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曾裁減後宮的用度,每人的俸祿越發少了。而珍妃顯然是花慣了錢的,裁減後,她的花銷根本不夠用,虧空越來越大,剛開始的時候,光緒會拿自己的俸祿周濟一下珍妃,但因為光緒作為一個男人,花銷還要大,而且他的俸祿也開始減少了,所以不能給珍妃更多。長期下來,珍妃的錢還是不夠用。於是珍妃就開始想辦法向瑾妃借,但瑾妃的錢自己也剛夠用,沒多少富餘的。 珍妃沒有辦法,就開始想辦法賺錢,想...
晚清清政府立憲運動 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如何施政
傳教士看晚清立憲:議員天真地以為在美國 1908年11月14、15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離世。這使得革命更加迫在眉睫。光緒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喪失自由的傀儡,裝點大清帝國門面的工具,但慈禧太后卻是一個有著鋼鐵般的意志以及非凡手腕的強力統治者。1900年,眼看京城被八國聯軍佔領,她意識到: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於是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
[圖片]乾隆白玉筆筒拍出5408萬港幣高價
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以5408萬元成交。圖據大公報
中新網11月30日電 大公報今日消息,香港佳士得早前舉行的「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第二部分」拍賣會中,一件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以5408.75萬港幣成交,打破白玉雕刻的世界紀錄。整個拍賣成交總額超過1億9000萬元。
報道稱,該件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相信是目前私人珍藏中最大件的白玉筆筒,相當難得。筆筒既實用...
慈禧如何弄死制約她走向權力頂峰的女人!兩宮謎案
慈禧與慈安之爭 光緒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時,年僅45歲的慈安皇太后猝然崩逝於鍾粹宮。隨著這位比慈禧還小兩歲的仁愛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驟然變成慈禧一人獨裁。因此,對於她的死因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將她的猝死與慈禧聯繫起來。 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有什麼關係? 慈禧和慈安都是咸豐的妃子,而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太子的母親。咸豐死後,她們...
美人心計之慈禧秘聞:輔政咸豐帝時自學成才
導讀:晚清大儒辜鴻銘盛讚慈禧:「我恐怕很難使那些對中國過去四十年歷史不熟悉的外國人懂得,在那四十年災難頻仍、動盪不寧的歲月裡,像皇太后這樣的國家掌舵之人該需要怎樣的政治家風範、膽略、堅忍不拔和治國之才。」 "美人心計"之慈禧:生下皇長子,輔政咸豐帝時自學成才 「頭在肩上的位置恰如其分,使身材勻稱得恰到好處;手非常之美,小而優雅,有教養的樣子;面部勻稱而又構造準確,大大的耳...
[圖文]慈禧老年時代的跨國戀情
慈禧老年時代的跨國戀情
慈禧老年時代的跨國戀情
年近七旬的慈禧居然憑借自己的容貌,讓一個英俊多才的年輕外國軍官傾心不已
主持人宇秋:
那向老師,剛才你說慈禧在接見外國使節的時候,他們下意識地就對她下跪了,那除了這些,還有沒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說,這個慈禧在容顏上來講,還是比較具有魅力的,獨特的魅力的這種。
故宮圖書館副館長向斯:
上次,他們牛津大學一個圖書館一個負責人跟我聊的時...
慈禧光緒相繼駕崩後袁世凱竟然被嚇得一夜白頭
光緒、慈禧死後,社會上關於袁世凱弒君之說喧囂。有一京報說光緒死時留五百字的遺言要殺袁世凱。佐籐鐵治郎說:「奈其後謠言紛起,君臣之間勢難融洽。」為此載灃開始解決袁世凱去留問題。幾天後,慶王府告之「將對袁不利」的消息,袁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無計可施。「時大有草木皆兵之勢」。 袁世凱是個如假包換的軍人,在袁之前,中國其實沒有真正的職業軍人。幾千年來都是秀才帶兵打仗,明清的總督...
[圖文]慈禧油畫像修復完成重新亮相
昨日,修復完畢的慈禧「非寫實」油畫像在頤和園重新和觀眾見面。本報記者 趙亢 攝
昨日,修復完畢的慈禧油畫像在頤和園重新與觀眾見面。1905年,荷蘭畫師華士·胡博在70歲的慈禧要求之下將其刻畫得十分年輕美貌。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幅畫像殘損愈發嚴重,由於國內缺少油畫修復專家,一直以來只能採取謹慎的保護措施。此次中荷專家經過20多天修復,彌補了帆布的蛀洞,並重新上色。本報記者 ...
努爾哈赤與薩爾滸之戰 決定三百年滿清的大戰
努爾哈赤與薩爾滸之戰:明朝末年,祖居遼東的女真部族在其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的領導下逐步走向統一,實力逐漸強大,然而,明朝政府欺凌女真,反對女真各部的統一,要維持女真「各自雄長,不相歸一」的分裂局面。後金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天,發軍征明。攻下明撫順、東州、馬根單等地,明朝損兵折將,喪師失地。 東北前線戰敗,北京朝野震驚。明廷決定調...
名妓董小宛有沒有被順治納為妃子?董小宛與董鄂妃
很多人以為董小宛和順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人,而且野史更言之鑿鑿地這樣描繪道: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她的色藝雙絕,最後連順治皇帝都聽說了,於是把她搶入皇宮,稱為董鄂妃。但這時的董小宛已是才子冒辟疆的夫人了,於是寧死不從,並且以死抗爭。孝莊皇太后怕傷及皇帝兒子,而且由於祖訓「漢女不得入宮」,便將董小宛縊死,順治心灰意冷之下,便出家為僧。因此,順治的孝陵裡是沒有棺槨的。 這種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