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 陽光歷史

 



大宋最後的五十年:將世界從蒙古鐵蹄下解救

 大宋最後的五十年:將世界從蒙古鐵蹄下解救
  13世紀,蒙古軍橫掃歐亞各國,可謂戰無不勝,只有南宋成為了蒙古最強勁的對手,蒙古以一個大汗的生命和帝國分裂為代價才征服了這個對手。而南宋的抵抗甚至挽救了西方,使其免於完全被蒙古人佔領。不過南宋終究是滅亡了,中華大地第一次完全被異族所統治。回顧雙方大戰將近五十年的歷史,如能從中找出些已經湮沒在歷史中的精神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從聯蒙滅金說起蒙古與南宋兩國早在嘉定11年(1218...



[多圖]世界最小靈長類動物眼鏡猴體長僅15厘米

 [多圖]世界最小靈長類動物眼鏡猴體長僅15厘米
  眼鏡猴對著鏡頭「擠眉弄眼」     一隻馴化的眼鏡猴趴在女遊客的手掌上     眼鏡猴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擁有一雙大眼睛和一對大耳朵     由於棲息地不斷減少,眼鏡猴瀕臨滅絕     眼鏡猴如今僅分佈於東南亞熱帶森林   菲律賓眼鏡猴(亦稱跗猴)有一雙大眼睛和友善的面孔,令人很難不喜歡上這種乖巧的小動物。   菲律賓眼鏡猴總給...



揭秘史上最無厘頭的皇帝:宋廢帝令叔叔扮豬取樂

 揭秘史上最無厘頭的皇帝:宋廢帝令叔叔扮豬取樂
  史上最無厘頭皇帝:南朝皇帝蕭寶卷喜歡做些小買賣,他在皇宮裡建了一個集市,讓宮女、太監們扮作小販和來來往往的客人,而他自己當一名小小的抄寫員,有時坐在肉鋪裡切肉,工作稍有失誤,身任市場主管的潘貴妃就下令杖責。當然了,不是用實心棍杖打,有點像搞街頭行為藝術。潘貴妃坐轎巡視的時候,他就伺候在旁邊,像個忠心的奴才。他經常去岳父家吃飯,表現得非常勤快,一會兒去井裡打水,一會兒又挽...
 


[圖文]盤點全球最奇特的蝸牛

 [圖文]盤點全球最奇特的蝸牛
鱗足蝸牛:1999年,勘測人員在印度洋海底3.6公里處發現鱗足蝸牛,它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結實盔甲的蝸牛物種。它從海底熱液噴口處採集金屬和硫化物覆蓋在外殼,鱗足蝸牛腹足結合了硫化鐵,覆蓋形成一層金屬鱗甲 鱗足蝸牛:1999年,勘測人員在印度洋海底3.6公里處發現鱗足蝸牛,它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結實盔甲的蝸牛物種。它從海底熱液噴口處採集金屬和硫化物覆蓋在外殼,鱗足蝸牛腹足結合了硫化鐵,覆蓋形成一...



[圖文]人類最為爭議的7個生物實驗

 [圖文]人類最為爭議的7個生物實驗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正在嘗試或已經打破了一個又一個道德禁忌或倫理規範。在一些科學家的眼中,道德和倫理永遠無法阻礙科學研究的發展。由於道德與倫理方面的爭議,以下七個生物實驗目前可能正遇到某種挫折,甚至被嚴令禁止。但是,它們如果能夠突破道德與倫理規範的包圍圈,必將能夠推動科技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1. 隔離雙胞胎   實驗目的:從出生起,一對雙胞胎就被隔...



[圖文]發現世界最大蜘蛛化石

 [圖文]發現世界最大蜘蛛化石
      在中國東北道虎溝化石層發現的一件新的化石(如上圖)表明,一種名為大金蛛(Nephila jurassica)的現代蜘蛛早在1.6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便已出現在地球上。        這是一隻雌蜘蛛的化石,如果現代蜘蛛能夠提供任何借鑒的話,它可能要比雄蜘蛛大得多。研究人員在4月19日的《生物學快報》網絡版上報告說,伴隨著15公分的腿跨度,它成...



[圖文]名妓李師師失去皇帝眷顧後的最終歸宿

 [圖文]名妓李師師失去皇帝眷顧後的最終歸宿
在《水滸》中,李師師絕對是引人注目的角色。她在宋江受招安中起了穿針引線的關鍵作用,就因為她是「天子心愛的人」。《靖康稗史》也說「侯蒙上書,未若師師進言」,小說的構思倒並非空穴來風。至於讀者記得她,恐怕主要是道君皇帝與她那段若明若暗的艷史。   李師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與宋徽宗也真有過一段風流情。但《水滸》中的李師師基本上是小說家的虛構,人們自然希望瞭解那個真實的李師師。關於李...



[圖文]蛀牙最早發生在2.75億年前爬行動物拉比達龍

 [圖文]蛀牙最早發生在2.75億年前爬行動物拉比達龍
  拉比達龍數量眾多,且分佈在全球各地,它的親戚物種被證實是該策略的成功進化現象。然而,雷茲和研究同事認為,當這種遠古爬行動物喪失更換牙齒的能力後,很可能會導致顎骨感染,結果致使牙齒受損,並且越來越嚴重。 這個顎骨化石挖掘於德克薩斯州咖啡溪谷,是迄今發現最古老的動物蛀牙病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是清晰明顯的證據——牙痛可以折磨任何動物,並不僅局限於時常飲用含糖飲料和...



[多圖]2020年最有可能實現的科學項目

 [多圖]2020年最有可能實現的科學項目
日本的月球基地(假想圖) 生物燃料成本更具競爭優勢 通過植入大腦的芯片控制設備 商業太空梭將帶我們前往月球(示意圖) 通用翻譯器 創造出人造大腦   斯坦福大學的奧迪TT無人駕駛汽車 飛行汽車(示意圖) 所有新顯示屏都將是超薄的發光二極管 計算機將擁有人腦的計算能力 潮味十足的增強現實眼鏡(示意圖)   很多科學家認為,2020年將是技術「大爆炸」的一年,很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