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遣兵部侍郎郎赫德、禮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忽必烈在國書中,對這次遣使的目的講的極其清楚,要日本傚法高麗,舉國來朝以通和好,如不相通好,將至「用兵」,令日本「王其圖之」。被日本以書辭無理,不能接受,予以退回。此後幾經出使,均被日本拒絕。 從至元十年(1273)起,忽必烈開始著手部署征日戰爭。至元十年四月,耽羅島林衍起義,反...
天驕成吉思汗創中國一夫多妻記錄:史載娶妻44人
導讀:在中國,談到皇帝們的婚姻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有人從「一夫多妻」制推論出每個皇帝都有數不清的妻妾,換言之,至少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事實果真如此嗎?美國《僑報》對一些史料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新結論。 「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系杜撰 三宮,其意本來是指古代諸侯夫人的宮,《谷梁傳·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納之三宮」的記載,范...
宋恭帝趙隰簡介 被忽必烈強迫出家的南宋皇帝
宋恭帝趙隰(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趙是的弟弟,宋末帝趙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為嘉國公、左衛上將軍等,諡號恭皇帝,無廟號(一說廟號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過度而死,四歲的趙隰在奸臣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為宋恭帝,年號德佑。由祖母謝太皇太后、母親全太后垂簾聽政。但軍國大權依然在賈似道之手。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最終結局 死後秘不發喪
成吉思汗的結局:提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他氣貫長虹的戎馬生涯中,誰也想不到他會與小小的西夏王國產生難解難分、生死相關的聯繫。歷史上,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騎摧毀了西夏王國,他自己卻在6次征討西夏、即將大獲全勝之時,於歸程中在西夏境內的薩裡川命歸黃泉。那麼,西夏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封建王朝?成吉思汗為何要六征西夏? 黨項建西夏 1038年至1227年間,在中國的西...
忽必烈簡介 元朝的建立者薛禪可汗忽必烈生平
孛兒只斤·忽必烈(Хубилайхаан,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是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蒙古尊號「薛禪汗」,他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元朝。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
盤點古代十大吃貨皇帝:趙匡胤、忽必烈均上榜!
《舌尖2》的熱播,再一次滿足吃貨們舌尖上的慾望。節目給了我們一個詮釋文明的新方式:味覺。一個講究味覺的民族才是有味道的民族,有味道的民族才是有人情味的民族。那麼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吃貨皇帝呢? (以年代為序) 1.魏道武帝拓跋珪 入選理由:愛吃羊肉湯 一碗羊肉湯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敗夏國後,擅長烹飪的毛修之被俘。後來他便找時機燉了一碗羊肉湯給尚書崔浩吃。崔浩一嘗,認為這...
[圖文]牛津大學教授:英國皇室家族或為成吉思汗子孫
成吉思汗像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 英國王宮 英國皇室
20世紀80年代,塞克斯博士和他的牛津同事赫吉斯,發現了從骨化石中提取DNA的方法,此後,他一直使用這種方法來解開人類的遺傳史。塞克斯博士今年56歲,是牛津大學的人類遺傳學教授,英國下議院的科學顧問,他喜歡向人們展示隱藏在他們DNA裡面的令人驚奇的秘史。
塞克斯相信,DNA測試可以繪製出人類血統的清晰圖譜。成吉思汗基因測試是進行...
蒙古發現成吉思汗巨型頭像
蒙古發現成吉思汗巨型頭像
[圖文]忽必烈滅南宋:聯盟海盜建立海上糧食運輸系統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實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計畫。此時南宋佔據著臨安(今天的杭州)等地,忽必烈極其需要一條通道,來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
蒙古人作為騎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一向慣於陸地作戰,他們向南方進軍時,亦聰明地懂得如何利用海洋——他們不僅收納了背叛的南宋海軍,擁有規模龐大的海洋戰艦,大型的海洋貨船;還從另一條看起來更不可能的途徑——海盜——得到了幫助,建立了...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簡介 元朝最後一位皇帝資料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20.05.25-1370.05.23),蒙古帝國可汗,汗號「烏哈噶圖可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廟號惠宗,謚號宣仁普孝皇帝。 人物簡介 生於1320年農曆四月十七日,1370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去世。1333年農曆六月八日-1370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在位。公歷1333年7月19日-1368年9月14日為元朝皇帝,1368年9月14日從大都退回漠北草原,1368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