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出土西夏珍貴文物「馬首」浮雕
在斷層的泥土中輕輕一摳,居然發現了沉睡近千年的稀世寶貝。8月9日,記者隨同武威市的三位知名文物專家在武威塔兒灣西夏遺址考察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著名西夏文學者、泥活字專家孫壽齡在一處山坡地察看時,無意中從土層中摳出一件珍貴的西夏文物——馬首浮雕。
專家輕輕一摳,稀世寶貝露出土層
8月9日上午,記者隨同武威市知名的文物專...
[圖文]湖北鄂州百座古墓發掘文物千餘件
一級文物人騎麒麟形燈座
通過考古人員近3個月的搶救性發掘,鄂州郭家檔古墓群共發現100多座古墓,發掘1000多件文物。昨(15)日,記者從鄂州市博物館瞭解到,經過湖北省文物鑒定專家組鑒定,共鑒定出國家級文物204件,其中一級11件、二級30件。
一級文物青瓷樂俑
據鄂州市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徐國勝介紹,11件國家一級文物全部是三國時期的,包括青瓷扁壺、鎮墓獸、盤口壺、香薰、牛車、騎馬俑、樂俑...
[圖文]荊坪村古墓群開挖 再次重新整理古村文物記錄
工作人員正小心作業。圖 記者儲文靜
紅網6月3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儲文靜)清幽的舞水河、已有400年歷史的潘氏宗祠、縱橫交錯的明清巷道、婆娑多姿的千年古樹、清冽甘甜的唐代古井水,面積不到1.5平方公里的中方縣荊坪村,一直以來因為它的美麗和古老讓人神往。而今,又有800多平方米的漢代古文化遺址和22座戰國-漢代古墓群將被挖掘,古村神秘面紗將再次揭開。6月28日,考古人員開始對...
[圖文]故宮國寶級文物展出時被水淋濕嚴重受損
圖為《瀟湘圖卷》
本報訊 (記者 肖岳) 昨天,一網友在其部落格中稱,故宮國寶級文物《瀟湘圖卷》在展出時,被滴水淋濕受到嚴重損壞。對此,故宮博物院表示,《瀟湘圖卷》原跡確實在展覽時因加濕器滴水造成損壞。
部落格是一名叫「霓妤」的網友所發。霓妤在文中稱:2008年5月6日,星期二,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進行的「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內部裝修,而真實原因卻是因為其中...
[圖文]鄂州大型三國古墓群首批出土珍貴文物41件
鄂州大型三國古墓群
首批出土珍貴文物41件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在鄂州市西山街辦七里界村郭家垴灣,發現一處三國六朝時期的古墓群,初步判斷大型古墓有十座之多。因建築施工,上月起,考古人員對古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至昨日,已清理完畢一座將軍墓,僅此一墓就出土珍貴文物41件。
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古墓長10多米,寬約5米。據分析,古墓主人很可能為三國早期的將軍。這也是...
圓明園到底流失多少文物?圓明園遭遇四劫方成廢墟
導讀: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火燒圓明園後,圓明園四十景仍剩下超過13處的景觀,山形水系也並未破壞。此後100多年,遭難的圓明園是如何歷經火、木、石、土「四劫」,而徹底變為一片廢墟的呢? 圓明園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圓明園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沒有精確的統計。」中國人民大學博導、圓明園研究專家王道成說。他說,根據檔案記載,清漪園(頤和園舊稱)留有詳細的「陳設清冊」,詳細記載了勤政殿...
[圖文]156件流失海外珍貴文物被成功追索回國
圖系此次追索回歸的明代人物俑9件。作者:國家文物局供稿
4月11日,記者在拍攝成功追回的非法流失到丹麥的文物。當日,從丹麥成功追索回國的156件文物在北京舉行開箱儀式。156件文物包括夏商至元明時期的珍貴文物。
據介紹,這是繼1997年、1998年中國從英國成功追索大批流失海外文物以後,又一次大批量的境外成功追索。
4月11日,工作人員正在擺放成功追回的部分文物。當日,從丹麥成功追索回國的1...
[圖文]甘肅出土東漢時期文物神似奧運會徽
文物「青銅舞蹈人」飾件與本屆奧運會會徽非常相似。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彰顯奧運精神與中國文化完美結合的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將載入奧林匹克運動史冊。而與此巧合的是,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博物館館藏的一件於1991年在肅南縣明海西五個疙瘩漢墓群出土、屬東漢時期距今約2000年的文物「青銅舞蹈人」飾件與本屆奧運會會徽非常相似。
[圖文]河南安陽發現北齊磚室墓 出土精美文物59件
彩繪陶俑
北齊墓葬隨葬器物出土情況
中新網鄭州三月六日電(記者 朱曉娟)近日,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調工程安陽段第八標段巡護過程中再次發現了一座北齊時期磚室墓,出土精美文物59件。這是繼去年底安陽第七標段發現一座北齊大型磚室墓之後河南省南水北調文物巡護工作的又一重要發現。
該墓為磚砌斜坡墓道磚室墓,根據墓誌記載,墓主人為北齊豫州別駕薛將軍妻孫夫人,葬於北齊武平元年(570年)...
胡適稱百年前中國是「睡美人」:貢獻在文物風教
在張愛玲的小說《小團圓》當中,女主角盛九莉曾抱怨道:「不喜歡現代史,現代史偏偏打上門來。」
「不喜歡」源於文化優越產生的自負,而「偏偏」一詞,則又意味著不得不接受「打上門」的屈辱。女學生的複雜心緒與敏銳感知,較之當日士大夫筆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熟濫用語,或許更多幾分真切。通商口岸與不平等條約,帶來了晚清民國初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也讓「門裡」的讀書人重新打量「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