲!她的二女兒楊雪蘭女士說:「前些天母親節,我帶她去過節,她吃了小籠包、奶油蛋糕、北京烤鴨。我來北京離開前...
李鴻章與伊籐博文的歷史交鋒:亦敵亦友的東亞雙雄
或許李鴻章與伊籐博文是中日兩國的天然對手,他們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在談判中嚴辭交鋒。可一離公務、退及幕後,兩人竟惺惺相惜,從而結下了既為敵手又成知交的特殊淵源。 伊籐博文是日本第一位內閣首相,曾四次組閣。作為明治憲法之父,他還是該國第一位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 在伊籐組閣期間,日本悍然發動了甲午戰爭,並一舉挫敗大清,自此成為東亞頭號強國。而那一刻,號稱大清「中興名臣...
評論家揭李鴻章:「漢奸」罵名何時背上的?
「李鴻章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用一個「好人」或「壞人」去評論一個複雜至極的歷史人物未免極度簡單化,但也恰恰是因為「極度簡單」反而讓這個問題極度複雜。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已經習慣了複雜地看待問題,想要簡單地說清楚一個問題反而做不到了。 那麼,李鴻章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這個問題被提出來本身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沒有人會問袁世凱是不是壞人,因為已基本有定論(當然,習慣於...
晚清重臣李鴻章軼事:考場寫出纏綿悱惻愛情故事
中晚清時期的一大批名臣,很多皆為寒門子弟出身,諸如陶澍、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不論是流芳千古,還是尚存爭議,你不得不承認,他們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
他們是怎樣走上歷史前台的?尤其是他們如何以寒門子弟的身份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中國命運的?這神奇的一切要想說清楚,是個大命題,我們且還是從家書的角度去解密。這一回談談李鴻章的家書。
...
如何評價李鴻章的功與過?李鴻章是好人還是壞人
學習中國歷史,沒有人不知道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而這些條約的簽署者,就是遭萬人唾罵的清政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與這些條約在一起,李鴻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責他辦事不力,免去了他的顯赫職務,國人斥之為賣國賊,民間則傳說他拿了日本人的銀子,甚至有人公開聲明要不惜一切殺掉他以雪「心頭奇恥大辱」。 而在這同時,關於李鴻章的很多與洋人有矣的逸事在不脛而走,...
千古功罪非議在:大清權臣李鴻章的憤懣與無奈
1895年的三月十四日,李鴻章等人迎著蕭蕭春雨,前往日本馬關談判和約。一路上,李鴻章愁怨滿腹,快到馬關的時候,他吟詩一首:「晚傾波濤離海岸,天風浩蕩白鷗閒;舟人哪知傷心處,遙指前程是馬關」。李鴻章還算是有點先見之明,馬關果然是李鴻章一生中最為傷心的地方。在馬關談判的日子裡,年事已高的李鴻章不但被伊籐博文百般羞辱和嘲弄,在談判途中還曾被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刺襲,臉上挨了一槍不說,...
李鴻章身後任評說:不變的是人變的是歷史的筆
李鴻章,一八二三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 一九○○年秋,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攜光緒帝西逃,失蹤一段時間後復出,命洋務大臣李鴻章與列強代表議和。談判結束後,中方與聯方共同舉行記者會。忽然間,「倭瓜國」(日本)欽差大臣小村壽太郎使出一個損招,用漢字來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這個欽差得意洋洋地說:「日本一楹聯大師早就出了一片上聯,向公眾誠徵下聯,然久久而...
揭秘: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三個人的恩怨糾葛
晚清時局激盪,曾左李恩怨糾葛跨越幾十年,又大事頻發,涉及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謬以千里,今天試著回答一下,預計會又臭又長。 一、曾左恩怨 曾國藩是科舉正途出身,左宗棠屢試不第。 左宗棠雖然沒有從科舉出身,不是說明他沒有才能,恰恰相反,他學的卻是經世致用之學。他早年也以諸葛亮自況,自稱「今亮」。他才名遠播,很多官員都傾力結交他。 一代名臣陶澍將其目為奇...
晚清重臣李鴻章請教俾斯麥如此處理跟慈禧的關係
今年是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被人稱為「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以及「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的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誕辰二百週年的日子。我們選擇一篇他跟我們中國有點關聯的文章,讓大家瞭解一下李鴻章當年就清朝改革的問題,是跟他怎麼交流的。
這是一篇根據1896年6月25日李俾兩人會見的目睹者的口述資料綜合出來的文章,獨一無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