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唐太宗。提起唐太宗,很多人會將他與「明君」畫等號。的確,唐太宗二十八歲登基,他吸取隋亡的教訓,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使社會逐漸安定下來,國勢空前強盛,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的名聲暫且不說,不過他的記性卻不怎麼好,甚至是很健忘。 早在先秦時期,民間就相傳掌握「長生不老」之術的「仙人」生活在東海之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三神山上。秦始皇時,有一...
命帶桃花一生嫁六個皇帝的女人:晚年得李世民傾慕
導讀:女子最怕容顏老,時間一直是把殺豬刀。然而,古代一位女子直到60高齡,女人的魅力依舊可以對歲月免疫,這位蕭皇后就是一個可以對抗歲月還能在宮廷裡被6個皇帝瘋搶60年。正如有句廣告語說的——年齡對她只是一個數字。她從13歲嫁為隋朝晉王妃開始,歷經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雖然身上的標籤從少女、熟女、大媽一直換到大娘,但是她的魅力從未打折,直...
李隆基之死緣由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麼死的?
李林甫當政時,混血胡人安祿山受玄宗寵信,提拔為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平盧(今遼寧省朝陽縣)兼河東(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節度使。安祿山貌似忠誠,生性狡詐,是個很會拍馬逢迎之徒,他身體肥胖,自稱三百斤。唐玄宗曾開玩笑地問他:胡兒肚子這麼,裡面裝的是什麼他回答:只有一顆忠於陛下的赤誠之心。唐玄宗非常高興。安祿山請求做楊貴妃的乾兒子,玄宗同意了。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共坐,安祿山先拜貴妃,再...
揭秘後主李煜手下的忠臣:汪煥冒死勸諫
古往今來載入史冊的忠臣名士數不勝數,即便在五代十國的南唐,後主李煜作為君王比較昏庸,他手下忠君之士也有不少。可惜這些忠烈之士大多淹沒在歷史當中。 冒死勸諫的汪煥。李煜特別崇尚佛教,他自號蓮峰居士、鍾山隱士,宮中設有佛堂,常請來高僧講法,又親自帶領宮娥嬪妃誦經拜佛,因而荒廢朝政。其間有兩位大臣相繼進諫,結果一人被判刑,一人遭流放。然而,當時安徽歙縣人汪煥不顧個人安危,又...
民國名妓賽金花晚年饑寒而死!名流競相題寫墓碑
在蘇州和上海賽金花重操舊業,雖年齡漸老,已是明日黃花,畢竟昔日名聲還在,名人牌還好使,傳奇也還誘人,老字號異地開張,生意依然還不錯。不過,來的客人,大多並不是為了欣賞她日益消褪的花容月貌,或撫摸她那皺紋漸起的肉體,而更多的是消費和摩挲她的歷史傳奇了。獵奇的心理,讓她成為了這些人閱讀的一本舊版插圖本的老書,版本的意義大於書中真正的內容。她再不是昔日力挽狂瀾救太后於危難之中...
孫臏是怎麼死的 戰國時期孫臏為哪國效力
孫臏是怎麼死的 孫臏大約在公元前378年誕生。公元前360年(18歲)離家拜鬼谷子為師。公元前357年(21歲)下山到魏國。公元前355年(23歲)到齊國。公元前343年(34歲)「馬陵之戰」後離開齊國。大約死於公元前302年,終年約72歲。 孫臏為哪國效力? 孫臏前半生歷史上有較為明確的記載。他的前半生可以分成四個階段。一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孫臏出生在「阿鄄之間」,具體地點未指明。阿鄄之間即山東的阿邑...
揭秘:蔣介石讓何人來承擔「丟掉大陸」的罪名?
到台灣以後,就要檢討丟掉大陸的責任,誰把大陸給丟掉了?所以這時候才會說黨要改造,而這個CC派(指以陳氏兄弟為首的中央俱樂部組織——CentralClub,是國民黨內部重要的派系,也有人認為該派得名於二陳姓氏首字母)或者直接說就是陳氏兄弟要負責任。 從大陸倉皇搭機離開的蔣介石,落腳在台灣陽明山的草山行館。 剛抵達台灣的蔣介石,為住的地方花過不少心思,最後選在陽明山山腳下的士林。這棟被稱...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三個半軍事家指的是誰?【圖】
20世紀30年代,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後,在日本人當中盛傳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曾任北洋政府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袁世凱總統府一等參議、黎元洪總統府顧問、直系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部總參謀長,時任蔣介石特使、國民政府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的蔣百里排第一;時任國民黨蔣介石的參謀長、陸軍大學校長楊傑排第二;時任桂系軍閥的參謀長、民國訓練總監、「小諸葛」白崇禧排第三,他剛巧曾經是保定軍校蔣百里校...
朱常洛的妃子 大明嬪妃之朱常洛最喜歡的妃子
李氏,身世不詳,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長得柔媚姣俏,艷麗動人, 朱常洛為太子時,李氏姐妹應召入太子宮為選侍,稱西李、東李,西李貌美,深得太子專寵,一般所說的李先侍,多指西李, 公元1620年,朱常洛即位為光宗,由於太子妃郭氏早逝,李選便覬覦皇的位子,但是,李選侍不是太子妃,是不能一下子升為皇后的,結果,東李封莊妃,西李封康妃。 有一天光宗朱常洛召大臣廣議事,康妃於隔訪竊...
揭秘:甲午戰爭前李鴻章為何避戰求和?
臨戰之際和戰爭之中,李鴻章和光緒皇帝是兩個關聯密切並可資比較的重要人物。李鴻章是清方參與決策並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軍隊的實力派要員;而光緒皇帝,正在「親政」期間,是有一定「實權」的時候,在指揮戰爭、掌控全局方面也試圖有所作為。 戰爭正式打響的前夕,面對日方咄咄逼人、戰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勢,光緒皇帝的主戰態度是比較堅決的,屢催身膺重寄、統帥淮軍和北洋軍隊的李鴻章積極籌劃,應對...